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建设思考

2010-9-15 0: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说到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物流相比较与电子商务,出现的比较早,随着运输条件和环境的改善,物流显得越发重要也越来越方便企业和人们的生活。早期的物流很少服务于个人,主要服务于企业,政府等。追溯到中国古代,民间出现的镖局一类的组织,想必应该是最早的物流雏形。 
    物流的定义也是丰富多样,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但是笼统的来说,就是以盈利为目的,将受托货物运送到目的地的一种运输过程。如果从细节来讲的话,则含有以下操作步骤:物主找到托运公司、就物品的重量,托运距离以及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谈判达成协议、托运公司详细安排组织整个运输过程,详细部署以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货物到达目的地之后通过对方验收完成整个托运过程等。看似很简单的物品运输过程,其实是由多个复杂的环节紧紧相扣完成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托运工作的顺利完成。
    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那么对于物流来说,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物流信息化将有助于物流系统的建设,不仅能够很好的为广大企业和个人服务,更重要的是物流信息化建设将有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而有助于推动全国广大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化进程。物流建设离不开物流企业的努力,更少不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法律规范。
    我国过去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重生产、轻流通”,“重工业、轻服务”的传统观念,如今这一局面得到了扭转。自从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以来,使得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产业走进人们的视野中,业内人士呼吁广大中小企业关注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找寻求生之道。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如火如荼,面向个人的网购服务体系基本建设完成,主要的难点还是在物流上。由于物流管理村有漏洞,经常发生物流,平台和个人三者之间的重大纠纷,使得物流成为电子商务前进的绊脚石。许多平台开始自建物流体系以求降低物流对平台的影响。而在目前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中,物流更是困难重重。总之,物流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间接的影响到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所以国家有必要在物流这一块加大投入和措施,使其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物流业是覆盖全局的产业,关系各个产业和全国各地。物流业又是资金密集的产业,基础设施相对集中的产业,不是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和少数企业能各行其是的。是需要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但它的营运主体是企业,运营的机制要靠市场。 
    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政策环境,规范物流市场。首要的是,各级政府都要旗帜鲜明地破除行业垄断和地方性壁垒,营造全国物流大市场。不要干预企业的决策和经营,实现政企分离。 
    其次,要立法,制定法规,规范市场行为,致力于建立开放的、有序的、公平竞争的物流大市场。行业规范和标准可以由中介机构来制定。 
    第三,政府应当制定鼓励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融资政策,税收政策,跨地区运营许可政策。必须简化对物流业的行政审批。 
    第四,属于基础性的物流设施要列为国家项目,国家部分出资,吸收民间资本和外资参加建设。 
    第五,政府对物流布局进行统筹规划,主要在于基础设施和主要基地的合理布局和确定国家重点项目。对一般项目则要放开,不要大统大揽,规划过细、过死。地方性的规划要服从全国性的布局。
第六,发挥企业的积极性,鼓励民间投资。物流建设过程企业才是主题,充分调动企业的建设积极性,将有助于物流建设的完成和完善。
    不久前,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上有力推动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时间,形成了政府支持,企业踊跃的良好氛围。物流行业将随着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快车快速增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