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遂宁经验”

2010-9-10 10:5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年来,遂宁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循环、低碳、高效的绿色经济,走出了一条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子。遂宁推进绿色发展,意识早、主动抓、理念新,方法系统、效果显著,与中央和省委的总要求完全契合,创造了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遂宁经验”。 
    “3+1”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2006年遂宁从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特色产业集群起步,到2007年正式提出发展绿色经济,逐步形成了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三位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及以打造城乡绿色人居环境为主旨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绿色农业,回归大自然、原生态。遂宁以生态种植业为基础、现代畜牧业为核心、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大力推进绿色农业 “五大攻坚行动”。发展绿色工业,着眼低能耗、高技术。他们按照“绿”字当头的要求,增量调整“无中生有”,存量调整“不进则退”,积极构建绿色工业新体系。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现有企业,他们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升级改造,或实行技改搬迁,促进绿色转型和资源循环利用。对小火电、小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则坚决关闭。发展绿色服务业,突出生产型、现代性。他们充分利用地处成渝中心节点的区位优势,以发展物流园区、引进物流企业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川中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打造绿色人居环境,彰显生态化、人性化。他们通过实施“五创”联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文明 “四大工程”,努力把遂宁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生态人文城市。目前该市已荣获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10张国家级名片,创建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森林城市。 
    构建“绿色发展”的社会生态 
    在推进绿色经济发展中,遂宁市紧紧围绕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人居环境出招立言,形成了体制机制作保障、产业政策为引领、舆论宣传氛围浓的绿色经济发展格局,构建起了“绿色发展”的社会生态。 
    以发展绿色经济为统揽,举全市之力推动。遂宁将绿色经济确立为核心发展战略后,继续深入研究实现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形式,先后编制了《遂宁市绿色经济发展规划》、《遂宁市绿色发展行动计划》、《遂宁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遂宁市生态承载力测量与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的一批专项规划。 
    完善绿色经济政策,强力导向绿色发展。他们制定实施了《遂宁市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按照绿色标准,清理重建项目库,调整选择目标企业,严把进入审查关,大大提高了准入门槛。近年,经他们否决和婉拒的“三高”项目就达60多个。同时,他们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和土地供给等政策手段,积极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建立起了政府有效调节市场主体、企业自觉推进绿色发展的机制。 
    建立绿色指标体系,严格实行考核检查。他们建立和完善了绿色考核制度,层层签订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目标责任书,年终检查,奖惩逗硬,“一票否决”;每年县区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都要向市政府报告目标完成情况,市县政府也要向本级人大报告目标完成情况。同时,他们积极探索建立绿色GDP统计核算体系,经过对《遂宁市绿色经济指标体系》研究课题反复评审,一个包含经济增长、资源消耗、环境质量和社会福利的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已基本成型。 
    绿色经济效果初见 
    持续系统的推进,使遂宁不再是一个只能从“盆景”中见到绿色的地方,而是一个可以看到大片“森林”的绿洲。从产业园到人居聚落、从城市到乡村、甚至从大厦到数据,都能看到染上的一层“新绿”。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遂宁GDP达到412亿元,较上年增长14.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其中绿色GDP比重达到4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纺织、食品、化工、机械配套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同口径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2006年下降2.8个百分点;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型能源等高新产业异军突起、迅速壮大,较2006年增长10倍以上。现代物流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被中物联评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被商务部评为首批“全国现代物流示范城市”。 
    低碳、循环成效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2009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2.9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到3.76亿元;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100%,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提前三年完成“十一五”目标,居全省第一。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群众满意度保持高位。他们在全市三县两区和市直三园区都建立了垃圾处理场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成为全省三个率先实现垃圾处理城乡全覆盖的市州之一,成为继成都之后县县都建立了污水处理厂的地市。在全省率先建成环境监测电子信息指挥中心,对企业、污水处理厂和城市大气、水质实现了在线监控。实施的西山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使城市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100%达标。 
    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遂宁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实质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他们的成功探索作为科学发展的生动体现和有力展示,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转变发展方式,是遂宁实现发展“快”和“好”有机统一的关键。他们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虽然淘汰了一些落后生产力,放弃了一些转移落户项目,看似影响了发展速度,但引入高新企业和提高原有企业素质产生的倍增效率,远远超量弥补了减少落后产能的总量,并为长远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这种转变发展方式的 “好中求快”、“快中求好”,使遂宁在“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中如鱼得水。 
    坚持求实创新,是遂宁找到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的前提。他们在推进发展中,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脱离实际的“逼到牯牛下儿”,又积极创造条件,跳起摸高、超越自我,从劣势中看到优势,从感觉良好中体味危机,用全新的思维和宽广的眼界认识自己、把握机遇、探寻路子。这种立足实际求发展、跳出自我求突破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和方法,使遂宁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中路正风顺。 
    持续系统推进,是遂宁绿色经济初成“正果”的保证。他们在推进绿色发展中,不是因面临的问题堆积如山、“积重难返”绕道而行、半途而废,或搞“应景之作”、“虚晃一枪”,而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科学务实的方法大力推进、精心操作。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和敢于“破”、善于“立”的勇气和智慧,使遂宁在这场异常艰巨的转变发展方式和突破既有利益格局的革命中克难制胜、初战告捷。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