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集装箱荒拷问洲际物流

2010-7-24 12:0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刘圣琦
    旺季将至,亚洲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集装箱用箱荒,欧洲的货主与货代们已是一片怨声载道。由于船公司与集装箱租赁公司过去一年基本未购新箱,欧洲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又远超预期,这恐将引发严重的洲际间集装箱不平衡。马士基网络与产品发展负责人雅各布森(Lars Reno Jakobsen)表示,此前没人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寻根究底找 “病”因
    探究集装箱短缺的原因,集装箱船有效运力减少(-1.4%)是一重要因素。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现时亚洲地区集装箱的紧缺。由于在船公司闲置运力的同时,集装箱新箱的生产也几乎停顿,因此,在前期整个市场低迷时期,集装箱数量与运力之比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集装箱船有效运力减少1.4%意味着集装箱也大致减少了1.4%。
    那么,显然,还有其他因素一同造成了现在这个让消费者头疼的问题。“三四个月前就有人说集装箱供给会紧张,现在真的发生了。对此,最常听到的一个解释是船公司执行的减速航行。”一货代称,“减速航行让海上运输时间增加了20%,这意味着一个集装箱在海上要多滞留20%的时间,相当于陆上的出口用箱减少了20%……大约6周前,我们发现集装箱出现了紧缺,先是在中国华北,随后很快蔓延到整个亚洲地区。”
    不过,对于减速航行的这一“负面效应”,雅各布森认为仅就马士基而言以上说辞有夸大之嫌。“根据我们的数字,与一年前相比,一个满箱在海上的时间平均增加了一天。我们还发现,一个满箱在陆上的时间平均也增加了一天。”他说。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的舱位利用率确实已达到了船公司一年前做梦也没想到的程度。这种情况也造成了供应链上各方的摩擦。“所有船公司都想从消费者手中收回之前分出去的箱位,不管你是大型物流公司还是大货主,大家的预定箱位至少都减少了10%。”上述货代透露。
● “史上最贵”附加费
集装箱紧缺对运价产生了巨大影响。从7月15日起,马士基在亚洲至北欧的西向航线上增收每标箱750美元、每大箱1000美元、每高身特种箱1200美元的旺季附加费。有媒体将其冠为“史上最贵”
    货代们表示涨价的绝非马士基一家。“其他很多船公司也有相同幅度的提价,只是以不同的名义。上一个星期是运费普涨,接下去一个星期又是运价恢复,其实都是一回事,林林总总加起来和马士基的涨价幅度也差不多。有一家船公司先是每标箱加收了250美元,名义是运价普涨,随后又打出运价恢复的旗号,每标箱加收了250美元,这就等于每大箱1000美元。”有货代称。
    似乎是为了印证他的话,地中海航运已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亚欧东行货物每标箱加收400美元,这次的名义是“紧急”运价恢复。6月1日,该船公司已执行过一次每标箱300美元的运价恢复。
    除此以外,箱量不平衡附加费(container imbalance surcharge)也在争议中推出。据传,中远将在华北到东南亚的航线上引入此附加费,幅度为40美元每标箱。
● 几家欢喜几家愁
    见到这种场面,船公司自然欢欣鼓舞,但消费者却无论如何也乐不起来。“现在的运费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航速却是最慢的。”一为某英国著名零售企业服务的货代大倒苦水。
    他接着说:“有个客户因为货没有按时到达在电话里对我咆哮,我甚至被拽进他们的会议室解释他们的供应链到底出了什么状况。”
    此外,据他介绍,许多货因此已流向其他运输方式,尽管消费者已经想了很多办法包括缩短工厂从订货到发货的时间、加速生产周期等,但都效果不大。“最近亚洲的空运量猛增,很多货已转走空运,快速时尚零售对时间的要求高,降低航速后海运没法提供。此外,在迪拜的海空转运量也增长迅猛,采用这种方式可节约一周时间。”“有些进口商则考虑在离市场更近的地方办货,这也是个长期趋势。如今,土耳其、北非和葡萄牙的服装生产业就发展很快,这样你不必为班轮准不准点而担心,只需要用拖车、拖船就可以了。”他接着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