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一张交通图 “双城”再提速

2010-7-24 10:5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仲夏时节,步入静海,在104国道静海段改建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几十台大型挖掘机灵活自如地伸展着钢臂;一辆辆运输车满载土石方来往穿梭;刮平机、轧路机紧张有序地忙碌……    
  静海县是北上京津、南下江浙的重要通道。    
  在前不久静海县交通局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中,一幅主动对接天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周边河北省市县的交通发展图景清晰可见——北承京津,南连冀中,东接滨海新区辐射,在原有“十纵七横”的路网规划基础上,争取用3年时间建成以“十纵七横一环十二射”为骨架的大交通格局,实现“20、30、40、50、60”(即:从静海城区、团泊新城两个新城到达中心镇不超过20分钟,两个新城到达一般镇不超过30分钟,两个新城到达天津城区、滨海新区、周边县城不超过40分钟,两个新城到达天津港不超过50分钟,两个新城到达北京市区不超过60分钟)的时空目标,彻底解决静海发展的交通瓶颈……    
  民心工程——   
   把路修到百姓心坎里    
  说起村里新修的一条沥青路,静海县唐官屯镇慈庄村的村民们感慨颇深:“想当初这条乡级公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想办企业发展不起来,农副产品不能及时运输,丰收的小枣每年都要眼瞅着烂掉一半儿……现在,农民不愁东西卖不出去,许多农民还搞起了设施农业。”   
   截至目前,静海县乡村公路总量已达552条,1077.3公里,乡村公路桥梁131座,占全县公路网总里程的66%,乡村公路网密度达到76公里/百平方公里。    
  “以前的乡村公路建设是块硬骨头,” 静海县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徐金利告诉记者:“由于资金、技术、历史等多方原因,静海县以前的乡村公路总量少、等级低、路况差、功能弱、发展慢。”   
   静海县交通局采取“一路一策”、“一事一议”的方法,指导乡镇村街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动员企业、群众和社会各界为乡村公路建设献计出力、投资投劳。为了不增加乡镇财政和农民负担,他们抓住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机遇,2009年,经过努力争取,使57条78.724公里的乡村公路大修工程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为各修路乡村争取到了每公里20万元的补贴资金。    
  同时,对乡村公路改建工程坚持严格管理,科学实施,使全县乡村公路年度大修里程、改造危桥数量和建设工程质量三大指标连续四年位居天津市各区县前列。尤其是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国债项目),实现了程序规范、资金安全、质量达标、群众满意的建设目标。    
  如今,一条条当年的“搓板路”、“补丁路”、“断头路”,铺成了 “致富路”。在各乡镇、各村庄,一辆辆满载农副产品的车辆在乡间穿梭。    
  创新载体——营造良好出行环境    
  在静海县交通局所辖的干线公路上,记者看到,一块块养管责任牌的设置别出心裁。养管责任牌上,明确地标明了每段公路的养管单位、争创职责、责任人、监督举报电话,将公路养管的责任落实到人,让社会和群众主动进行监督。    
  近年来,静海县交通局进一步转变公路养护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养护力度,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施工,做到“精在事前,细在过程”,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在养护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对路面、桥涵病害维修舍得加大投入,实现了主要病害维修“小不过三,大不过周”的社会承诺。同时,坚持“管养分离”方向,充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从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改善养护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现已在公路养护部门全面实施“日常养护承包”和“小修挖补承包”,进一步加快了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    
  他们还不断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做好全方位巡查,提高公路抗灾能力。2010年初,一场罕见的暴雪袭击静海,交通局立即启动应对恶劣气候的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力量进行道路的除雪铲冰,救助被困司机,在主要的急弯陡坡路段铺撒防滑料和融雪剂,以最快的时间保证了道路的安全畅通,树立了解民难、负责任、肯担当的行业形象。    
  尽管存在自然条件差、资金紧张的条件限制,公路绿化工作依然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效能管理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和推进公路绿化美化模式,精心打造静海公路绿化景观品牌。2008年以来,静海先后高标准完成唐津高速静海段、津沧高速静海段、静海环线、子牙快速路等25项景观绿化工程,共新植、补植各类树木528.5万株,绿化面积1088.9万平方米。    
  以人为本——行业管理规范有序发展    
  徐庄子小学位于距离静海县城五公里之处,长久以来,住在县城的老师们大多骑自行车或摩托车上下班。到了冬天,老师们常被冻得握不住车把,遇到迎面来的车,还会一不小心摔下路基。自从2009年县城直达徐庄子小学的公交车开通之后,以前上班需要半个小时的路现在只需要七八分钟就能到,老师们的出行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紧迫的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是静海县交通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侧重点。近年来,他们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大力引导和扶持城乡客运、高速直达客运、规模货运和特色货运的发展,并且顺应县城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按照城市化公交理念和运营模式,积极运作开通了6条公交班线,配置了新型舒适的公交车辆,设置了方便乘客的候车棚亭。这其中,他们积极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借助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逐步探索并完善了农村客运公交化模式,做到定点、定线、定时、定班次,现已有客运班线52条,客运车辆252部,村村通车率达95%以上。在农村道路不断改善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农村乡镇客运站点也逐步建立,越来越密集的客运班线覆盖广袤的乡村。    
  针对超限车辆对公路的损伤,2009年7月以来,该局在全县开展了“拉网式、无缝隙”集中治超行动,全面加大了对公路超限的治理力度,在104国道、205国道、团大线、津文公路等重点路段严防死守,加大流动检测治理巡视频率和治理力度,采取不定时、不定点的方式,在各主要路段重点部位,对打时间差,利用凌晨和深夜入境或过境的超限重车辆,实施拦检治理,确保了公路的行车安全。    
  如今,静海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服务水平和通达能力显著提高,公路绿化日新月异,行业管理跃上新台阶,人们普遍感觉公路宽阔了、绿化美观了、行车便捷了、心情舒畅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