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点一线”中缅经济走廊

2010-7-24 12:1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伍滨
    建设面向西南的“桥头堡”应首先明确:“桥”是通道,是前提;“堡”是基地,是保证;“政策”是翅膀,是推动力;“区域经济合作”是平台,是实施战略的媒介;“项目”是突破口,是落实该战略的最终手段。实施推进桥头堡战略的关键在于选好战略突破口。建设昆明至皎漂铁路,打通中国西南方向出海通道,打造“三点一线”的中缅经济走廊是诸多选择中较为可行的一个方案。“一线”——昆明至皎漂出海通道
    昆明至皎漂铁路难度小,可行性较高、成本低。建成后经昆明至皎漂进出印度洋可以更为直接和便利的通向广阔的市场和资源。该通道可以大大提升我国能源和经济安全程度。依托便捷、经济、稳定的出海通道,云南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随之而来的资源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和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对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扩大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产生的推动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
    一旦中缅双方从该通道中获益,将对其他环孟加拉湾国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我国与环孟加拉湾国家间将因此掀起新一轮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热潮。皎漂目前拥有通往缅甸全国的公路、民用航空机场及民用船码头,随着昆明至皎漂铁路、昆明新机场和皎漂港区的建设,将逐步建立起水陆联运、陆空联运乃至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
    “起点”
    ——滇中经济圈
    云南要真正成为“桥头堡”,当以滇中经济圈为支点,推进云南战略定位转型。如此,必先使滇中经济圈发挥其应有作用,加快滇中四城资源、产业、交通等方面整合的步伐,以城市扩容推动产业扩容,使其有效发挥对整个云南省经济的核心辐射和带动作用。构建“大昆明”,“大昆明”应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扮演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的角色。滇中四城共同承担“大昆明”产业扩容、人口扩容和城市面积扩容的重任,在滇中建设规模化的进出口加工基地或者综合保税区,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技术流,把第二产业的交通和第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仓储物流、出口加工、石化、金融、保险、信息、旅游等行业。并将部分产业向滇中经济圈周边资源丰富的红河州和能源充足的昭通市转移,使之成为滇中经济圈的制造基地及能源基地。“终点”——皎漂综合性深水港区
    皎漂港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天然避风避浪的优良环境,未来将极有可能发展成为环孟加拉湾区域水路交通运转的中心。中缅经济走廊完全有可能依托皎漂综合性深水港区扩展至孟加拉国。
    目前,缅方有意与中国合作将皎漂建设成缅甸的经济特区,应趁此全面与缅方展开合作,采取以云南企业为主,通过中缅合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参与前期建设规划及后期的港区经营和管理,将皎漂建设成为集货运、仓储、加工为一体的大规模的进出口货物加工基地甚至保税区,使之成为能推动中国和云南省经济走向世界的出海口和经济中转平台。“亮点”——滇西南沿边地州经济圈
    目前,滇西南核桃、茶树、大麻等新型、高级油料作物种植已初具规模,应着力将该地区发展成为国内甚至是世界上著名的高档植物油料种植、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使绿色产业成为拉动云南经济增长产值近千亿元的又一超级产业。
    今年3月11日云南省政府与海关总署达成的8项协议的生效,使云南的玉石产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德宏及保山两州市应广泛吸纳国内外原料、资金、技术等资源,以盈江为基础打造涵盖玉石进口、拍卖、生产、加工、旅游、销售各个环节,产业链遍及境内关外的规模化、有强大竞争力的“千亿”玉石产业基地。
    综上所述,“三点一线”的中缅经济走廊将促使云南省有力的承担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重大责任,真正意义上起到“立足云南,面向西南;连接世界,服务全国”的重要作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