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别只赚吆喝不赚钱

2010-7-28 10:0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3549亿美元,同比增长43.1%。其中,出口7051亿美元,增长35.2%;进口6498亿美元,增长52.7%。进出口相抵,顺差553亿美元。   后金融危机时代,这个令人振奋的数据新鲜出炉,就像一剂强心针,激活了外贸企业的神经。一件外贸商品从原材料到国外消费者手中,经过接单员、生产企业、外贸企业、货代公司、港口等一个个环节。仔细拨开一道道关口,我们发现,在这光鲜靓丽的数字背后,有着不被人察觉的艰辛与踌躇。
  一方面,为了几美分和外商争得面红耳赤,这是外贸企业为订单发愁;另一方面,即使订单满满却人手不足,利润被摊薄。如象山县爵溪镇,这个中国纺织名镇,很多外贸纺织企业就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浙江省经信委的信息显示,今年1月至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达到了2115.8元,同比增长16.7%。
  密集的加薪潮下,纺织、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遭遇到了巨大的成本压力。除了劳动力成本的因素,在纺织品出口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汇率的频繁波动也时时拨动着企业那根脆弱的神经。
  确实,在浙江外贸行业这条长长的产业链上,每个人都活得很累。虽然浙江企业向全世界提供了大量的产品,但大多数“中国制造”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只赚吆喝不太赚钱。最新出现的一轮加薪浪潮,正在让多年来一直依靠低成本优势遍布全球的“中国制造”,面临巨大考验。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沿海地区几度经历用工荒之后,中国经济距离“刘易斯拐点”(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已经越来越近,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必然趋势。
  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动荡的外部市场,也是“中国制造”面临的另一大考验。要想改变别人的思维定势,只有先改变自己。如何转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依赖,不仅是一家企业,而是中国制造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