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保税区:为“现代化新城区”奠基 晓征

2010-8-28 10:5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日,海昌集团总投资30亿元的中国最大的汽车主题公园项目正式落户大连保税区。自保税区推进由政策功能区向综合经济区和现代化新城区转型发展以来,不仅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项目纷至沓来,与之相关的物流、研发、展示、维修、旅游等项目也纷纷落户,形成汽车相关产业扎堆发展的可喜局面。 
    从2009年开始,保税区相继引进了奇瑞、曙光等汽车整车项目,在填补我市汽车整车项目空白的同时,带动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企业及相关服务产业,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奇瑞汽车设计生产能力为一期年产30万辆,从业人员1万人,年税收可达20亿元;二期计划年产能30万辆。曙光项目总投资7亿元,年产能4万辆,预计销售额50亿元,年税收7亿元。截至目前,奇瑞汽车主体厂房强夯工程、冲焊联合厂房土建工程、主要设备的采购工作和曙光项目主体厂房强夯工程已经完成;鹏迪电动汽车已正式下线。同时,在保税区填海区的国际车城汽车4S店集群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开业4S店达到9家,今年年底预计将有21个中高档品牌4S店投入运营,金融服务、试车道、汽车影院等国内最齐全的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今年6月11日,市委书记夏德仁、市长李万才分别为保税区党工委和保税区管委会成立揭牌。曾经无论占地面积、人口数量乃至经济总量,都是我市各县市区中的“小兄弟”的大连保税区,从此以大连新市区三大组团之一的崭新姿态,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大连保税区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保税区人自己说,他们正在为把保税区建设成为政策功能突出、核心产业强大、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奠基。
    从“最小的区”迈向“一城、一港、一区”
    7月19日,市委召开十届九次全会。在全会报告中,关于大连保税区的内容篇幅之长、分量之重,是历次全会报告中绝无仅有的。报告对保税区加快建设汽车物流城、国际能源港,构建以大窑湾保税港区为龙头的东北国际物流网络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让保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卢林在欣喜之余也深感压力。他说,保税区从一个政策功能区,转变为以“一城、一港、一个核心功能区”为发展定位的新市区组团,既机遇难得,也责任重大。这个“一城”,即以出口为主导、以新能源为方向的大连汽车物流城;“一港”,即以油品为特色的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能源港;“一个核心功能区”,即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走进保税区,人们会发现“一城、一港、一区”的建设已经风生水起。
    先看“一城”:今年以来,保税区已完成了汽车物流城概念性规划、产业起步区和城市生活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设施和市政专项规划,物流城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金七线、盖亮线等道路开工建设,九里至普兰店湾轻轨和丹大铁路(保税区段)路由的选线工作完成,并签署了集中供热、管道燃气战略合作协议。在汽车物流城的起步区,动迁工作已全面展开,完成了3个村3310亩土地及地上物的核量和87家企业评估工作,发放了动迁款2.2亿元;设立了国有独资的大连华拓控股有限公司,投融资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相关重点项目的建设则进展顺利,鹏迪电动汽车正式下线,曙光项目主体厂房强夯工程已经完成,投资规模最大的奇瑞汽车完成了主体厂房强夯工程、冲焊联合厂房土建工程和主要设备的采购工作。
    再看“一港”:围绕“国际能源港”建设,目前,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北区)42个储罐建设顺利推进,外线管网全部建成并投产;新港油品储运基地公共储备库已完成项目立项和初设方案专家评审及海洋环评等工作;LNG项目建设进度比原计划大大提前,并成为中石油系统的样板工程。
    最后说“一区”,即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建设,保税区紧紧抓住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这个龙头,加快保税港区的功能开发和体系建设,使之运作环境不断完善,使英特尔、东芝电视、佳能打印机、忠旺集团等大客户的业务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保税港区实现保税业务货值43亿美元,同比增长98.2%;口岸集装箱吞吐量82万TEU,同比增长7.6%;进出口总值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7%,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国保税港区领先地位。
    以保税港区为龙头,保税区以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临港加工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物流业运作规模和水平全面提升。1—6月,保税区完成货运总量2075万吨,实现利润5.65亿元,实现税收4.31亿元,连续6个月保持快速增长;国际贸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国际车城、石油交易所、电子稻米、煤炭等市场集群交易量持续攀升,累计完成市场交易额485亿元;国际车城汽车4S店集群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开业4S店达到7家。
    迎接挑战 苦练内功
    从政策功能区到现代化新城区,大连保税区如何适应这种巨大的变化?用保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卢林的说法,首先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从管委会内部机构改革开始,让保税区管委会全体工作人员提高思想认识、改善工作作风,尽快适应新市区建设的需要。
    7月24日,保税区召开全区干部大会,传达贯彻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总结保税区半年工作,详细部署保税区机构改革相关事项。卢林在会上说,保税区这次机构改革,是大连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后,保税区行政管辖面积扩大,两个街道整体划转保税区,增加了很多过去作为单一功能区没有的工作职能,比如教育、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民政、司法、民族宗教、农业、林业、旅游业、水务、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保税区原有的机构设置显然无法满足履行这些工作职能的需要,必须要建立有利于保税区转型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因此,保税区此次机构改革先设立了4个“区中园”,即汽车产业区、保税物流区、亮甲店工业区、清云河生态旅游区,目的就是化整为零,分清责任,确保保税区开发建设高效有序推进。
    在原本是空白的社会事业方面,保税区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保税区特点的社会事业制度体系,拟定了全区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水利等发展规划,制定了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实施办法,今年上半年将1208名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社保体系,完成城镇职工和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750余人;向全区517名农村低保对象和171名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60余万元;依法开展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行政监督与执法检查,确保了辖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今年上半年,大连保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亿元,同比增长25.8%;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同比增长58.7%;实际使用内资105亿元,同比增长66.7%;市场交易额485亿元,同比增长30%;税收实现13.55亿元,同比增长31.6%;自营出口15.8亿元,同比增长31.67%;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3.9%。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