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打通山西经济发展“经脉”

2010-7-23 12:1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993年6月,我省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高等级公路——太旧高速公路破土动工。 
  1995年10月1日东、西两段胜利通车。 
  1996年6月25日太旧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了 “五年工期三年完,概算投资不突破30亿,工程质量达鲁班奖”,实现了我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这条凝聚着全省人民心血的高速公路同样也牵动着山西经济日报的神经。“那时的交通非常不便,因家在河西住,我不得不早上5点从家骑自行车出发,到省政府门前乘车前往太旧高速工地采访,有几次怕耽误事甚至借住在城里的朋友家。”当时采访太旧高速的记者巩国强,谈到曾经的采访经历,往事如昨日般历历在目。 
  挺起山西经济腾飞“脊梁” 
  如果说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经济的一条输血通道,那么大运高速就是挺起山西的一条脊梁工程。 
  2003年纵贯我省南北的“大动脉”——大运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山西经济腾飞的脊梁从此挺起。 
  大运高速公路北起边塞古城大同,南至黄河三角洲新兴城市运城,纵贯山西南北,穿越山西8个市地31个县市区132个乡镇495个行政村,全长666公里,是迄今为止我省投资最多、战线最长、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基础设施工程。 
  继大运路之后,2005年,伴随着太长、汾离、得大高速公路的通车运营,我省规划的高速公路“人”字主骨架形成,实现了全省省会到各市三小时高速通达。其后,晋城到侯马、离石到军渡、大同绕城、晋城到济源等几条高速公路相继通车,到200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达到1965公里,我省的路网结构得到大幅提升。 
  构建全省经济的“经脉”系统 
  2009年,山西又迎来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公路建设高潮,两年内,将建设高速公路3180公里,搭建连接“人字”主干的经脉工程全面展开。 
  从2008年12月底到2009年1月初,我省相继有太原至古交、太原至佳县、五台山至保德、晋城环城、高平至陵川、大同至呼和浩特6条高速公路开工奠基,掀起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新一轮公路建设高潮。其后的半年多时间,其它高速公路相继开工,一年内,全省新开工高速公路26条,高速公路开工里程达到从未有过的1000公里。 
  如此大规模的公路建设起源于山西经济的急需。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并结合我省实际,高瞻远瞩,拿出了一份6500亿的重点工程投资计划,成为我省应对危机的强大推动力。这6500亿投资当中,涉及公路交通的项目总投资2500亿元,占1/3还多。金融危机对山西交通而言,即有挑战又是机遇,在山西经济遇到困难时,交通行业义无反顾地挑起了重担。 
  突破以往资金、土地等方面因素的羁绊,超前思维,长远考虑,经过反复论证,一套精心打造的山西省高速公路建设规划迅速出台。路网规模从4050公里调整到6300公里,调整后,路网布局最终由“人字骨架、九横九环”调整为更加科学、合理的“三纵十一横十一环”。 
  科学系统的规划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与新规划相匹配的2500亿投资额迅速确定,山西交通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峰期。 
  再负重任,继续往前行 
  2010年,高速公路再开工1000公里,并建成1000公里,使在建高速公路达到3000公里,通车里程达到3000公里。 
  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替之年,山西交通迎来了历史上任务最重、挑战更多、压力更大、要求更高的一年。 
  除高速公路外,其它公路项目也密集上阵,国省干线要完成1000公里改造,国道基本实现二级化,省道80%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0公里,全省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任务之重,前所未有。 
  据了解,截至5月15日,我省高速公路开工28个项目,里程2209公里,完成投资522亿元,项目开工率63.6%。年底全省高速公路达到3000公里有望顺利实现。未来5年全省公路建设将依照规划继续推进,2013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00公里,到2015年,“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到那时,山西将实现太原到各省辖市3小时通达、相邻省辖市之间两小时通达、所有县(市、区)在半小时内上高速的目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