创新发展管理模式 促进港口协调快速发展

2010-9-19 16:3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打造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深水大港
“董家口港区港阔水深,浪小波缓,拥有天然的深水航道,是国家枢纽港青岛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岛市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集聚区的重要平台。”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绍军介绍说,有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交通运输部及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青岛市一定能把董家口打造成一个以港区为龙头,临港产业为支撑,港区服务业为保障,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青岛西海岸新兴港口城市,一个充满活力、环境优美、更加宜居创业的现代化国际新港城。
开发建设董家口港区,是实现青岛港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全国港口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胶州湾通过能力及发展空间已明显不足,并且湾内油品、矿石、煤炭、集装箱等港区混杂分布,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港口能力带来的刚性需求,影响了青岛港口向更高层次发展。董家口港区作为青岛港口“一湾两翼”的南翼,其开发建设意味着青岛港将形成世界第一的1.18亿吨矿石通过能力,全球领先的4000万TEU集装箱吞吐能力,全国第一的原油吞吐能力。因此,无论从青岛港口还是产业发展现实看,董家口港区无疑将成为扩大青岛港口规模及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实施产业转移的重要接续性港区。
建立权威高效运作体制,是加速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进程的有效保障。围绕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入的有利时机,青岛市创新机制、整合资源,通过创新的开发建设模式、高效的管理体制、市场化的运作平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董家口模式”,港区开发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快速发展势头。
全力打造核心竞争优势,是抢占第四代港口发展制高点的强力引擎。董家口港区作为全新规划的深水大港,其开发建设必须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完善港口综合物流、商贸、信息等服务功能,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融合在一起,成为全球供应链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做国内第四代港口的“领航者”,通过高标准推进绿色港口建设、高起点集聚现代物流产业、高水平建设物流市场体系,提高我国在国际航运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在港口行业的“转方式、调结构”中率先破题。
实施高起点规划布局,是构建“三位一体”现代化新港城的关键所在。董家口港区开发将充分借鉴国内外港城建设成功经验,走港口、城市、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之路。在港区开发建设起步阶段,就充分考虑到今后百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布局规划,做到港区、产业区、生活区同期规划、同步建设,避免造成未来港城矛盾和资源浪费。根据编制的港城规划,近期发展用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并在远期预留足够用地,保证港城长远发展的充足空间,具备了向更高水平攀升跨越的基础和条件。
创新体制机制 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作贡献
湖北武汉依水而立,因港而兴,在长江流域居中独厚。2008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武汉新港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定将武汉和鄂州、黄冈、咸宁四市的港口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确立“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发展目标,并把建设武汉新港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去年12月,张德江副总理在视察武汉新港建设时,明确提出要大力支持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为武汉新港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活力。
“两年多来,武汉市按照‘创新理念、突破体制、整合资源、规划先行、破解难题’的思路,加速推进武汉新港建设,‘新港效应’逐步显现。”武汉市副市长尹维真指出,武汉市将学习借鉴兄弟省市成功经验,大胆探索,开拓创新,不断加快武汉新港建设步伐,为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推动国家航运事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突破行政区划,实行“四个统一”,加快推进新港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设武汉新港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突破体制障碍。长期以来,由于受行政区划限制,致使湖北的港口缺乏整体规划,码头布局比较分散,功能分区不强;基础设施滞后,机械化水平不高,整体生产效率低;港口和航运企业“小、散、弱”的现象比较突出,货物吞吐量长期在5000万吨左右徘徊。这些问题严重束缚了港口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此,武汉从打破行政管理体制束缚入手,建立统一的港口建设管理模式,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的“四个统一”,整合港口资源,统筹推进港口一体化建设与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加强“港城互动”,统筹推进武汉新港建设。在推进武汉新港建设中,坚持以规划为龙头,遵循现代化港口发展要求,按照“依港兴城、港城互动”的理念,将产业园区、物流体系、城镇建设、集疏运网络建设等融为一体,通过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重点推进阳逻核心港区建设、整合提升港航服务功能,统筹推进武汉新港规划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市场运作,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从湖北武汉的实际情况来看,港航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政府投入不足、港航企业不强等,一直是制约长江水运发展的瓶颈问题。在武汉新港建设中,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打造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港建设,做大做强营运企业主体,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全面提升新港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建设面向亚太服务中西部的海西港口群
“福建省港口整合在交通运输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确定了全省港口资源整合总体方案,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体系建设。”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李德金指出,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将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借鉴学习兄弟省市港口体制改革经验,加快推进福建省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建设面向中西部、面向亚太的海峡西岸港口群。
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整合港口资源是实现海西港口群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构建交通运输综合大通道的重要举措,是港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际港口发展的大趋势。推进港口整合,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使潜在资源转化为港口经济现实竞争力,提升福建沿海产业群发展水平,是加快福建省港口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港口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和构建台湾海峡综合运输通道的关键所在。
走出一条有海西特色的大港口发展之路。为充分发挥福建港口资源优势,加快推进该省港口体系建设,福建省紧紧把握党中央、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提出了《福建省港口体制一体化整合总体方案》,整合优化福州港、加快开发湄洲湾港(泉州—莆田)、巩固提升厦门港。通过以整合港口行政管理资源为主要抓手,以集中布局、优化港口功能结构为主要目标,以港口联席会议作为港口发展协调机制,以实际成效为港口整合落脚点,使港口资源转化为持续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走出了一条福建特色的大港口发展之路。
深化港口资源整合促进港口跨越式发展。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极。下一阶段,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将按照福建省政府部署,在交通运输部指导下,进一步吸收借鉴国内外港口整合改革经验,持续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加大港口集中投资力度,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闽台港口合作和完善港口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加快形成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
全面整合港口资源  推动广西北部湾港又好又快发展
广西沿海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拥有大陆海岸线总长1595公里、岛屿岸线600余公里。经过多年的建设,广西沿海建成了以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为主的北部湾港口群,其中防城港是我国沿海12个主枢纽港之一,钦州港和北海港列为全国地区性重要港口。
“近年来,我区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把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整合形成‘广西北部湾港’,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我区又提出了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防城港区、钦州港区、北海铁山港区3个亿吨级港区,广西北部湾港的总体吞吐能力超过3亿吨的目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周一农指出,该厅将进一步加大港口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涉港法律法规和规划,提高港口经营管理水平,扩大对外合作,在交通运输部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下,建设成为生产能力大、功能强、布局合理、分工明确、服务一流,能够全方位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服务的现代化港口,加快形成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
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加快广西开放开发的战略高度,把建设大型组合港作为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提出整合沿海港口资源,形成北部湾港口一体化经营机制,统筹规划建设,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构想。按照这一构想,该厅从整合港口经营资源入手,实现港口经营管理建设一体化;整合港口行政管理资源,提高港口行政效能;统筹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积极推进港口资源整合。2009年4月,交通运输部同意调整广西沿海港口统计范围,将原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港统一归并纳入广西北部湾港港口统计范围,统称为“广西北部湾港”。2009年12月,交通运输部向社会公告,广西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统一使用“广西北部湾港”名称,这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通过整合资源和集中建设,广西北部湾港这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升;港口货物吞吐量和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经营水平明显提高;保税物流园区建设实现突破,提高了港口对外开放水平;港口功能得到科学定位,有效解决无序竞争。
周一农认为,整合港口资源,要敢于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管理界限,这是实现港口集约经营、优势互补的前提和基础;必须依靠自治区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这是广西北部湾港成功实现资源整合的关键;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握各港的资源禀赋,最大程度地扩展发展空间,在具体工作中注意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减少管理环节、提高港口行政效能,整合港口行政资源,并充分考虑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保持与国家现行港口行政管理体系相一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