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工程专业人才渴市(附图)

2010-8-2 15:2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随着本地多项大型基建项目上马或即将招标,本地海港作业复苏迹象愈来愈明显,前景亦渐见明朗化,与之配套的工程船和拖轮运输业务开始活跃起来,海港工程运输承判商纷纷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三大指针性项目中,资金借贷、设备预制较容易解决,唯独人才难求,特别是须考牌获取资格的船主、轮机长(俗称:大偈)牌专业技术员十分渴市,困扰着行业的发展。  
  从事海上工程作业的润利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温子杰昨日接受本报记者查询时表示,本地海上工程作业的沉寂期已终结。近期,该公司经常收到承包商、判头电话询价或要求报价,绝大部分是大型基建项目的分包和外判项目,要求海上支持和水上工程的承运接驳服务,这反映市场对海事服务,驳运的需求十分大。目前反映在基建的大项目有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原启德机场邮轮码头、中环湾仔绕道和东区走廊连接工程、高铁沿线与总站等。 
  行业为复苏前期准备 
  “类似这种信号或信息,大约在15年前本港要发展赤角机场和青马大桥项目曾出现过,当时为海港作业和驳运业带来了一个为期10年的繁荣期,之后沉寂至今,近期再出现新一轮大型基建发展的格局。”温子杰反复强调这种繁荣和清淡期印象的比较。 
  温子杰同时担任港九电船拖轮商会副理事长,他是子承父业,在行业涉足超过20年光景。他指出,从事海港工程作业或海事驳运服务行业的经营公司,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必须做好三件事:一是融资;二是装备和配套设施;三是人才。他表示,前两件事较容易处理。特区政府推出中小企借贷计划,确实对他们这些企业带来帮助和实惠,向银行融资借贷,银行由于得到政府担保,愿意对资质好的公司给予借贷,令他们敢于借钱来预订装备。 
  以该公司为例,由于业务和订单在增加,已经在珠三角地区船厂订造工程船和中型马力的拖轮各一艘,融资上都得到银行的有力支持。 
  他表示,目前,全行业都在为复苏做好前期准备,但力度各有不同,一些已经开工的项目不一定是在海上,可能是陆上,但需要海上接驳运输来完成,例如高铁项目。“天落甘露,润泽大地。”这是他在采访过程中,经常挂在嘴里用来形容工程不分海陆,只要上下链上有需要,都会对行业带来好处。 
  至于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最难解决。温子杰认为大型基建停顿至少15至20年,不少当扎技术专才已流失或无工开而弃水上岸,离开行业,以致断层问题在海上工程或驳运业是十分明显的。目前全行业都感到人手不足,即便通过招聘,亦不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影响到工作进度,基本上主要技术岗位都出现人才短缺。 
  他指出,该会曾经向海事处反映情况,希望当局能每年开办本地船长及轮机长课程,为本地海上作业员提供培训及进修机会,不致出现本地工程船操作员有断层情况出现。 
  港九电船拖轮商会会庆 
  据有关人士介绍,该类课程开班以技术与知识授课并无大问题,但缺乏经费,一般学员至少要学费万元以上,在承受能力上是存在问题的。 
  温子杰认为,政府扶持或支持海上工程作业,在培训上给予资助是可行的办法之一。而该公司近期是在内部以传帮带的方式培训船长、轮机长,但周期颇长。 
  另讯:港九电船拖轮商会昨日在九龙逸东酒店庆祝成立56周年会庆,邀请政府部门官员、立法会议员和执法部门人员到会共同庆祝。理事长郭志云在致词中表示,希望当局能加快批准本地客船可拖行一艘开敞式无载人小艇,以便本地海上从业员的业务更多元化及增加市场竞争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