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两型”建设转变流通发展方式

2010-9-15 9:2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刘捷
    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培育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建设 “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现代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部门,对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具有重要作用。积极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培育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缩短流通时间,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既是商贸流通业本身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商业网点,避免商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城市商业网点的布局,事关商贸流通业的整体发展,事关“两型社会”的建设。商贸流通业发展滞后与布局不合理,会造成先导作用得不到发挥,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需求的满足;盲目发展与过度开发,则会造成商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导致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混乱。要重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商业网点,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要从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出发,在长株潭布局一批现代化的流通设施,如城市流通综合体、一站式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MALL)、大型品牌折扣店、主题购物公园。
    二是从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服务与引导大产业出发,发展壮大一批过百亿元的商品市场集群、物流园区和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搞好占地1700平方米的长沙马王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搬迁建设,将其打造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
    三是立足利民便民和扩大消费,搞好社区商业网点的布局,促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合理开发利用“城市矿藏”,缓解资源约束矛盾,从源头治理污染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两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为此,一要充分发挥长沙和汨罗市作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布局合理、方便居民、培育市场、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大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二是发展旧货市场特别是二手车和闲置设备市场,做到物尽其用,节约资源,减少垃圾和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合理布局报废汽车和家电产品回收拆解企业,规范报废汽车和家电产品回收拆解市场。
    发展新型业态,构建高效、便捷、节约资源的新型流通模式。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下,要加强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促进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的信息化;要整合资源,构建城乡两个商贸流通综合服务体系。在现有家政服务网络平台基础上,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利用信息化手段,在长沙等地率先建立城市社区现代生活综合服务平台,促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城市便民的安全消费、放心消费、便利消费环境;要整合农村乡镇政务、农民电子商务活动以及农产品供求信息资源,构建为三农提供政务、商务、农产品信息服务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
    推进 “农超对接”,构建少环节、低损耗、可追溯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实现商贸流通业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立“农超对接”新模式,逐步加大农产品直采力度,加快农产品的流转速度,实现大部分农产品“早上在田里,中午在店里,晚上在桌上”的目标。
    加快构建“农超对接”新模式,一是要支持步步高等大型流通企业加大生鲜卖场特别是县级卖场的建设力度,提高生鲜产品的经营面积,建立农产品直采体系;二是要大力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运销大户,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开展标准化生产,进行分拣包装加工,培育农产品品牌,建立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和可追溯系统;三是要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力度,建设从产地预冷、运输、加工配送到消费终端的全程冷链系统。
    倡导绿色消费,培育文明、节能、低碳的环境友好型消费模式。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绿色消费模式,是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和迫切要求。要加大宣传和政策引导力度,充分发挥流通服务业的引导作用,倡导科学合理消费,在全社会形成节俭、合理、适度的消费理念和文明、节约、低碳的绿色消费行为。(作者系湖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