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钢价上涨中的风险

2010-8-22 16:3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白净
    预计后期国内市场钢 材价格总体将呈波动的运行态势,涨跌震荡在所难免。从具体钢材品种来看,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将好于冷热板等板材市场。
    连续11周下跌的钢材市场终于在7月中旬露出了笑脸,7月17日以线材和螺纹钢为首的建筑钢材价格强劲反弹,随后板材市场也不甘示弱,价格一路上扬。临近7月底,建筑钢材价格出现小幅震荡,板材价格继续上扬。
    这波钢材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钢材价格经过连续将近3个月的震荡下跌,已经跌到生产成本线附近,有的甚至跌破生产成本,钢厂的出厂价与生产成本形成“倒挂”,经销商库存大多为前期库存,价格水平较高,无论钢厂还是经销商均思涨心切。二是随着南方天气好转,市场的需求略有增加,库存略有下降,市场参与者的心态较为乐观。三是期货市场的强劲上涨,促进钢材现货市场的上涨。
    不过我们注意到,进入8月份后钢材价格虽然继续上涨,但涨幅大大减缓,甚至部分市场出现小幅下跌的行情。8月10日,Φ20mm螺纹钢和4.75mm热轧板卷价格分别为4169元/吨和4299元/吨,较7月底上涨179元/吨和63元/吨,涨幅为4.49%和1.49%。影响8月份钢材价格涨幅较7月中下旬大大减缓因素首先是供需基本面难以支撑此次行情反转。8月份历来都是季节性的消费淡季,在价格上涨过程中,个别市场成交较好,这部分需求基本上是经销商间的倒货,而真正的下游采购并不积极。其次则是钢材特别是板材社会库存水平一直在高位徘徊。
    后期我国钢材市场难以摆脱震荡波动的运行局面,总体的价格水平在低位徘徊,虽然有继续攀升的趋势但继续大幅上涨不易。当然短期内也较难出现大幅下跌,行情维持稳中小幅波动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不排除部分资源紧缺的品种。
    从总体来看,在当前的震荡行情中虽然支撑价格上涨的因素变化不大,但是也需要警惕价格上涨中积聚的风险。我们认为影响或左右后期国内钢材市场运行态势的利好和利空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国家出台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措施,有利于缓解国内资源供应压力。淘汰落后产能将减轻钢材特别是长材资源的供给量,有利于缓解国内钢材市场的资源供应压力。另外,由于前期钢材价格的持续下跌,“限产保价”成为行业内的共识,目前其效应已体现出来。
    二是后期国内钢材市场需要强度不会明显减弱,也不会明显增加,钢材需求仍将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7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称,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仍持谨慎乐观看法,未来中国经济放缓趋稳的可能性较大,但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这对遏制钢价大幅下挫具有较强的动力,从而支撑钢市的平稳运行格局。
    建筑用钢材为首的长材需求将要好于板材。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17日表示,今年各地方58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房必须要如期完工,不能完成指定任务的地方将根据前期签订的“责任书”对相关部门和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为了确保保障房建设任务的完成,中央已经下达了600亿元的建设资金,并且在北京等28个城市实施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今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力度空前。由此可见,上述58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全部完工的话,对楼市钢材消费支撑力度还是很大的。
    三是成本的推动力依然存在,成为稳定后期国内钢市的一大支撑。最近,国务院决定将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同时改革范围将扩大至中、西部12个省市。国际海运市场价格再度反弹,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目前日、韩已经接受力拓和必和必拓的第三季度协议价格上涨23%~26%,离岸价格在140美元/吨左右。预计我国第三季度进口均价在150~160美元/吨,较第二季度的进口均价125.8美元/吨上涨30美元/吨左右。仅此一项,吨钢成本上升325元/吨。焦炭、普通铁合金等市场价格的高位运行,致使钢材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的局面不可能改变,钢厂的出厂价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对钢价企稳仍将产生较大的支撑力。
    四是钢材出口水平低于上半年水平,将成为左右后期钢材市场的一大不确定因素。国家财政部宣布自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钢材出口退税优惠。优惠政策的取消其直接效应将在近期内集中显现,致使后期国产钢材出口必然少于上半年。据统计,将钢材折算成粗钢,2010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粗钢923.4万吨,同比减少206.6万吨,下降18.3%;出口粗钢2520.1万吨,同比增加1525万吨,增长153.3%。上半年净出口粗钢1596.8万吨,而去年则净进口粗钢135万吨,同比增加1731.7万吨。而我国上半年粗钢产量为32317万吨,同比增长5631万吨,增幅21.1%。即新增加粗钢产量中的近28%的资源被国际市场消化掉。目前国家政策导向十分清晰,就是限制和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的“两高一资”钢铁产品出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下半年钢材出口的减少。而钢材的出口受阻,部分过剩钢材回流到国内市场,有可能加大国内市场压力,促使钢价的波动。
    五是国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剧,进口量比重可能有所增加。6月份全球钢铁产能利用率为80.6%,这是连续四个月均高于80%,较去年全年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1~6月份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共计70582.3万吨,同比增加15397.2万吨,增长27.9%,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6月份粗钢产量为11875.6万吨,同比增加1809.5万吨,增长18%。扣除中国外,1~6月份全球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累计粗钢产量38265.1万吨,同比增加9768.7万吨,增长34.3%;其中6月份产量6499万吨,同比增加1363.8万吨,增长26.6%。
    我们认为,从上述这诸多的利空和利好因素考虑,预计后期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总体将呈波动的运行态势,涨跌震荡在所难免。从具体钢材品种来看,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将好于冷热板等板材市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