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中国城市经济"高位突围"探路

2010-9-13 12:1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8月,是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纪念,当月深圳房价也异常"亢奋"地同比上涨7%,进一步巩固了2万元/平方米以上的房市均价。在房价的拉动下,深圳地价、工资、物价等上涨推力也不断增强,深圳已无可避免地遭遇到营商成本持续攀升的发展难题。如何破解"高位运行"的世纪难题,成为深圳未来三十年最大挑战之一。 
深圳,已然充任着为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探路的先行者角色。 
 "高位运行"催生发展模式之变 
面对深圳关内动辄三五万元一平方米的房价、一个单身公寓也要2000元的房租,深圳有几十万年轻人过着关内、关外"钟摆式"生活:工作在关内、居住在关外。"在不断高企的物价下,我觉得深圳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有吸引力,机会也没有以前那样多,特别是年轻人,生存相当困难。"来自安徽六安的大学生杨山山说。 
今天,深圳发展门槛不断上升:作为全国先行地区,和土地级差效应,深圳已随着经济在全国的率先发展,也率先迎来了房价、地价、资源、人力等综合营商环境高企的"高位"发展时代。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介绍说,在近年来的激烈竞争中,深圳营商环境的优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原来所具备的传统营商环境优势正在退化,面临"土地有限、资源短缺、人口不堪重负、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等"四大难以为继"的瓶颈性制约。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钟坚教授介绍,2009年,深圳人均GDP达1.36万美元,达到国际公认中等发达水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但同期却因为成品油等原材料高位运行,电力供应紧张,房地产价值涨幅较快,全市企业生产、市场供应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均备受困扰。 
"这几年深圳吸引外资的规模有所放缓,与苏州、天津等"后起之秀"的距离进一步拉大,这说明土地等要素瓶颈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投资的吸引力和工业发展后劲," 钟坚说。 
"在营商成本持续攀升的情况下,传统的粗放增长道路在深圳已经无法再走下去了,因为深圳发展较快较早,所以最先碰到这个问题。"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表示,深圳需要新一轮的发展模式变革,通过内涵的提升、人口素质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中国"高增殖"模式 
在高位运行的挑战面前,深圳迎难而上,克难而进,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构建一个以高科技、高品位为特点的产业体系,以打造中国"高增殖"发展第一高地的系统工程去破解发展难题。 
--培育发展"高附加值产业"。近年来,深圳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迅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文化产业得等四大支柱产业。2009年,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0%。2009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507.8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5%,比1991年的8.1%提高46.9个百分点,成为工业经济的第一增长点。经济学家指出,依靠技术创新,深圳开始从依靠加工制造起家发展成为一个盛产高新产业的城市。 
--缔造世界级"土著"企业。为破解国际化程度偏高潜藏的"浮萍经济"危机,也提高企业应对高营商成本的能力,深圳大力扶持本土优势企业发展,相继诞生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一大批在国际上已具备行业领袖地位的跨国本土企业,这些企业"根扎深圳、花开国际、果结全球",形成生产"日不落现象"。"北京的知名总部企业基本上是央企和国企,上海的知名总部企业基本上也是国字头和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但深圳的跨国公司绝大部分是本土培养出来的,这是深圳的特色。" 
--执自主创新"牛鼻子"不放松。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深圳市相继出台了上百条政策,营造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着眼于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保持高科技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6%,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作为世界500强的"新秀",华为现在专利达到3.9万多件,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215亿美元,占据全球通讯市场份额的20%,是全球第二大移动通讯设备的供应商。专家指出,由于始终牢牢抓住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不断营造宽松有序、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使"自主创新"成为特区的闪亮品牌。 
--优化提升综合营商环境。在传统运营成本刚性增长的情况下,深圳着力营造以高营商效率为支撑的营商环境比较优势。2009年以来,深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连出重拳:坪山新区、光明新区的运作探索"一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基层管理体制创新;在省级以下政府中,率先启动大部制改革,深圳的政府部门从46个削减为31个,精简幅度高达31%;2010年伊始,公务员分类改革全面展开,聘任制试点进一步扩大。 
为了解决当前房价高企制约人才引进的问题,再造孔雀东南飞优势,深圳市今年4月起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为各类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高级人才和中初级人才"量身"解决"住房难"问题。其中,杰出人才可免租入住2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在深圳工作居住满10年,或做出突出贡献并在深圳工作居住满5年的,产权赠予个人。 
通过高技术加高品位的产业升级之路,深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9年,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产生4.12亿元的生产总值和1.42亿元的财政收入,比2004年分别提高1.93亿元和0.81亿元。从产业构成来看,依靠资源、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实现快速扩张的传统产业正在大量向外迁移,占GDP的比重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和文化产业等占GDP的比重与日俱增。作为高端服务业的支柱,深圳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提高至14%,证券、基金、创投业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在世界舞台探寻发展新坐标 
如今,三十而立的深圳站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整装待发的这一个东方城市巨人,正以世界作为更宽广的舞台,探寻未来世界级的发展新坐标。 
--打造"全球城市"经济体。在今年深圳市两会期间,深圳市委、市政府以更为宽广的视角着眼未来,提出以香港、新加坡等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2015年实现GDP1.5万亿的目标,经济总量与新加坡基本持平。 
当下,以国际眼光联手香港构建与纽约、伦敦等比肩媲美的"全球城市",已成为深圳新探索。近年来,深港两地政府通过跨境工程、商贸、科技、旅游、金融、物流、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深港合作全方位多层次纵深推进。从先进理念的引入,到一些制度设定、法规的借鉴和补充,再到大战略规划层面的沟通和交流,深港两地正借助"深港创新圈"、前海合作区、河套地区开发、"深港金融圈"等重大项目合作,向"深港全球城市"挺进。 
--部署"未来产业"。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深圳已明确包括新能源、互联网、生物科技、新材料、创意文化五个领域在内的现代产业体系,预计2015年这五大产业可以实现超过1万亿的生产规模。加上现在的四大支柱产业,一共可以占到经济总量的80%以上,不仅实现规模增长,而且实现产业结构的提升。" 
深圳市市长许勤透露,深圳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已经把新兴战略性产业摆在重要位置,并出台制定一系列支持这五大产业的政策和资金安排,"今后若干年,我们会扎实按照规划落实到位,并结合深圳特区扩大到全市范围的一体化机会,对产业规划给予明确,将来可能有十个产业基地来支撑新兴战略性产业。" 
--夯实科教创新后劲为未来发展奠基。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说,"如果过去的三十年是靠便宜的劳动力来驱动,那么下一步必须靠高科技和教育先行来获取新的发展动力。"深圳市科工贸信委主任王学为透露,深圳将规划建设更多科技基础设施和研究机构,力争到2015年建成40家左右国家级科研机构,重点引进并支持50个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和100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深新创业,吸引带动1万名以上海外人才来深工作。 
站在新的发展门槛上的深圳, 已成为国内外企业谋取高附加值的首选高地。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近日获国务院批复后,已成为粤港金融巨头融合发展的新载体,具有更强全球竞争力的"深港金融圈"正在成形,其目标是建成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地区的"曼哈顿"。为响应深圳大力发展"生物科技"的部署,中国医药集团近日与深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表示将在"十二五"期间在深圳建设医药物流、生物制药等四个基地,力争5年内实现销售规模达到1000亿元。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傅育宁表示,三十而立的深圳更加成熟,正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招商局集团将在未来5年,在深圳再投资600亿元,力争在深圳经济特区新的探索与转型中,为建设国际航运、物流、金融中心和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直在中国改革开放当中勇担重任的深圳特区,正在重新聚集能量,全力再创发展新辉煌,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城市经济"高位突围"、号令全球的新风采。(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