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公路让山区农民“峰回路转”

2010-9-16 10: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峰回路转景不同,曲径通幽怡性情”。当驱车穿行于浦西浦郭横线,扑入眼帘的是靓丽的路景,路与坡岗田畴相伴,一条条高低错落的水泥路如一条条玉带,“飘舞”在山间,“飘舞”在田间,也“飘舞”在人们的心间。 
  千里路相通条条村道通民心过去,低劣落后的农村交通环境一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上世纪60年代初,我县道路设施薄弱,交通条件简陋,“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是山区农村道路的真实写照。 
  前吴乡民生村村民周大爷站在自家的地头,乐呵呵地说:“路修好后,收庄稼比以前省事多了!西瓜摘下来以后,三轮车开到地头,装上车几分钟就拉到家了。前些年收获玉米时,还是用板车一车一车地拉的,如果碰上下雨天,前面拉后面推,累得很!”今年已经70多岁的周大爷说,以前每次出门办事都带着一双胶鞋、一双布鞋,在土路上穿胶鞋,到了水泥路上换上布鞋。 
  1954年,全县只有一条主要公路,农村全部是羊肠小道。农村人去一趟县城,翻山越岭,要走上一整天,几乎每个村里都有六七十岁还没有进过县城的人。 
  自2003年以来,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浦江乡村康庄工程的建设洪流以其充满激情的活力和源源不竭的能量,在全县的每一片乡村展开,将一条条乡村道路铺到农民兄弟脚下。到2006年底,全县共修建农村公路235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公路,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的一次跨越,也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村公路的贯通。 
  2007年,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柏油路的基础上,按照“县乡公路通畅、乡村公路便捷、村组道路通达”的发展目标,我县掀起了第二次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到今年年底,全县有望实现农村公路总里程738公里,将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居民组通硬化路的目标,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第二次跨越。 
  百村户相连条条村道通富裕要想富,先修路。以“村村通”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公路建设让农产品走出了封闭的农村,走向了开放的市场,让资源变成财富。 
  日前,地处我县西部山区的花桥乡最偏远、海拔最高的小山村——高塘行政村的村民喜上眉梢。通村公路的建成,给高塘村的村民出行带来了方便,茶叶、毛竹、木材等山货可直接运往35公里外的县城,尤其是高山蔬菜可以直达义乌、杭州等地。 
  高塘村坐落在与建德毗邻、海拔760多米的山顶上,是浦阳江和壶源江的发源地。全村190人,山多田少(农田仅30亩)。村民出门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天天奔走在蜿蜒、崎岖的山道上,山货只能靠肩膀挑到山脚下,费时、费力,效率也低。村里的老人说,以前村民到花桥乡政府要先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再坐公交车,去一趟就要花一天时间。因此,村里有的老人很少外出,甚至整年不外出。村民们非常渴望修条通往村外的致富路。 
  前年年底,高塘村“通村公路工程”在上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动工了。水泥公路全长4.69公里,宽4米,总投资140万元,其中村民自筹资金40多万元。路程虽短,工程却十分艰巨,混凝土都要从山脚的三十六自然村先搅拌好再运到施工现场,修建这条路从开工到竣工花了一年时间。通村公路与浦江建德公路联网,西可直达新安江,东可直达浦江县城。登上“之”字型的盘山公路,真可以说是“跃上葱茏九百旋”。村党支部书记盛明珍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党的‘三农’政策,没有实施‘康庄’工程,我村的公路通村梦是难以实现的!” 
  县公路段负责人说:“目前,我县以省干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脉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培育完善,路、站、运同步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路似彩虹,绽放出一束束和谐的光芒;路如琴弦,演奏出一曲曲发展的乐章!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