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我市经济形势分析

2010-8-22 9: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其中:一产19.1亿元,增长5%;二产59亿元,增长25.7%;三产47亿元,增长6.1%,预计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1、农业生产稳定,工业较快增长
  小麦预产121.7万吨,同比增长3.2%,夏粮连续7年喜获丰收。畜牧水产稳步发展,上半年,肉类总产22.3万吨,位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长8.8%;禽蛋总产5.4万吨,位居全省第二;生猪饲养量363.5万头,同比增长9%,其中存栏188万头、出栏175.5万头,分别增长9.3%和10%;水产品总产12.1万吨,位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长7%。
  上半年,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34.8%,较一季度提高4.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4.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3.7亿元,增长30.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54.3亿元,增长39.7%。33个行业中有32个行业的增加值实现增长。全市工业产品累计产销率为97.6%,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
  2、投资增势强劲,消费持续活跃
  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5.1亿元,同比增长38.9%,较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工业项目投资96.9亿元,增长59.9%;完成房地产业投资37.4亿元,增长55.5%。截止6月底,全市施工项目2191个,比上年增加68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778个,比上年净增796个。660个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0.66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0.55%;204个“861”项目完成投资66.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7.3%;四批1002个中央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5亿元,完成国家下达计划的89%,项目完工率为87.3%。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9亿元,同比增长19.2%,较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餐饮业、零售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4.5%、19.8%和19%。旅游市场良好,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亿元,均增长2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平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1%,比上年同期累计增长3.1个百分点。其中:衣着类和食品类商品涨幅居前,分别上涨9.8%和5.8%。
  3、外贸持续回暖,招商态势良好
  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17亿美元,同比增长58.5%,高于去年同期63.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07亿美元,同比增长56.7%;进口990万美元,同比增长110%。羽绒及其制品、纺织装、草竹柳编等主导产品出口增长快速。
  上半年,全市到位境内资金114.7亿元,增长71.8%,高于去年同期28.6个百分点;累计新批合同项目数778个,合同资金总规模296.3亿元;招商引资在建项目1117个,其中年内开建设项目734个。利用境外资金7697万美元,增长21.3%,高于去年同期3.7个百分点;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909万美元,增长7%。
  4、财政稳步增收,金融平稳运行
  上半年,实现财政收入34.4亿元,增长30.3%,较一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2.4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收入完成20.9亿元,增长24.5%。主要税种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企业所得税增长1.7倍、46.8%和46.2%。
  截止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40.4亿元,增长32.3%,高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贷款61.9亿元,同比多增3.6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89.1亿元,增长21 %,较年初新增108亿元。
  二、当前存在问题
  1、节能减排形势异常严峻。根据省下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今年我市节能必须下降10.55%,是去年年度节能计划的2倍,但上半年全市规模企业耗能43.9万吨标煤,同比增长8.9%,高于去年33.85个百分点,万元产值能耗0.115吨标煤,同比下降34.2%,降幅较去年同期缩小4个百分点,节能压力巨大;全年减排须削减COD 3600吨、SO2 575吨,任务也大于去年,目前距年底不足6个月的时间,要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压力空前。
  2、重点项目推进总体不快。今年全市3000万以上计划新开工项目191个,目前仅开工134个,还有约三分之一的项目未开工;计划竣工项目137个,只竣工22个,不足全年计划的五分之一。在项目谋划方面,具备开工和前期工作条件的亿元以上项目不多,尤其是“十二五”重大支撑项目的谋划上,数量不足,进度不快。
  3、出口商品层次相对偏低。目前,我市出口商品以纺织服装、机电、羽绒及羽绒制品和草竹柳编工艺品等为主,高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依然偏少,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旧依赖数量的累加。另外,从价格上看,我市出口商品价格总体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纺织服装降幅最大,导致利润较大幅度下降。
  4、要素制约仍较突出。受土地供应不足和国家加大对建设用地监控的影响,建设用地需求和实际供应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市开发区用地指标十分紧张,部分项目无法落地,市集中区建设急需用地计划等;原料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部分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企业产销受限;随着国家信贷投放节奏变缓,项目和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纺织服装、箱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虽然市场转暖,但用工不足,据对全市241家企业调查统计,共缺工3.8万人。
  三、下半年工作建议
  下半年,经济发展的难度预计大于上半年,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宏观经济形势仍较复杂。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过预期,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部分制造业产成品库存上升,出口可能受欧债危机影响等。二是国家宏观调控面临 “两难”问题增多。如经济增速放缓与企业加薪、资源税费改革与管理通胀预期、房价调控与相关产业增长、稳定出口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刺激措施对拉动经济的正向效应有所减弱、地方融资平台等负面效应开始暴露等,这也会对我市下半年经济发展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三是二季度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落。全国二季度经济增长有所回落,我市的进出口总额、到位境内资、利用外资等指标虽然二季度增长快速,但增幅比一季度明显下降。
  总体看,国际国内形势仍在转好,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会变,皖江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和加快皖北发展等建设给我市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预计我市下半年经济仍会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了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下半年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抢抓政策机遇,加快区域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加快舒城县、金安区、市开发区的皖江示范区建设步伐,抓紧启动市产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桥国际产业园与合肥对接和合作,全面构建“一轴双翼”产业布局,打造我市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认真做好与省示范区建设9个专项规划对接,加快我市相关规划的编制进度,确保8月底前全部完成。认真研究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示范区建设40条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示范区建设的各项政策和资金支持,力争我市在土地指标、税费、金融支持等方面获得更多份额,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加紧细化出台我市在资金、税率、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我市示范区建设。二是用足用活加快皖北发展政策。认真研究和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发展“三市七县”发展的“新十条”,积极争取省 的政策资金支持,并抢抓合肥市结对帮扶的机遇,加快推进我市寿县和霍邱发展。三是积极争取省支持革命老区建设。认真领会6月初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在六安考察期间提出的“举全省之力支援六安革命老区建设”的讲话精神,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提出我市加快老区发展具体措施,积极争取省出台支持老区建设的扶持政策,加大对金寨等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
  2、壮大三次产业,提升产业层次。一是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扎实推进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实施,强化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建设,突出抓好秋粮生产,努力实现秋粮71亿斤、粮食总产95亿斤的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继续落实生猪生产各项措施,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大力推进生态养殖技术,加快畜牧水产等养殖业发展。全力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以龙头企业带动品牌战略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快我市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推进新农村示范区建设,扎实抓好农林水基本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二是切实促进工业做优做强。深入推进“工业学霍山”活动,继续创新各项工业发展举措,确保工业发展动力不减;继续发挥驻企联络领导干部的帮扶作用,切实帮助企业排解融资、用工、市场、服务等制约产能发挥的突出矛盾,进一步加大企业发展帮扶力度;加快推进市开发区等省级开发区扩容升级和引导乡镇工业集中区合理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平台;紧紧抓住国家产业振兴和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加快拓展产业梯度、完善产业链条,继续壮大汽车零部件、钢铁、机电与家电、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力、建材等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光伏、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特色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工业对我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三是加快培育第三产业。强化大别山生态旅游宣传力度,围绕六安主城区、天堂寨、万佛湖、白马尖、寿县五大重点开发片区,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精品旅游路线打造,提高旅游产品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快我市旅游发展;强化商贸流通“双百工程”推进力度,加快市区、县城和重点镇物流中心、专业及综合市场建设,继续实施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作,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扩大城乡消费;积极支持银行、保险机构拓展业务,支持金融机构扩大网点,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统筹发展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三产对我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加大。
  3、抓好项目支撑,持续扩大投入。一是继续抓好中央项目的争取。紧跟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机遇,继续确保项目申报和争取力度不减,力争下半年继续获得较大份额的国家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做好项目谋划,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切实做好明年项目的申报和“十二五”项目的储备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明年投资计划和国家“十二五”相关专项规划。二是继续加大招商项目引进力度。以皖江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建设为契机,根据我市自身产业布局、资源优势和发展需要,抓紧编制一批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招商项目;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盯住重点客商,拓展招商领域,提高招商效率,切实引进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我产业转移承接,培育和发展我市重点产业。三是着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强化投资3000万以上重点项目、省“861”项目和中央投资项目的调度、管理和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确保在建项目顺利实施,计划开竣工项目按期开、竣工。尤其是中央投资项目,要认真对照中央投资项目建设和管理要求,规范项目管理,按期建成。同时,下大力气加强项目建设监管和稽查工作,确保“三个百分百”真正落到实处。
  4、强化节能减排,实行全民攻坚。一是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严格按照《六安市人民政府2010年节能目标任务分解意见》制定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办法,严把项目准入关,坚持把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项目审批的强制性门槛和前置条件;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对今年确定淘汰4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27家砖瓦窑企业严格按期关闭;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和新型节能产品的推广力度,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实施进度,促进项目尽快发挥节能减排效益。二是强化节能减排工作监管。按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情况进行调度监测,定期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督查,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调度、监测、督查和预警机制,切实做到节能减排工作强劲有力推进。三是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宣传。通过媒体、机关、人民团体、企业、社区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宣传,切实提高全社会节能减排认识,发动全市群众,共同努力,全力推进节能减排攻坚。
  5、加快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一是狠抓民生工程建设。继续加快33项民生工程建设进程,围绕民生工程组织实施中的各个环节,在资金投入、项目实施、责任落实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民生工程效益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多渠道扩大就业。加大技能培训,做好就业引导和就业援助,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失业人员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建设,鼓励返乡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广开农民工就业渠道。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医保、农村合作医疗等覆盖面,落实社会保险政策,做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更加和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