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滚滚见风采 乱云飞渡显从容

2010-8-30 2:3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董建伟
    “一边是声誉在外的大运摩托,一边是相对无名的大运汽车,没有对比不可能,对比过后心理上没有落差也不可能。甚至可以这么说,尽管不是相同的行业和领域,但对经营者来讲,如何把大运汽车做得和大运摩托一样成绩斐然,注定需要承受一般人难以想像的巨大压力。”这是一位媒体同仁,在跟记者谈到大运汽车和远勤山时所发出的一番感慨。
    然而,就在记者整理相关资料的时候,却对大运汽车和远勤山有了些许新的认识和体悟:在一个成熟而睿智的企业家面前,大运摩托今日的成功,只会化为明日大运汽车开疆拓土的本钱,而绝非羁绊其手脚的压力与束缚。因此,当远勤山决意将一个家喻户晓的摩托车品牌带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卡车领域时,对于大多数人向他投来的怀疑、甚至有点轻蔑的目光,他都可以淡定地看待,乃至忽略。
    记者因此开始笃定,远勤山就是这样一个 “咬住青山不放松”的人,他认准了的目标,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地将之达到。而事实已经证明,大运摩托成功了,大运汽车也起步了!在远勤山的十年规划中,他自信凭借着大运人的踏实、认真、肯干,以及其对这家企业、这个品牌、这一团队的精准把握,即便面对再激烈的竞争,也终会在硝烟和风雨中见证大运汽车驶往胜利的彼岸。
大运有车初长成
    说起大运汽车,它的知名度自然不及来自同门的大运摩托。不过,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早在2005年大运摩托投产之前,大运汽车工业园已在2004年开建。如此说来,大运汽车其实还是大运摩托的“师兄”呢。只是,后来企业出于对当时情况的综合考量,大运汽车的壮大计划暂时搁浅,而把重点放在了大运摩托上。此后,事实也证明了这步棋的确走得不错——目前来看,大运摩托已稳居国内前十名,且在出口方面表现更优,占领了很多国家的摩托车市场。
    如今,在大运摩托如火如荼向上“蹿升”之际,大运汽车这把火也在远勤山的心中再一次点燃了。一方面,远勤山看到,摩托车只能薄利多销,汽车却是赚钱大户,“200万辆摩托车可能才赚100亿,10万辆重卡就可能赚到300亿”;另一方面,远勤山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汽车市场近几年来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尤其卡车市场,随着国家宏观经济面的整体向好,又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所以,就算企业团队的不少核心人物认为,此刻上重卡项目有些冒险,远勤山也坚持自己的主张:一定要把这块硬骨头早点啃下来。他认为,一定要先下手为强。面对中国卡车这么大的市场一旦错失良机,日后只能后悔莫及。于是,我们看到了今天的大运汽车,从2007年正式成立,到2009年投产,再到今年首次亮相北京国际车展……一连串的大动作背后,大运汽车的发展雏形已经显现。
竞争还须再猛些
    一心一意想要打通“任督二脉”的远勤山,早就将国内外卡车市场研究得很透彻了。他对记者说,卡车作为生产资料,与小轿车的使用价值是不可比的。在中国现有的大环境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无疑为卡车生产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成长条件。而且,我们的重卡产品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历练,不止先人一步地摸透了中国用户的用车心理,且在技术及质量上并不逊色国际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甚至在适应能力上更强。
    远勤山举例说:“对于小轿车,有一部分人买来用作代步,还有一部分人买来用作‘装点门面’。可真正评价他们的产品品质,以我实际的使用经验而言,其实不敢恭维。但卡车不同,我们的产品在名气上或许还与顶级品牌有所差距,但在具体应用的技术实力方面,中国的产品完全可以满足用户需求。而且,当用户积累越来越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会降低企业的成本,这就使得中国卡车越发物美价廉,从而进一步占领市场。”
    同时,远勤山也告诉记者:“选择进军卡车市场,也不止是有利可图这么简单,更是因为这个行业的竞争还不够激烈,尚有大运汽车的用武之地!”在远勤山眼中,相比几年时间内由上百家公司整合为十来家企业的摩托车行业,汽车生产企业如此之多,恰恰是市场竞争存在较大空间的结果,此时进入不是单为分一杯羹,更是要借机站稳脚跟,以后谋求更长远发展。经历了摩托车行业的提前洗礼,远勤山相信大运汽车的决战实力。
立志十年磨一剑
    大好的市场前景以及成长环境,加之多年来在摸爬滚打中积累下的经验,让远勤山对大运汽车的美好未来深信不疑。但实干家远勤山绝非那种只擅纸上谈兵的书生统帅,他和他的企业每走一步都是经过缜密计算,事先做足了功课的。据资料显示,10年内,大运汽车将要达到年产销10万辆的规模程度。而在10年之后呢?大运汽车却始终不肯轻言自己的鸿鹄之志。
    对此,远勤山的解释倒也合情合理。他告诉记者,10年目标10万辆,不是一辈子的目标,是一个阶段的目标。这就好比游泳,“我能游十公里,为什么呢?因为别人游到中间感到害怕,望着终点感觉遥不可及、没有边际。而我采用的方法,是从开始就在心里默念,先游1000下,再游1000下,一点点游到中间,最后便游到了终点。”如果只是不停地想着对岸,望着河水兴叹不已,只怕游到一半便无力支撑、葬身河底了。
    远勤山希望,大运汽车是一个有规划且懂得执行规划的企业,不好高骛远,也不盲目跃进。他要大运汽车做一个善于游长泳的“忍”者,而不去做那种善于短途冲刺、却偏偏耐力很差的“短道选手”。他期待着,大运汽车从十五计划走到十一五计划,再走到十二五计划。“当然,我也希望提前完成目标和计划,力争在2~3年内年产销重卡5万辆,实现产值150亿元;在3~5年内完成10万辆目标,实现产值300亿元,尽快产生规模化效益。”他笑着说到。
走出海外非常路
    众所周知,大运摩托在国内外市场都已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尤其在一些海外市场,其产品甚至可以达到当地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2009年,大运摩托出口排在了行业的前三位,还在几个国家占领了半壁江山。特别是埃及市场,大运摩托已经成为当地政府的指定产品,市场份额达到2/3以上。对此,远勤山表示,这是企业善于学习和改进,把握机会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的一种“奖励”。
    而对于大运汽车,远勤山似乎也有效仿大运摩托之意,准备走出一条国内国外市场双管齐下的“非常规”发展路线。毕竟一般情况下,一家新公司的产品想要打入国际市场,都要经历国内市场的千锤百炼后才能觅得机会,而大运汽车直接将海内外市场同步发展的策略提上台面,的确够大胆也够创新。远勤山告诉记者,他定下的目标,是大运汽车尽量做到出口、内销各一半。但他也透露,目前二者的销售比例还不平衡,销售结构还需调整。
    另外在谈到出口时,远勤山还进一步介绍说,大运汽车相对来说是个新人,可由于多年以来都在国外销售摩托车,所以其在国外市场的渠道网络比较齐全。前段时间,大运汽车与埃及易卜拉辛公司一次性签订了1万辆的重卡订单,出口金额高达25亿元人民币。而且在7月份以后,大运汽车外销工作逐步展开,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大运汽车的产品通过发展本土代理商的模式,已经在埃及、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等地迅速“蔓延”。
依靠品质博青睐
    大运汽车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实际上在今年上半年,远勤山也着实没少发愁。原因不为别的,单单一个产能跟不上需求,就让他头大不已。远勤山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大运汽车的销量大概是3000多辆,并没有进行外销,就是因为国内市场都满足不了,生产实在供不应求。这样猝不及防的“打击”,真令远勤山着急了好一阵子。
    那么,为什么大运汽车的产品如此受到消费者欢迎,仅仅是因为整个市场行情一片“朝阳”的原因吗?远勤山认为,产品最终能够立足市场,最根本的还是要看品质是否过关。他对记者讲到,虽然大运此前在汽车市场上没有什么成功经验,但凭借着具有优秀品质的产品,却足以引来一只又一只的“金凤凰”。像是经过几年精心研发的大运重卡,一经投入市场便引起良好反响。他特意举例说,大运汽车的第一辆重卡用户到现在已经跑了27万公里,整车都没大修过。为此,这位用户又购买了5辆大运卡车。“如果产品不好的话,他还能继续买大运的车?”
    而且,远勤山尤其了解服务和网络的重要性。他对记者说,之所以在宣传上不敢投入更多精力,主要还是考虑服务和网络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大运汽车的网络还没有健全,售后服务还没有到位。公司计划今年投入5000万来完善大运汽车的售后服务,往后继续加大力度。大运汽车的目标是“做到24小时服务,并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解决客户的问题”。远勤山认为,汽车市场就是要比质量、比服务、比创新、比综合实力,这些都要下大功夫。
强化管理赢未来
    要将一家企业做成百年老店,好的产品必不可缺,好的管理同样也是关键。远勤山指出,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前途非常重要。他对自身以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都严格要求。他说,企业需要的是有成功经验,能够锻炼自己,判断足够准确,具备创新理念,懂得培养人才的领导。同时,领导自己也要受到管理,他要懂经营,有着良好的品格、事业心、荣誉感和指挥能力,也要具备一些冒险精神,善于团队合作。
    远勤山表示,大运汽车现在就有这样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也形成了一个相对合理的管理制度,最终才组建了眼下这个完整的团队。对于他自己,目前经历了很多,斗志依然很旺盛,在企业里面可以干一辈子,把他的经验踏踏实实地传承下去。对于团队的打造,他认定民企并不差,国外的优秀人才也很多,大运汽车的大门一直都开启着。对于各种人才,企业会提供平台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在其他地方50年的目标,在大运汽车5年就可能完成。
    远勤山强调,他对现有团队很有信心,“这是一个懂市场、高效率的团队”。此外,他在最后还向记者讲到,高效快速的管理,自然包括对供应商和经销商的管理。他说,新企业选用供应商要三思而行,大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都选用国内排名前三的供应商,创业初期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日后必然“感恩”。而对经销商,大运汽车要留住他们,即便自己吃点亏。他透露,大运汽车为经销商提供了更优惠的商务政策,未来3年甚至不惜亏损5个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