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GDP大国的隐忧
2010-8-22 16:2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叶檀
以美元计,中国二季度GDP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里程碑,但并不能证明中国已经完成强国富民的目标。
环球瞩目中国经济,当然是好事,说明中国经济已经成为撬动全球经济的杠杆,30年前的中国,即便是声嘶力竭的呐喊也不会引来关注的目光。
面对大增的GDP,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清醒。GDP总量说明很多问题,有时候什么也说明不了。中国的人均GDP一直是软肋,持续到现在。按照购买力平价(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衡量,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早就超过日本,但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大约4000 美元,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左右。
中国的GDP增长大多是外延式增长,是人口与投资扩张的结果,农业时代是农耕区的扩张与精耕细作,而在工业时代是投资与产出扩张的结果。如今投资的边际效率越来越低,拉动一个GDP需要的投资增量数倍于改革之初。打个比方,如同一辆急速行进的大车,靠单个投资引擎驱动,规模与惯性冲力越来越大,所需要的投资量越来越大。
中国GDP增长是数量型经济体主导的结果,在转向质量型经济体的过程中,必须有代表经济质量的数据,提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
有的代价是不可逆的,比如环境污染、比如长江源头的沙漠化、比如黄河源头的水枯竭,比如越来越极端的气候,比如遭到严重破坏的古迹,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中国的GDP增长,以强有力的行政权力为先导,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与贫富差距为代价,支付了高昂的成本。某些地方两位数以上的GDP增长,扣除环境成本、扣除人员安置的成本、扣除毁坏的财富,则经济增长将下降一半以上。
强调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高昂成本与制度转型的困难,不仅可以让我们少一些由片面的数据所养成的虚妄的傲慢,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是有利的,还可以彰显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只有对本国的前途、本国公民的福祉、本国的环境负责的政府,才可能对国际事务负责。凭借这份担当,中国不仅能够引领全球经济的步伐,还能够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意味着中国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压力主要表现在汇率、开放度与碳排放。
中国对美国的顺差与欧、美的出口战略冲突,人民币汇率会成为贸易摩擦的引线,不时点上火咝咝作响。西方从来没有停止中国开放资本市场与政府采购市场的要求;而在极端天气威胁人类生存之际,碳货币总有一天会成为主流。
考虑到所有这些成本,把这些成本公诸于众,既是诚信所需,也是降低中国压力、恢复中国经济真实原则上的必须之举。
作者为《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评论版主编,《环球财经连线》财经评论员。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yetan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