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交通十年破茧大变身 强力治堵车辆提速

2010-9-10 11:5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外——正形成珠三角1小时交通圈 
  内——强力治堵,城中两“堵城”困局基本打通 
  亚运创造新生活 
  十年一大变!广州的城市公共交通步伐十年来紧跟城市格局发展变化而改善,令市民出行越来越方便。十年来,广州交通历经了基础设施建设、公交线网优化、公交出租车辆技改、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等综合整治。现在,广州的空港:新白云机场将广州与世界的距离缩短;海港:广州港成为海上运输的新起点;轨道:广州将紧密联系城市内外;道路:四通八达沟通珠三角。大交通使广州公共交通也实现了大转变,广州将以良好的交通服务,迎接亚运各方来客。本报从今天起将连续报道广州公共交通十年大变的成就。 
   

   
轨道、高架桥和高速路把广州城市内外紧密联系起来,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十年前,从广州坐大巴到佛山,得花两个多小时,如今不到一小时“搞掂”。十年来,广州天河地区和同德围成为有名的交通“堵城”,但经过连续的整治,今年广州的车速大幅提速……记者昨日从市交委获悉,广州大交通经过十年破茧,正在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1小时交通圈,广州市内交通的困局也基本打通。 
  珠三角1小时交通圈正形成 
  新白云国际机场已成为我国最为繁忙的机场之一,而广州港在2008年便跨入了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行列。如果说,这还未能让人真切感受到大交通的“大变身”,以下这些变化或会令你心服口服。 
  在对外交通上,广州市的轨道交通正在穿线织网。目前,规划经过广州的城际轨道线路共11条,广州境内长度约326公里,连接到广州火车站、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南站、南沙客运港等主要交通枢纽节点。以广州南站为核心的铁路枢纽也在加快建设中,南广、贵广、广珠、广深港等高速铁路建设正不断推进。到今年亚运前,还将开通6条地铁线,届时广州地铁运营线路总长达到222公里,覆盖80%以上的亚运比赛场馆。来自市交委的说法是:以广州为中心、开放互联的珠三角城际轨道网络正高歌猛进,将形成珠江三角洲1小时交通圈。 
  高速公路方面,现在广州已有17条高速公路以及市区环城高速与珠三角环城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状的高快速公路网主骨架。其中,高速公路已通达广州各行政区域(含县级市)。在省政府确定的43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经过广州境内的就有12项,境内里程约507.35公里。 
  城内强力治堵车辆大幅提速 
  与对外交通四处“织网”相比,广州市内部交通随着经济和生活的飞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比如,天河地区的“围城”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广州东部地区居民的出行和生活。今年初,广州打响治堵之战,首“仗”便在天河实施,经过半年有余的治理,目前高峰期天河路全段平均车速约提升了11%。 
  对于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居民却达30多万的同德围地区,十年来因西湾路-西槎路这“华山一条路”患上了严重的“肠梗阻”。上至省市领导,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揪心!今年5月,同德围的交通改善行动终于“打雷下雨”,治标之策加治本之道合共23条措施开始实施。三个月来已初见成效,车辆平均运行速度提高了46%。 
  内部交通不仅车速有所提速,公共交通也越来越便捷。今年以来,广州BRT快速公交系统开通,通道内车辆比开通前提速84%,沿线社会车辆的平均速度比开通前提速28%,交通拥堵问题得到缓解。此外,亚运前期,广州将基本实现在地铁出口100米以内有公交站,近95%以上的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实现公交覆盖。 
  广州“交通大脑”真犀利! 
   

   
有“交通大脑”在,广州交通尽在掌握
  不仅能紧盯全城交通,还可通过仿真检验优化交通方案 
  亚运期间,能随时知道路面交通情况吗?亚运各项交通措施实施时会不会与设想效果不一样?昨日,市交委科技处处长谢振东表示,亚运的各项交通信息都会得到交委的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实时监控;同时,信息指挥中心内的交通仿真室,还对交通治堵、运输计划等各项交通决策方案进行仿真评估,确定最佳方案后,才组织实施。据悉,经过两年的运作,广州交通仿真得出的效果,与实际效果相符率达90%。 
  在市交委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大厅的一个大屏幕上,显示了各客运站周边的交通情况视频,旁边还有各条线路班线的情况和车辆的实时信息。工作人员将画面一转,全市出租车在地图上的位置也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只要点击图上的车辆标志,便可知晓该车是否载客、行车速度和车辆数据、司机资料。 
  在城市主干道监控系统图上,不仅能看到路面交通状况,还能直观显示道路的堵塞情况。指挥中心负责人方秋水介绍,指挥大厅共接入各类视频监控信号逾两万路,还接入了出租、公交、有证危险品运输等各类运输行业车载GPS智能终端3万多个,可对这些车辆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据介绍,由交委组织建设的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可向出行者提供丰富的个性化交通信息服务。目前,广州交通网站上已推出了“亚运交通专题”板块。亚运会举办前夕,网站将公布亚运交通服务信息。此外,还推出便民的电话交通信息服务,由市交委提供权威的亚运交通信息。 
  亚运交通方案十分庞杂,在实施时会不会与最初的设想不相符?“有了交通仿真系统,我们就能实现‘纸上谈兵’。”方秋水在交通仿真室自信地说。 
  谢振东告诉记者,只需要把各方案全部放到仿真系统里,由它来进行不断的仿真优化,甚至能免去实战试行的工作。比如,天河地区的交通改善方案,也是在这里仿真后实施的,当中的“禁左转” 
  和“不禁左转”两种方式都经过仿真,得到结果是前者更优化,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数字看大变 
  ●空港:2009年,白云国际机场飞机起降架次30.9万架;旅客吞吐量达3704.9万人次,同比增长10.8%。 
  ●海港:2009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120万吨。 
  ●轨道:目前,规划经过广州的城际轨道线路共11条,广州境内长度约326公里。今年亚运前,地铁运营线路总长达到222公里,覆盖80%以上的亚运比赛场馆。 
  ●道路:至2009年底,广州市公路通车总里程约为8871.53公里。 
  ●治堵:在高峰期天河路全段平均车速约提升了11%。同德围晚高峰小时交通流量平均增长了4.9%,车辆平均运行速度提高了46%。 
  ●BRT:东部通道内车辆运营时速平均超过23公里,比开通前提高84%,社会车辆平均速度比开通前提速28%。 
  ●公交:全市公交线路有575条,与2003年相比增长79.7%;日均客流量达660万人次,与2003年相比增长25%;线路总长度9300公里;500米站点覆盖率达95.3%。公交地铁接驳线已增至329条线。 
  ●公交专用道:力争2010年广州市公交专用道的发展规模超过200公里,逐步构建城区连网、成片、连续的公交专用道网络。 
  ●停车场:2008年以来,地铁站配建停车场建设已完成25宗。2008年全市共新增停车泊位62877个,完成年度计划(5万个)的125.75%,2009年全市共新增停车泊位58583个,完成年度计划(5万个)的117%。2010年1月-7月,广州市共新增停车泊位33359个,完成年度计划(5万个)的66.72%。 
  ■记者体验 
  搭乘“巨无霸”享受“地铁速度” 
  从体育中心站到暨大站仅花两分半钟 
  从体育中心站到暨大站,仅花两分半钟!9日,羊城晚报记者搭乘18米“巨无霸”BRT摆渡车上,再次体验了在中山大道BRT上畅通无阻的路面“地铁”。 
  9日中午2时,记者进入暨大站的BRT站台,当时BRT喷雾系统已全部启动,站台上的闷热已被雾气带来的丝丝凉意所取代。正在候车的市民陈先生表示,喷雾装置后令候车环境舒适许多,虽然没有喷雾直接拂面,但仍能感觉与站台外的温度的差别。“由于站台屋顶是玻璃,太阳照射下来很晒,若能在屋顶铺上绿色植被,那么不仅感觉清凉,还能养养眼睛。”陈先生建议。 
  广州BRT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应海新表示,目前在BRT全线26个站台上安装了365台雾化风扇,完成了1.78万米供电线路和1.27万米供水管道的铺设,站台温度比室外温度平均下降5摄氏度至7摄氏度。 
  其中23个站为自来水管道供水,石牌桥、东圃镇、黄埔客运站等3个站为自来水蓄水式临时供水。另外,在7个试点站台屋顶安装了顶棚喷雾降温系统,为站台提供无污染、可循环再用的直供水喷雾,这种向外喷射的雾气,能吸收站台周边的热量,使整个站台温度下降。由于这种喷雾方式用水量较少,因此符合环保要求。据估算,顶棚喷雾降温系统投入将达200万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