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交通运输系统战水毁保畅通纪实

2010-7-23 12:1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编者按:在经历百年不遇的旱灾之后,贵州紧接着遭受了罕见的洪涝灾害,公路交通水毁十分严重。灾害呈现出突发性强、影响面广、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救灾难度加剧等特点。尽管水毁多,抢险任务繁重,但贵州未出现长时间公路中断情况,基本上做到了保畅通,主要是基于交通运输部门提早作出科学预判,提前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防汛救灾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抢险保畅通,切实履行交通运输的服务保障职能,兑现了一个负责任行业、负责任部门的庄严承诺。 
  “大旱之后,必有大涝!”古谚应验。霪雨呜咽,连月笼罩贵州高原。或暴风骤临,雷电交加,雨倾如注,以致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俯泻。大灾之下,交通首当其冲,路基路面损毁,桥断路阻,形势危急! 
  险情突发接踵而至5月5日晚7点30分,赫章县妈姑镇境内突降暴雨和冰雹,时间持续一个多小时,导致山洪暴发,泥石流上路,国道326线3处路基坍塌、5道涵洞被堵塞、5公里公路边沟被淤塞、近6公里路面不同程度被泥石流覆盖,砂石超限运输检测站被淹,电动门被泥石流冲毁卷走,赫章公路管理段职工陈友权的妻子和儿子在洪灾中不幸遇难…… 
  5月17日至18日,德江、沿河、松桃县连降暴雨,公路沿线多处路基路面冲毁,路基挡墙、涵洞等构造物垮塌。其中,国道321线、省道303线多处发生多次边坡坍塌,导致交通中断。 
  6月17日,省道202线从江县境内K246+300处上边坡坍塌,约1200立方米泥石流覆盖公路;省道308线榕江县境内K72+300处上边坡坍塌,约800立方米泥石流阻塞公路;国道321线榕江县境内K998+200、K886+50、K892+50、K909等四处上边坡坍塌,约2000立方米泥石流阻断公路。 
  6月18日至21日,习水、正安、绥阳、德江、沿河、榕江等县遭暴雨袭击,国道321线、省道202线、省道308线、省道207线边坡坍塌,挡墙垮塌,泥石流覆盖阻塞公路,交通中断。 
  6月20日,省道207线道真县境内K8+560+700处发生山体滑坡,长约140米、宽11米、平均高33米的坍方阻塞公路,造成1名行人被掩埋。10余万方的坍体,把公路路基全部掩埋,近70米的半山上还不时有松动的石头和泥土滑落,随时都有再次坍塌的危险…… 
  6月23日至24日,德江、榕江、雷山、剑河等县再次遭到强降雨影响,国道321线一路段泥石流覆盖公路;国道326线、省道308线、省道311线多处边坡坍塌。 
  6月25日8时,省道311线剑河县境内K119+000处,暴雨造成上边坡坍塌,大约4000立方米泥石流覆盖公路,交通中断。 
  6月25日14时30分,省道302线习水县境内K19+270-K16+420处,暴雨造成山体滑坡,长150米、宽8.5米、高3米坍方阻断公路。 
  6月26日13时30分,省道308线榕江境内K121+750处,暴雨造成上边坡坍塌,大约1000立方米泥石流覆盖公路,交通中断。 
  6月27日8时30分,暴雨造成省道311线剑河县境内一路段泥石流覆盖公路,交通中断。 
  6月28日凌晨2时,受连日降雨影响,国道320线晴隆县境内K2342+600处,发生长30米、宽4米、高7米的路基下坍,有效路基剩余1米,交通中断。 
  6月28日凌晨,晴隆县在遭遇近9个月的干旱后突降暴雨,由于一夜连续数小时的大到暴雨,晴隆县境内多处遭受地质灾害,造成国道320线公路2342公里600米处路基大塌方,塌方体长35米,宽9米,高12米……28日6时30分,国道321线榕江县境内K998+100+200处,暴雨造成上边坡坍塌,约1500立方米泥石流覆盖公路,交通中断。28日11时50分,省道313线盘县境内K202+800-K202+940处,暴雨造成山体滑坡,形成长140米、宽11米、高13米的坍方,交通中断。就在当日下午两点时分,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因连续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倾泻而下的200多万方泥石流瞬间吞噬了该村两个村民组38户共计99名村民,进村道路阻断…… 
  经统计,入汛以来至7月13日,全省累计有国道4条34处(次)、省道12条137处(次)、县乡道105条多处(次)交通中断。公路水毁路基563746立方米/255公里、泥路面2086604立方米/792公里、油路面1306116平方米/286.5公里;桥梁全毁345米/15座、桥梁局部毁252米/12座;涵洞全毁356道、局部毁1009道;挡墙驳岸435377立方米/6278处;坍方1461738立方米/6278处;我省公路水毁直接经济损失为32955.35万元(含乡村公路损失,未含高速、高等级收费公路损失)。灾情接踵,防汛抢险形势十分严峻! 
  第一时间抢险保畅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山体滑坡发生后,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省委书记石宗源、省长林树森立即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赶赴灾害现场。29日凌晨1时,回良玉副总理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委托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石宗源书记随即就全省排查地质灾害和完善应急预案作了全面部署。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程孟仁、省公路局局长章征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险保通工作。省公路局准备装载机8台、起重机1台、挖掘机1台、平板车1辆、运料车4辆;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迅速调集装载机13台、挖掘机31台;省高管局准备救援拖车19辆;省运管局准备了客车40辆、货车45辆,随时待命。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为保障灾区道路的畅通,给开往灾区的各路救援队伍迅速开辟出一条安全畅通的救援抢险道路,根据救灾指挥部命令,关岭公路管理段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了一支由管理段党、政、工领导带队,段机关各部门人员、道班养护职工组成的公路抢通保畅突击队,同时,调配了全段车况最好的5台工程运料车、2台装载机、1台挖掘机,选派16名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机械操作手于下午6点30分冒雨赶到了现场。 
  到达现场后,关岭段道路保畅救灾领导小组经过初步勘察,将4.3公里的保畅路段分为3个作业点全面展开。清除路面淤泥、填补坑凼、加固路基、铺筑碎石各项工作也随即紧张而有序地开展起来,此时的保畅路段上随处可见身着橘红色公路标志服的抢通保畅突击队员忙碌的身影。通过70名突击队员9个小时的连续施工,一条平整顺畅的碎石路面道路终于完工,看着一辆辆救援车辆得以安全顺畅地通过,参加道路保畅的突击队员心底流露出一丝欣慰,他们都以能参加到这次救灾抢险工作中而感到无比的神圣和光荣。 
  为了保证路面平整,抢险保畅突击队员在加固路基的过程中用未戴防护手套的双手,将凸起的石块一块块地翻平、码齐,有的突击队员手被坚硬的石块划破了,在只做了简单的处理后又投入到保畅工作中。 
  在灾区,那闪动着的橘红色是公路人“铺路石”精神的体现,要知这群橘红色的身影,有的曾经作为突击队员参加过贵州交通赴川抢险支援队奋战在极重灾区的抗震救灾生命线。今天,面对特大灾难,他们毫不退缩,仍然义无反顾,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再现和延续了“08年汶川抗震救灾精神”! 
  6月18日夜的暴雨,造成县道350线交通中断。第一时间,凤冈管理段段长雷青带人赶到现场,看到长50余米、深10余米、剩下不到一半路基的大缺口,还有受阻司乘人员期盼的目光,只有一个念头:交通不能中断。这也是上级给支书杨功炳的死命令!上报灾情,设立警示牌,砌筑安全防护墩,清坍方,排积水、巡视危险路段,抢修便道,请大车绕行,派专人24小时值班,继续观察缺口安全。按照工程技术人员对现场情况的分析,丰乐道班养路职工挖边坡、填边沟,19日下午,一条能通行小型车辆的便道在艰难中抢通,保证了务川县通往外界的联系。22日,凤冈管理段组织20多人的施工队伍和调配的挖掘机进场,开始了水毁恢复工程的建设。 
  还记得6月20日是个星期天。从早上开始,遵义公路管理局书记石茂林的手机不时响起,局长杨志刚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公路水毁的信息报告,有各管理段直接报告的,也有局值班人员的信息通报。告急,303省道217公里处路基坍塌、交通中断;207省道8公里处垮山,公路被石块泥土淹埋,交通中断;350县道28公里处路基坍塌,交通中断;告急!告急!在遵义的正安、道真、凤冈、绥阳不断有边坡垮塌、路基坍塌的信息传到值班中心。石书记镇定之中不乏焦虑:“手机今天要被打爆了……”抢险保通在有力有序中紧张进行。 
  还记得5月5日,赫章县妈姑镇特大洪灾发生后,赫章段及时在3处路基塌方两端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从5月6日到12日,投入1600人次、装载机4台班次、水车10台班次,完成了5300余方路面、边沟淤泥和边坡塌方的清除工作,对容易产生泥滑、存在安全隐患的妈姑镇水泥路面,用水车进行清洗,保证行车安全。省公路运输(海员)工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慰问遇难职工家属和奋战在赫章段干部职工民工。你看,装载机操作手韩劲、水车驾驶员魏余康正在埋头苦干!饿了,就在路边啃几个冷馒头,渴了,就咕嘟咕嘟灌几口冷水,发扬了不怕脏、不怕累的抗洪精神…… 
  无数的抢险救灾镜头,令我们无限感佩——因为就在我们的身边,交通人是那么的执著,他们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可敬而又可爱! 
  科学预判超前部署“要在地质灾害隐患路段安排必要的公路抢险力量,随时做好抢修准备,一旦发生交通阻断事件,要尽快疏通,保障畅通。各公路收费站场要主动服务,设立抢险救灾专用通道,并坚决执行特殊情况下车辆通行免费政策,确保抢险救灾车辆优先快速通过;要安排服务人员,向抢险救援人员提供饮用水、常用药品和简易修理工具等服务,尽可能为抢险人员提供便利。要提前做好道路运输紧急运力的组织、征用和调配工作,确保随时调用,协助完成灾民疏散、伤员运送、救灾物资运输等保障任务……”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立即开展公路水路地质灾害排查工作,重点排查公路桥梁、隧道、浸水路堤、陡边坡路段、地质不良路段,以及港口(码头)高挡墙等重要环节。要加强在建公路水路工程项目管理,认真排查施工生产生活区域地质灾害隐患,落实人员、物料、设备和工程结构安全及地质灾害防御措施;对地形地质条件较差、工程建设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路段,要加强施工管理,加大技术指导力度,严格按照工序工法要求,先支护、后开挖,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诱发地质病害;要合理安排汛期施工进度,严格按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组织施工,防止冒险赶进度、赶工期;要落实专人监测特别危险区域,一有险情预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将受威胁的群众和重要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确保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迅速成立防汛救灾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促进防汛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公路部门要加强汛期养护管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大巡查力度,增加巡查次数,扩大巡查范围,发现灾情险情,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排除隐患;对于不能运行的危桥,要坚决禁止通行;一般危桥,要设置警示标志,作出限载规定,并加强超载运输治理;对特别危险路段要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落实专人监测报警,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对交通基础设施和出行人员的潜在威胁。海事机构要加强港口、码头、渡口和船舶的安全监管,落实禁航禁渡措施,加大现场安全检查力度,尤其要加强客船、旅游船和渡口船的重点监控,防止冒险航行。运管机构要督促客运场站落实安全责任制,切实履行‘五不出站’制度,并根据气象条件及时调整客运运输线路和班次,加强客运车辆性能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厅机关各职能部门要对防汛救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防汛制度措施不落实的,要及时督促整改……”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应急措施,落实应急物资,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地处置各类自然灾害事件;要认真做好抢险资金、物资、设备和抢险队伍准备,一旦发生灾情,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干线后支线、先通后畅的原则,在损毁路段及时设置指示、警示等交通标志,合理安排绕行线路,组织疏导交通,保障通行安全,全力以赴开展抢通保通工作。要进一步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在发生重特大灾害时,要立即安排24小时值班,保持通信联络顺畅,确保一旦出现重大险情事故,快速报告信息、快速救援、快速处置,努力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各级各有关单位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及时掌握恶劣气象和地质灾害动向,增强应对洪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特别是预报有强降雨发生时,要加大巡查力量,增加巡查次数,扩大巡查范围,确保及时发现灾情险情,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对交通基础设施和车船行驶安全的潜在威胁……” 
  “要精心安排,全力抓好汛期地质灾害再排查工作:一要把已知隐患点作为首要排查对象,迅速摸清情况,及时加强防范。二要对已治理和正在治理的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认真整改存在问题,努力加快治理进程。三要扩展排查范围,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置新的隐患”…… 
  三月份以来,省交通运输厅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和紧急会议,科学预判了今年继抗旱救灾保民生之后抗洪抢险保畅通的严峻形势,下发了多次防汛工作紧急通知,作出了一系列周密的部署,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防汛工作,认真排查整改险情隐患,加强气象信息监测预警,进一步落实重点部位度汛措施,做好汛期应急处置工作,加强汛期值班制度。 
  灾情一旦发生,交通运输部门立即启动相应的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进行抢险救灾,紧急调集抢修人员和机具开展道路抢通,对险情路段安排专人监测,设置警示标志,制定车辆绕行路线并发布公告,努力降低受灾损失。抢险保通工作节奏环环相扣,一是全力保通,二是紧急下拨抢险资金,三是启动恢复重建工作。交通运输部门是这样部署的,也是这样强有力地执行的。 
  6月8日上午,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副主任应急办负责人周旺还在不停地记录全省水毁受灾、抢险救灾进展情况。他对全厅系统的应急抢险情况了如指掌,由于在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表现突出,他在2008年初被部里评为“抗灾保通先进个人”。他一边整理《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应急信息快报》一边感慨地说:“尽管灾害无情,水毁频繁,抢险难度加大,但贵州全省未出现长时间断交情况,基本上做到了保障畅通,主要是厅领导和有关部门提早作出科学预判,提前作出安排部署,基层一线抢险和各项举措执行得力。这一点我们还是感到十分欣慰。” 
  6月29日,贵州省公路局组织1700余名路政执法人员上路投入防汛抗灾,壮大了战水毁保畅通的力量。在防汛期间,这1700余名路政执法人员对公路、桥梁实施不间断巡查,发现公路险情,及时处置,确保公路在最短时间内抢通。风雨交加中,他们正有力地在贵州的群山间迈步,迈出公路人最动人最飒爽的英姿! 
  应急处置形成合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难以忘怀关岭“6·28”特大滑坡灾害中全力投入抢险的驻黔武警交通直属工程部第二工程处。这一次,军人再次在灾难面前展示了他们的爱和力量。 
  灾情发生后,驻贵州六盘水、安龙县和思南县的武警交通部队官兵,立即停止了正在紧张进行的道路施工,按照事先演练,迅速集结待命。当天23时,贵州依旧暴雨如注,丝毫没有因99条鲜活的生命被深埋废墟而有所停息,反而越下越大。“出发!”随着工程处主任杨海生的一声令下,80多人的抢险救援分队,随同18台专业救援机械设备,以最快的速度,在急风暴雨中前行。 
  29日凌晨4时50分,救援官兵第一时间到达灾害现场,当行至距塌方现场约5公里处时,通往灾害现场的道路被不断发生的山体滑坡堆积的大量土石横阻,多数路段路基被泥石流冲毁,官兵和救援设备根本无法通行,此时,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救援队伍在官兵们身后排起了长队。时间就是生命,早一秒抢通救援通道,各方救援人员和各种救援设备就能早一秒进入灾害现场,被埋人员就多一份生还希望。 
  此时此刻,高级工程师刘德胜心急如焚,他不顾危险,只身进入受损道路现场详细查看情况。少顷,只见在暴雨中的刘德胜右手朝空中一挥:“王占平、骆军,你俩开挖机跟我上,安全员负责警戒,其余人员随后。”随着两台挖机“突突”的啸叫,这场人与自然灾害的特殊较量随即展开,“巨无霸”举起巨臂,开足马力,怒吼着往前开始掘进。从山上不停滚落的碎石打在挖掘机驾驶室顶上,“砰砰”直响。官兵们毫无畏惧,没有退缩,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一秒抢通,被埋群众就多一份生的希望! 
  安全员唐永安打着手电,目不转睛地盯着陡峭的山坡,由于塌陷多,积水深,他干脆把警戒哨一直咬在嘴里,随时准备示警。当救援道路抢通距灾害现场300多米处时,一阵急促的示警哨声猛然响起,距操作手骆军操作的挖机的5米处,刚开通的道路又出现塌陷。因操作手对原有路线不熟悉,且光线不足,再加上天空不时泼下的瓢泼大雨,使官兵抢通便道陷入被动。 
  站在大雨中指挥抢通救援通道的刘德胜,当即示意后方跟进的挖掘机赶忙填实塌陷区,并由后面跟进的铲车和装载机对已抢通的路段做进一步加固处理。在风雨交加中,除探照灯和机械设备发出的光亮外,四周一片漆黑。随着挖掘机“突突”怒吼,一方一方的泥石被一铲一铲清理,通往灾害现场的救援通道在一米一米延伸,一点一点拓宽。 
  当日8时许,经过官兵近4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武警交通官兵抢通了通往事故现场的唯一救援通道。此时,一夜没合眼的官兵来不及休息,只甩了甩裹满裤腿的泥巴,又疾步冲向现场实施救援…… 
  其他邻县的公路队伍也积极投入抢险救灾。省桥梁集团公司晴兴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处得知消息后,主动安排两台挖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清理道路;晴隆段、普安段也迅速赶到现场抢险救灾,保证了交通应急抢险队伍拉得出、用得上。 
  面对入夏以来多次罕见暴雨袭击,贵州公路专家专门提醒:山区出行应高度警惕突发泥石流。毕节公路管理局副总工程师罗龙建议,暴雨时和暴雨后,车辆和行人应尽量避免在易发生山洪和泥石流的路段通过,如发现河水浑浊、流速加快,应提高警惕。业内人士认为,公路防水毁应注重汛前排查,在汛期前要进行事故隐患排查,保证边沟、桥涵通畅,加固抢修挡墙,危险路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这样做能有效降低受灾损失。 
  各个部门、部队、沿线受灾群众,在大灾来临之时,形成了应急处置的巨大合力,聚集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迎着狂风暴雨,我们早已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泪水和汗水! 
  水毁灾害仍在持续。我们仿佛看到,雨水、泪水、汗水一旦交融,便凝结成钢铁的意志,在水毁肆虐的季节,交织得更加的炽烈! 
  在这场抗击洪魔的战斗中,全省交通系统吹响了抗洪抢险“集结号”,上下同心,顽强拼搏,形成了强大的抢险救灾合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