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30年:从边陲小渔村到物流战略集结地的腾飞
2010-8-27 23:4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现代物流业做为深圳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深圳港已跃居世界第四大港口。图为繁忙的深圳港西部港区。摄影 申宝轩(图片资料)
“深圳”地名因当地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仅有两三条小街的边陲小渔村,仅仅过了一个“而立之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7年居全球第四,深圳机场综合实力连续8年位居内地城市机场第四位,成为全球物流巨头争相进驻的战略要地。
全球物流巨头的“战略集结地”
物是基础,流是条件。区别于传统的物流概念,人们还多停留在简单货物的物理流动上,而真正发展现代物流业也是近几年来的事。但一向领风气之先的深圳,早在2000年就把物流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明确了大力发展物流业的战略目标。经过多年发展,深圳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基本形成。
作为现代物流业的核心,深圳“双港”的建设足以反映深圳现代物流业从弱到强,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创我国物流发展史上的奇迹。
1979年7月,蛇口港区自五湾开工建设深圳第一个3000吨级泊位之日起,深圳港基本实行政府“统一规划、宏观调控、依法管理、优质服务”,企业“自筹资金、自我建设、自主经营、自找货源、自负盈亏”的建设经营模式,通过以港兴市、以城促港、港城共荣,用30年时间创造了世界港口发展史上的奇迹,成为我国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港口城市:拥有蛇口、大铲湾等10个港区,500吨级以上泊位16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8个,集装箱专用泊位43个;全球40多家知名班轮公司在深圳港开通213条国际班轮航线,与7个国际大港建立了友好港关系,开辟海铁联运班列9条,平均每月靠泊班轮830多艘次。2009年,深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9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825.02万标箱,在2007年、2008年还曾两次突破2000万标箱。
如果说实现了深圳民航事业“零”的突破,那是1983年深圳直升机场首期工程的建成。但真正使深圳机场成为我国境内第一个实现海、陆、空联运的现代化国际机场则是1989年。深圳机场作为我国民航界第一个由地方政府自筹自建、实行企业化运作的机场破土动工,1991年10月正式通航营运,才开始形成海陆空铁大联动的大交通格局。进入新世纪以来,深圳大力实施“两港齐飞、以港强市”,“客货并举、以质取胜”的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深圳机场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机场,跨入世界单跑道最繁忙机场行列,使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2007年首次突破了2000万大关。目前,已有32家航空公司开通深圳航线,通航国家和地区18个,通航城市105个,通航航线150条,基地航空公司7家,城市候机楼20座。2009年,深圳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448.6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54万吨,同比增长14.42%和1.25%,货运量全球排名33位,客运量全球排名63位。
深圳“双港”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球物流巨头的目光,成为他们争相进驻的“战略集结要地”。今年2月,UPS货运飞机首航深圳机场,成为继上海、广州、北京、青岛后UPS在中国内地的第5个主要货运航点。3月,世界快递巨头TNT落户深圳机场。至此,国际四大速递巨头FEDEX、DHL、UPS和TNT全部集结深圳机场,FEDEX、DHL以及顺丰速运还在深圳机场建立了规模不等的航空货站,TNT也将在深圳机场建立快件专用库区,深圳打造亚太区快件集散中心的格局基本形成。
不仅如此,由于深圳毗邻香港,做为与世界进行经济交流的最重要窗口之一,形成了产业规模、辐射半径及作为香港的配送通道等优势,使深圳作为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的地位日渐凸显,吸引了包括江西、湖北、湖南、新疆等26个省区的企业把深圳作为其“物流集结地”,从而带动了深圳物流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2004年,深圳物流业增加值308.3亿元,占GDP9%,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为531亿元,占GDP15.5%;2009年,物流业增加值790.46亿元,占GDP比重增至9.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个百分点,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1238.38亿元,占GDP比率降到15.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
政企联动打造全球物流枢纽
发展现代物流,企业是主体,政策是保障。深圳现代物流业政策体系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逐渐完善,为全国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几年来,通过逐步建设政策平台、基础设施平台,打造物流总部基地和供应链管理基地,深圳物流业得以跨越式发展,不断为深圳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特别是2000年深圳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支柱产业后,2002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现代物流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八大政策措施。2003年后又相继出台了《重点物流项目认定办法》、《重点物流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综合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吸引国内外供应链管理企业来深设立国际物流总部、区域配送中心、分拨中心等,推动了物流产业从传统管理型向供应链管理中心转型升级。2006年7月,《深圳市“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深圳将全面构筑现代物流业的“1271工程”,即一个枢纽、两个基地、七个物流园区和一个物流信息平台。这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深圳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明晰的目标。2009年,深圳物流行业扶持资金总额由预算2亿元增至3亿元,为现代物流、航空运输、港口航运三大板块提供十四条专项资金扶持措施,以帮助物流企业“渡难关、保份额、促发展”。这些频繁出台的政策迅速转化为产业动力,对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保持和提高深圳的区域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到2009年末,深圳已拥有物流企业近9200家,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40家,从事国际物流业务出口额超亿美元的物流企业达17家。
此外,深圳还提出“大物流、大通关、大口岸、大平台”的思路,启动电子口岸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加快物流发展。深圳海关面向全国,推广跨关区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合作模式,到2009年底已与全国26个直属海关363个业务点完成结对,通过这种模式进出口货物3万多宗。深圳海关还配合盐田港网络化港区建设试点,实现仓储货物“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和7天24小时运作的目标,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目前,深圳大中型物流企业已基本实现物流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超过80%的中小物流企业都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及相关物流管理软件,为深港共同打造全球物流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奠定了基础。
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深圳涌现出了怡亚通、越海全球、顺丰等一批具有较强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全国网络化运营、较强资本运营能力的物流企业集群,他们通过延伸服务和管理流程创新,调整业务机构,完成转型升级,具备了与制造业及其他产业互动、提供高附加值服务的能力。以越海全球物流公司为例,作为深圳一家土生土长的物流企业,越海全球物流公司创新推出“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模式”,把采购、进出口代理、报关、仓储、配送、分销等集于一身,以物流服务商的身份,帮助飞利浦整合分销渠道,打破了代理商一直由经销企业承担的惯例,获得飞利浦消费电子产品的国内总代理资格。这一供应链创新案例,获得“中国供应链管理大奖”,“越海模式”也被长江商学院作为案例收录到教材中。此外,越海还联手惠普、腾讯等企业共同打造一体化电子商务供应链平台,在这个平台,惠普负责生产,腾讯负责网上销售,越海则掌控包括快运、商务处理、商品回收、仓储、采购代理、DM营销等增值服务,而一般为电子商务提供物流的企业,只能满足送货、收款等部分需求。
布局物联网抢占产业先机
物联网作为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从IT通讯领域,到工业领域,再到制造和物流领域,环环相扣商机巨大,与高新技术企业联手抢占物联网产业先机,成为目前深圳物流业企业开拓发展空间的新战略。
2010年3月,深圳市航空运输业协会联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主办“航空运输物联网电子货单与无线传感物联网推进论坛”,共同探讨航空物联网建设,以此提升深圳在航运领域日渐突出的战略地位。与会人士表示,深圳作为国内第四大航空港城市,建立航空运输物联网将推动航空物流业工作流程的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统一化及智能商业模式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整合研发、制造、服务各个环节的大规模产业链在深圳形成,使深圳在未来航空运输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占据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
深圳蛇口工业区也开始筹建深圳首个物联网应用示范产业园区,园区拟采用“政企合办”形式挂牌,期待实现集装箱智能管理、医生远程会诊、手机刷卡付费等工作和生活方式变革,该园区将扶持至少40家相关企业,预计到2015年带来至少500亿元产值,带动物联网行业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在今年5月召开的第五次党代会上,深圳提出要按照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的要求,瞄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目标,成为联手香港、融合珠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影响全球的商贸物流中心、国际航运物流中心,落实粤港澳打造“世界级新经济区域”的战略部署,力争在共建全球性的物流中心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未来五年,深圳将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一批重大交通综合枢纽建设,鼓励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抢先布局培育物联网(IOT)产业,积极参与物联网标准制订工作。组建华南地区的物联网感知认证中心。加快培育和建设联通国际辐射内地的物流产业、物流配送、成长型上市企业总部基地,把深圳建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和国际商务运营功能的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亚太地区重要的多式联运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为深圳物流业迎来新的飞跃。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