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路建设创下三个全国领先

2010-8-21 10:0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从交通领域的发展,可以看出重庆整个城市充满发展活力。”昨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渝听取了我市交通工作的汇报。李盛霖充分肯定了重庆交通建设的发展,并指出,重庆在公路密度、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及国省干线改造等方面创下三个全国领先。 
  “这离不开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市长黄奇帆代表市委、市政府表示感谢,并希望交通运输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重庆交通建设的发展。 
  重庆公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 
  据汇报,“十一五”以来,我市现代交通运输领域取得长足发展。骨架干线公路网络不断完善,交通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近2000公里,除城口、巫溪两个县外,基本实现了“4小时重庆”;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农村交通面貌明显改善,年底将如期实现乡镇通畅、村村通达的“双百目标”;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明显提速,全市港口货物和集装箱通过能力分别达1.2亿吨和171万标箱,重庆港已成为长江南京以上最大的内河港口;此外,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也显著增强。 
  今年,重庆市步入全力冲刺完成交通“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1-7月,完成投资210亿元,为年度计划的75%,同比增长24%。航运交易所将于9月底挂牌运行,城乡交通一体化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全市交通总体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重庆的交通建设成效显著。”李盛霖特意帮重庆“掂量了下斤两”,他说,重庆公路建设有三方面创下全国领先。一是公路密度,重庆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公路密度达到了134.6公里,全国平均密度为40.22公里,重庆是全国平均密度的3倍;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重庆走在全国前面,今年底,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将全部建成,提前5年全面完成;三是国省干线公路的改造也走在全国前头,经改造,二级以上公路占全市公路的73%左右,这也为重庆在西部率先取消二级公路收费创造了条件。 
  重庆交通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部大力支持 
  重庆交通建设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黄奇帆说:“从‘3天重庆’到‘8小时重庆’再到今天的‘4小时重庆’,不断的提速便是交通运输部支持重庆的最好证明。” 
  黄奇帆说,配合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的地位,重庆正在全面打造水、陆、空、铁路、管道等枢纽中心,最终实现中央3号文件对重庆的定位,将重庆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目前,民航总局正在支持重庆建设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到2015年,重庆机场将成为中国内陆规模最大的机场;铁道部将在重庆打造西部重要的铁路枢纽,目前8条铁路正在重庆境内同时开工;而作为重庆市内交通建设,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里程达420公里的轨道交通。 
  在航运方面,2015年,重庆的目标是,形成500万标箱的吞吐能力。黄奇帆表示,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寸滩港外,重庆还要建设果园、东港等货运承载能力达到100万-200万标箱的码头;在公路方面,进一步增强省际、区域和县际间通道的通行能力,使高速公路基本覆盖所有区县,省际出口通道达16-17个。黄奇帆希望在港口码头的建设、县级公路的改造升级和省际出口大通道的建设等方面,获得交通运输部一如既往的支持。 
  “将支持配合重庆编制比‘十一五’更加积极的‘十二五’交通规划。” 
  李盛霖说,西部开发后10年,重庆肩负重任,不仅是西部开发的战场,还要带好头。根据“314”总体部署,重庆要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这都需要交通作为保障。”李盛霖表示,“将支持配合重庆编制比‘十一五’更加积极的‘十二五’交通规划。”他尤其强调,在积极调整完善国道网建设的基础上,扩大有效覆盖面,并增强县城以及重要节点的通行能力;在全面完成乡镇公路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与此同时,加强农村桥梁改造和安保工程建设。 
  在水上航运方面,李盛霖表示,重庆是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重点,在加快长江航道干线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乌江、嘉陵江内河航道建设,加快推进长江干线的船型标准化工作,加强航运和口岸服务中心的建设。他表示,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实施好2008年签署的部市合作协议,推动重庆城乡统筹交通一体化的发展。 
  李盛霖还对重庆的交通发展提出了几点希望,并建议重庆在城乡交通一体化的试点上,能为全国探索成功经验。 
  副市长凌月明参加会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