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国省干线公路“三提升”迎国检

2010-7-20 11:1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十一五期间,南通市通州区公路站认真总结迎接“十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大检查时积累的经验和心得,以再次代表南通接受国检为新起点,携江苏省公路系统“优胜公路站”、作风建设“廉洁高效看部门、优质服务看窗口”示范窗口,江苏省文明行业、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点等荣誉,全力备战,国省干线管理实现了“三提升”,干线公路好路率达到97%,彰显了公路硬实力。 
  一是养护“品质”大提升。创新养护劳动竞赛活动载体,紧紧围绕“控管养过程、保路况质量、升养护水平”工作目标,不断完善、丰富竞赛方案和考评机制,形成季节项目重点考核、自评打分公平考核、明确内容公开考核、综合评分公正考核的流程,做到检查标准明确、养护工区自评合情、综合考核结果合理、经费扣减具体明了,达到考核规范化和效能最大化,全区150公里国省干线好路率上升六个百分点。同时,养护经费管理实行社会外审,五年共实施中小修工程500万元,完成罩面12万平方米,完成3万延米裂缝处理,将影响路面、桥梁安全的病害、缺陷消除在萌芽状态,精细化养护与预防性养护理念得到贯彻落实。 
  二是工程“总量”大提升。十一五期间,共实施国省干线大中修工程监管项目8个88.8公里,工程量达6390万元(不包括223省道9.045公里、204国道7.428公里新建;335省道18.6公里改造工程等)。从2006年完成大中修监管项目一个19公里,工程量350万元开始到2010年监管项目两个24.5公里,工程量2750万元,实现了工程总量的大提升。2009年,在南通特色的“县站建设,市处监管”大中修管理模式下,该站全面履行建设主体职责,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占全市30%大中修工程量计2300万元、32公里建设任务。在实施上,认真执行首件认可、工地例会等9项制度,强调建设质量和安全检查。在管理上,监管人员保证事前、事中、事后24小时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223、336省道三个标段在省、市单项和综合项目抽查中,考核得分保持在90分以上,综合排名列全市前三。在工艺上,采用空气锤配合小型凿岩机替代了以往单一的凿除方案,既确保了质量,又保证了水泥砼板块的完整,此做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扬。目前,2010年大中修工程已全面开工,预计8月份结束。 
  三是保障“能力”大提升。表现为四个“加强”:加强突发事件处置的合作力。发挥110联动机制,突发事件处置保障到位,做到得到信息有“热度”、赶赴现场有“速度”、清除障碍有“力度”,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得处置。2008年初,那场50年未遇的大雪灾,降雪量达60毫米,该站第一时间组织出击,冒大雪、顶寒风,连续作战,清除积雪、铲除冰冻,驰援新建未通车的苏通大桥,为其减荷,打赢了这场“抗雪灾、保畅通”的保卫仗,被省公路局表彰为“先进集体”。五年来,共处理公路突发事件200多起,从未发生一起因养护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加强桥梁安全检查的掌控力。按“一桥一档”要求建立121座干线公路桥梁定期检查台帐,配备桥梁工程师,健全桥梁特检制度,注重对系杆拱型桥梁的数据检测和观察,及时发现336省道新江海河大桥边跨预应力梁板纵向裂缝,第一时间采取限制通行措施,并按专家会审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及时维护改造,将安全隐患消除在始发状态,公路安全畅通得到保障。加强公路养护巡查的预控力。坚持月经常性检查和半年常规性检查相结合,做到对养护职工的出勤率和“三红”着装、施工现场标志设置、遮挡标志的绿化修理检查不放过,发现缺陷,详细记录,下发整改通知书并附带照片资料,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单位,养护管理预控的能力明显提升。加强公路养护设备的机械力。大力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坑塘修补、路面保洁、绿化管护机械化作业进程。2007年,投资40万元购买了南通公路系统第一辆养护保洁车用于335省道路面保洁;2010年,先期购置养护保洁车3台、割草机10台、压路机2台、森林灭火机1台,实现4个养护工区全部机械化。同时,整合养护生产资源,添置压路机、综合养护车和铣刨机等养护机械设备,总投资将达500万元,其规模在南通七县(市、区)中最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