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深耕供应链金融

2010-9-15 9:1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柴凤伟
    近日,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推介会在青岛成功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信银行从品牌优势、平台建设、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服务保障等多个角度对 “中信供应链金融”作了全方位的推介,引起与会企业的广泛关注。他们认为, “中信供应链金融”所提供的一站式、全流程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必将在破解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那么,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有哪些独到之处?为何如此受到诸多企业的大力追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信银行总行公司银行部产业金融部总经理李勇。
创新品牌服务
“中信银行做供应链金融服务有着天然的优势。”采访一开始,李勇便开门见山地指出。
    作为中信集团最大的子公司,中信银行依托独具优势的中信集团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了快速增长并成长为具有强大综合竞争力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众所周知,中信集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之一。目前,除中信银行外,中信集团旗下还有证券、信托、基金管理、保险、期货等专业金融公司,这些公司在与中信银行的合作中相互推荐优质客户,实现交叉营销,为中信银行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正是依靠这种优势,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得十分顺畅。“中信银行原来叫中信实业银行,一直以对公业务见长,这进一步强化了中信银行在对公客户服务方面的优势。”李勇强调。在长期的业务合作中,中信银行积累了一大批战略合作客户。由于这些客户一直与中信银行有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这就让以大客户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变得水到渠成。“我们一开始做供应链金融服务时,就是做网络业务,即围绕核心企业,做下游的经销商、上游的供应商。现在,我们也是以这种模式为主。这是中信银行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色。”李勇说。
    在这种独特的优势下,经过多年的耕耘,截止到目前,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在产品创新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均已处于同业领先水平。据了解,中信银行2001年即率先在业内推出了汽车销售金融网络业务,并逐步搭建了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持平台,打造了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物流服务及电子服务的产品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重点行业网络业务。目前,中信银行已与40多个汽车品牌开展了业务合作,与国内25家大型钢铁企业开展了钢铁金融网络业务,实现了国内千万吨级钢厂的全覆盖。不仅如此,中信银行还在家电、煤炭、电信、石化、农业机械机具等多个行业开展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与50多家国内大中型物流、仓储公司开展了业务合作。2009年度,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累计融资额超过3000亿元,无可争议地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2009年,中信银行对供应链金融服务进行了全面整合,正式推出“中信供应链金融”品牌。该品牌提出了“提供竞争原动力,实现企业新价值”的品牌理念。“这是中信银行深入研究各行业产业特点,围绕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基于交易过程和向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的综合金融服务。具体包括‘三大平台、四大增值链和五大特色网络’。”李勇告诉记者。这其中,“三大平台”是中信银行广泛整合外部资源,通过与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等深入展开合作搭建而成。具体包括物流融资平台、同业合作平台及政府支持平台;与此同时,中信银行还通过梳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贸易依存关系,从企业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出发,结合物流企业的专业物流服务和先进的电子信息系统,打造了包括应收账款增值链、预付账款增值链、物流服务增值链、电子服务增值链在内的“四大增值链”,构建了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而“五大特色网络”则包括:汽车金融网络服务、钢铁金融网络服务、家电金融网络业务、电信金融网络业务、石化金融网络业务等。“在‘中信供应链金融’的整个品牌体系中,‘三大平台’是基础,‘四大增值链’是工具,‘五大特色网络’则是中信银行针对不同行业供应链特点创新形成的特色业务模式。”李勇进一步解释说。
汽车金融领跑
    提起中信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业界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它的汽车金融业务。的确,作为中信供应链金融品牌的主打产品,汽车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信供应链金融业务在业界的领先地位。中信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汽车金融网络业务融资量首次半年超过千亿元,基本覆盖了国内所有主流汽车厂商。可以说,中信银行在汽车金融业务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正在全面提升。“早在2000年,我们就开展了汽车金融网络业务,由于当时各银行该项业务都还没有涉足这一领域,这让中信银行有了先发优势。”李勇告诉记者。
    如今,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信银行累计向近50家汽车品牌、超过2000家经销商发放超过5000亿元融资规模。合作对象囊括了北京现代、一汽、上汽、东风、广本、一丰、广丰、长安等若干国内大型汽车集团旗下的主要汽车厂商。
    不过,对于这样的业绩,中信银行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向汽车供应链两端延伸,不断推动产品创新,从而始终领跑着国内中小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
    2009年7月,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反复论证,中信银行总行决定成立汽车金融中心北京分中心,正式进入汽车消费信贷领域。“通过北京分中心,我们把服务金融链继续向下延伸,从过去为汽车厂商和经销商提供融资服务,向下延伸到为个人消费提供融资服务。”李勇指出。
    汽车金融中心,即打破商业银行总、分、支行的传统运营模式,以汽车经销商为销售主渠道,采用准事业部模式逐步在各地设立区域分中心进行业务扩展。目前,中信银行已有北京、上海有两家汽车金融分中心。
    截至2009年底,北京分中心在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方面表现良好。在中信银行合作的经销商中,汽车消费信贷的市场份额均达到60%以上,凸显出中信银行较强的竞争实力。北京分中心的实践证明中信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政策、工作流程和后台处理系统通过了市场的检验,这标志着中信银行的汽车消费贷款商业模式取得了成功。“现在,我们每个月都有几亿元的增长量,业务发展前景十分乐观”。李勇说。
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提升企业供应链竞争能力的新型金融服务,近年来,供应链金融服务备受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和广大中小企业的青睐。也因此,使得这项业务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对于这项业务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李勇也有着较为深刻的见解:“我认为,供应链金融服务未来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我们也将以此为发展方向,推进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向更深层次发展。”
    首先是在制度创新和组织架构上,商业银行与物流公司及供应链管理公司的合作模式与合作领域将不断深化。“在这方面,UPS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是个典型”。李勇说。据了解,UPS通过旗下的UPS Capital金融平台为客户提供信用证、票据兑付、金融增值服务和垫资等金融服务。“另外,物流公司还可以代银行去完成采购等工作,这就进一步拓展了双方的合作领域。此外,跨行业并购也将是一种重要发展模式”。李勇认为。2005年,摩根大通银行收购了一家物流公司Vastera,并在亚洲组建了一支新的物流团队,专门为供应链及分销链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此举被业内专家誉为“实体供应链和金融供应链的联姻”。“很显然,商业银行收购物流公司,客户服务能力会更加强大和完善。虽然目前国内银行还没有类似案例,但现代物流与金融业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李勇强调。
    其次是渠道创新。“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是致力于核心企业,但这一业务不仅仅局限于只做核心企业上下游涉及到的几个行业,而是要不断拓展延伸。未来供应商的需求会慢慢增多,供应商的类型也会更加多样,银行也将会依据不同的需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这也是未来创新的一个方向。”
    三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国内有些商业银行已和阿里巴巴、淘宝等建立合作平台。有些银行还积极进行电子商务平台的各种尝试。虽然目前这种模式才刚刚发展,但随着交易平台的增加,这种需求会逐渐增多。
    四是商业银行要有一个高效的创新平台和机制。在市场有需求时,能够更好地促进银行对新产品的创新和设计。“目前各银行的产品同质化很强,所以创新的趋势必然是产品的组合,而从具体产品组合这个点的创新而言,就是结构化的创新,就是依据市场的需求,银行不断降低成本,承担更大的风险,来设计规划整体方案。”李勇最后强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