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粮食现代物流的范本

2010-7-24 11:3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胡增民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粮食现代物流有了较快的发展,同其他行业物流相比较,不仅发展速度较快,而且较为规范,但“乱圈地”、盲目投资、无序发展现象亦存在,而宿迁粮食物流园“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做强龙头、打造航母”的成功实践,不仅为江苏而且为全国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范例。
◎前瞻规划
    地处苏北的宿迁是粮食主产区,年产粮食350万吨左右,本地加工转化率仅占36.4%。要实现由粮食大市向粮食强市的转变,根本任务就是推进加工转化,做大做强粮油加工企业,从而提升加工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
    随着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粮食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被削弱了,而且面临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粮食价格多变化、市场竞争残酷化所带来的众多严峻挑战。
    在这种形势下,宿迁粮食部门出路何在?该做些什么?该如何去做?2005年底,适逢曾被评为全军英模、担任过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李先国出任市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
    上任后,他首先带领局领导班子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和思考。经过反复讨论,大家形成了共识:紧紧抓住国家、省推动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契机,大胆设想,科学定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依托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和便捷的中高等级公路铁路网,在市区建设集粮食储备、加工、中转、质量检测、批发配送、电子商务、食品生产开发于一体,全省领先、苏北一流、服务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在淮海经济区具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粮食物流中心。
    2006年,针对国家开始在部分省市实施小麦最低价收购,同时出台一系列扶持仓储物流的利好政策,结合宿迁的市情、粮情,研究制定了《宿迁市“十一五”粮食现代物流规划》,在全市实施以“1310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构建,核心内容是建设市粮食物流中心、3县粮食产业集聚区和打造10个基层中心粮库。
    为完善规划方案,他们邀请了南京财经大学、粮科院等物流方面的专家、教授,对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及物流园区进行规划、论证,确保其发展定位、结构布局、公共设施等方面具有前瞻性、整体性。
◎ “24字”方针
    宿迁粮食物流中心总体规划面积2000亩,总投资15亿元,工程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占地600亩,总投资4亿元,由粮食储备区、港口中转区、综合服务区、粮食交易区、粮食加工区等5个区域构成。一期工程完工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1.3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6000万元。
    然而,宿迁是全省经济洼地,整体财力不足,“十一五”粮食现代物流规划出台后,“钱从哪里来”,成为摆在大家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他们确立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理念,提出了“24字”的建设思路,有效地解决了资金难题。
    市区共建。市粮食物流中心纳入宿城经济开发区整体规划,宿城区负责粮食物流中心的“六通一平”工程,并给予粮食物流中心最优惠政策。市粮食局负责粮食物流中心仓储、码头、市场以及粮油质量检测、信息化等建设,同时负责粮油加工项目的招商引资。
    苏宿联建。以苏州与宿迁南北挂钩帮扶为契机,发挥该市粮食资源优势,积极做好与苏州的粮食产销衔接工作。苏州市粮食局则引导苏南企业家到此投资办厂。
    粮企参建。鼓励发动全市粮食企业在中心设立对外联系窗口,开展对外交流协作、展示等业务,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到中心进行项目投资。
    招商引建。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兴办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品牌响的粮油精深加工企业,成为中心发展的龙头,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助推器。
    老库置换。原江苏宿迁国家粮食储备库是1985年投入使用的,地处运河东岸、运河1号桥南侧,已被规划为商业居住用地。采取退城进郊方式,将原有土地出让,利用土地级差,筹集建设资金。
    政策扶持。建设粮食物流中心离不开国家和省政策扶持,在建设过程中,他们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和省资金、信贷等政策扶持,推动物流中心建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