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应重视销售渠道建设

2010-9-12 2:5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赫荣亮
    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有社会责任,要回馈股东、服务用户、关爱员工、保护环境、回馈社会,另外也要维护上下游企业等方面。
    企业责任是多样的,讲钢铁企业的社会责任,其要具体化,不能笼统。特别是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全社会工业化用钢需求量继续增长,以及原料安全成为企业经营关键,这些新情况,决定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了新内涵。
    个人认为,钢铁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很大转变,市场由短缺趋向饱和,铁矿石企业垄断能力提升,现在讲社会责任,要将其与企业经营联系起来,钢铁行业竞争激烈,所以,当前我国钢铁企业,服务用户和完善销售渠道的任务愈加突出。之所以强调这两条,是因为其重要,但往往被钢铁企业忽视。
    首先,钢企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服务用户。
    市场是企业之本,顾客是上帝,如果产品得不到用户认可,企业生存将有问题。钢铁产品作为工业基础原料,如何为下游用户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其使命。
    但中国钢铁企业眼中,顾客“上帝”成色不足,钢铁企业却像“上帝”。究其原因,是我国钢铁企业行政色彩太浓,国有企业转制多年,民营企业加入行业,带来了一丝凉风,但总体看,我国钢铁行业仍具有地域垄断,由于大型钢厂多是国有企业,企业经营存在多个目标,目标的分化,导致企业决策不一致。
    企业要深挖用户需求。但现在情况是,重视的高度饱和,真实需求往往被漠视。
    另一面是,企业淘汰现有生产线,一窝蜂似的涌向了板材等高端项目,这造成了2009年板材盈利能力还大不如建筑钢材项目。我国处在城市化进程中,还需要大量建筑钢材,另外,随高层建筑建设、设计等方面,提高了对钢材的需求水平。但我国建筑钢材整体水平不高,好多钢材品种目前处于推广应用阶段,市场采购还不是很普遍。当然,国内企业也在努力,但整体水平及提升速度较慢。
    其次,钢企的重要责任是渠道建设。
    钢铁企业的上下游,面对着原料供应商和钢材贸易商。钢企如何重视矿石等上游资源暂且不谈,重点讲钢企的伙伴——钢贸商。中国的钢铁行业中,受到非议较大的是经销商,钢厂往往不将其作为朋友,甚至走到了对立面。
    我国流通销售渠道相对分散,主要通过众多经销商,估计通过流通环节销售的线材和螺纹钢分别占国内销售量的60%和50%左右,经销商是我国钢材交易的主力军。
    大型钢厂拥有定价优势,下游贸易商议价能力较弱。所以,在中国钢材市场,钢贸商角色很尴尬。加之近几年钢材市场波动频繁,贸易商心态出现恶化。主要表现在,钢价上涨时,抱着赌博心态,像炒股一样买卖钢材。钢厂不停提价,钢贸商不断追高,接力棒不断传递,最后,高价资源被囤积到仓库里,等到钢价狂泻之时,贸易商亏损、破产笔笔浮现。
    其实,这源于钢厂的“买断”式代理销售,令钢厂、贸易商走到了对立面。钢厂、贸易商的合作,是一种“零和游戏”,互不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相互博弈。钢厂在资金、资源、价格等方面处于强势,这就造成市场好的时候,钢厂不顾一切去争取着最高的利润,加剧资源紧张程度;当市场下跌时候,钢厂试图维持利润,风险全部转移到贸易商头上,贸易商接货后必然杀价抛售。
    钢厂和贸易商的博弈中,钢铁企业居于主导地位。钢材生产本身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所以这个位置上的钢厂活的比较舒服,将钢材流通简单的理解为批发钢材,卖到市场中后,至于再卖给谁,什么价格等等,都和钢厂无关,自然钢厂没有动力考虑渠道建设问题。
    经销商的重要性,钢厂认识较少,这源于中国以前处于资源紧缺时代,但随着钢铁产能的逐步释放,供给量增长,以及国内钢铁产品消费必将进入增长放缓阶段,这导致钢铁企业的竞争加剧。
    对于钢铁企业,渠道很重要,尽管钢材销售有很多新模式,比如电子交易等,但由于行业特殊性,钢厂贸易商销售方式将长期成为市场主要渠道。我国钢材流通没有步入良性发展,钢材市场波动幅度偏大,已经影响到钢企生产经营。由于贸易商自身局限性,难以整合销售渠道,这个任务终将由钢铁企业完成,特别是市场饱和之后,企业占有渠道,将成为增强竞争性的重要砝码,哪个企业先行动,整合销售渠道,将占有先机。(作者系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