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正成为“桥头堡建设”龙头

2010-9-13 12:2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做桥头堡的龙头枢纽 
  “把云南建成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规划的提出,让昆明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在桥头堡的建设过程当中,昆明无疑将成为龙头和枢纽。9月7日至9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桥头堡建设大家谈·滇中经济区采访团来到昆明进行采访。7日上午,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向来自国家级媒体和省市主要媒体的记者详细介绍了昆明桥头堡建设情况。他说:“昆明要成为绿色经济强省的龙头,要成为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需要千方百计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城乡一体等方面谋篇布局。”
  做桥头堡的龙头枢纽
  张祖林表示,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必将指引昆明进一步从我国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为昆明发挥区位、资源、交通等优势,立足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广泛、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重大的发展契机。
  如今的昆明正迈入一个大规划、大开发、大建设、大投入的加快发展重要时期。在生态建设方面,昆明围绕“一湖两江”广泛开展全面禁养、全面截污、全面绿化、全面整治的四全工作,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滇池治理,35条入滇河道正在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本月底环湖截污工程的全面闭合,以及牛栏江补水工程的完工,可以说再用3到5年时间,滇池的水质完全可以达到4类以上。
  在产业发展上,昆明共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13个省级工业园区,已经具备相当大的承载能力,能够接纳很多产业和项目的落地。随着近年来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效果比较明显。张祖林肯定的说:“去年是600亿元的内资、6亿美元的外资,今年我们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突破700亿元的内资。”
  在城乡规划方面,日前市委、市政府已就“十二五”规划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4个专项规划编制进行了研讨和听证会。这4大规划将进一步支撑现代新昆明建设的持续保障,也将进一步为昆明做为桥头堡城市打造提供支撑性的规划依据。
  在做城乡一体化方面,昆明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的力度,提出五四三倍增计划。目前,从财政收入和GDP的情况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用5年时间使人口、中心集镇、县城镇以上的人口要翻一番,这个目标经过努力也是能够实现的。考虑到生态承载能力,昆明提出一主四辅,把安宁、富民、嵩明、宜良做为主城的4个卫星城来进行发展,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打造更多的平台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下一步,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都要向这4个区域延伸。
  “我们正在向把昆明建设成最适宜人居,面向西南开放区域性的国际化城市而努力。”张祖林说,正是基于昆明的相对优势和发展基础,昆明与省内其他兄弟州市相比,在云南省“两强一堡”发展战略的实施中,昆明的发展将起点更高、期待更多、空间更大、前景更好。通过生态、规划,城乡统筹和产业发展,展示出昆明的吸引力和吸纳力,能够让更多的各方人士能够到昆明来投资,能够到昆明来发展,到昆明来创业。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作为桥头堡的龙头,昆明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状况又是如何呢?张祖林坦言,从计划经济走来,昆明有一定的特点,但离“突出”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意味着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认为,传统的机械加工是昆明的长项,此方面具有一定的市场和人才基础,昆明的机床、变压器、电揽等在云南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具备一定优势。目前昆明正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瞄准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改造和提升昆明产业技术层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鼓励和引导昆明具有比较优势,且与东南亚、南亚互补的产业进行国际间融合、重构,重点培育和依托卷烟配套、冶金、机电制造、化工、能源、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制药和新材料八大产业,尽快形成国际区域分工和国际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际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 相信用3年到5年的时间,通过参与区域国际产业分工,昆明将成为区域性国际化的制造中心。 
  除制造业外,昆明正按照“调优第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调大第三产业”的要求,尽快形成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新兴服务业为增长点,特色突出、后劲充足、竞争力强的开放型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在现代农业方面,昆明加快以产业化、规模化,并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的区域特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扩大农产品出口占比,培养对外贸易新增长点,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昆明积极发展区域性总部、商务代表处、会展中心、软件中心,重点推进东盟台商总部项目建设,依托中国·东盟区域信息交流中心,构建面向东盟的具有公信力、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发挥昆明区位优势,以内陆口岸型国际物流体系、大宗物资区域集散型物流体系和特色产业基地型物流体系等为突破口,加快物流中心建设,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同时,进一步提升昆明旅游发展层次和水平,不断巩固夯实昆明旅游目的地地位,实现昆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用产业辐射区域
  据了解,随着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启动,昆明作为沿边开放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目前,公路、铁路、民航、管道、航运五通互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形成,昆明作为区域性国际化交通枢纽的作用将日益显现。
  “昆明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金、产业作用,来对周边的地区、周边的国家形成影响。”张祖林表示,尽管昆明没有一公里的边境线,但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物理上的空间距离已经不能阻碍经济交流,贸易的最大阻碍说到底是产业能不能够提升的问题。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人,都可以到新螺蛳湾来洽谈业务,而不经过一公里的边境线。这就是昆明的特点,关键是怎么把产业做大做强,用项目带动产业,产业再来幅射区域。
  昆明还在着力推进进出口加工基地、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泛亚产权交易中心、跨境经济合作区及国际贸易便利化建设,发挥好在桥头堡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未来5年,昆明将在呈贡新区和东盟国家主要城市设立跨国中心结算银行,搭建覆盖东盟的人民币结算网络服务体系;利用整合现有资源,提升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国际花卉交易中心、生物医药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为国内外企业提供贸易洽谈和交易平台,建成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交易中心;鼓励和支持昆明高新区、经开区和驻昆行业商会在边境口岸异地建设工业园区,促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昆明将与发达地区海港、空港和边境口岸的通关合作,建立具有口岸、加工、物流以及税收、保税、退税等多种优惠政策的保税区,推广“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便利通关模式,实现口岸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 
  推进滇中城市同建同享
  在谈到滇中经济区发展时,张祖林表示,影响滇中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交通和产业。近年来,昆明积极参与到联通4州市的交通路网建设中,全面开展昆曲高速、昆石高速、昆玉高速、昆安高速、高海高速、昆武高速、机场高速、嵩昆高速以及昆禄公路的建设。同时,联合玉溪、曲靖、楚雄等州市共同研究上报了滇中城际列车项目。目前,昆明市已启动都市区轨道交通概念性方案研究,新建的市郊成轨线,将开通至安宁、嵩明、富民和宜良的放射性市域轨道交通。随着昆明4环17射交通路网体系的逐步形成,滇中城市在交通上的壁垒将逐步打破。
  在产业方面,昆明在与4城市毗邻的县区都有针对性地布置了工业产业园区,主动与周边城市进行产业对接,比如针对玉溪制造业铸造业强的特点,在马金铺布置了一批客车制造、机械加工型产业;针对曲靖的煤炭产业优势,在寻甸发展煤变油项目等。
  除此以外,积极推进规划编制同绘、产业发展同构、信息网络同享、金融结算同城、生态环境同建、公共服务同质等工作。通过建立滇中完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划体系,推动滇中物流大通道建设,实现滇中无障碍物流。同时滇中城市群之间,有望实现通信、宽带、应急指挥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基础设施的融合,在公交、教育、文化、购物、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实现电子消费支付同城化。滇中城市群间,还将逐步消除滇中区域城市户籍限制,推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劳动力供求信息、职业介绍服务、再就业培训等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人口自由迁徙,求学、谋职就业享受同城待遇。
  记者杜托报道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