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全力保障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公路交通运输畅通

2010-7-2 12: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玉树地震发生后,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交通厅迅速反应,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当中。 
  一是果断决策,快速出击,全力以赴保畅通。立即启动了全省交通系统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成立了省交通厅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现场指导交通系统抗震救灾工作,第一时间调集公路抢通队伍开展公路保通和被埋人员救援工作。4月14日8时30分,地处震中的玉树公路总段、结古公路段、收费公路管理处玉树项目办率先投入自救、互救、道路抢通的战斗中。在全省交通职工的奋战下,震后6个小时内就打通了结古至玉树机场单行车道和国道214线雁口山至结古道路;震后21个小时国道214线、结古至玉树机场和省道308线全面恢复通行;震后30个小时打通了通往四川石渠县、西藏昌都公路,使通往灾区的4条救援通道全部畅通。二是紧急调运车辆,投入抗灾前线,确保运输不间断。我们紧急调集大批运输车辆开往玉树灾区。地震当天落实应急客货运输车辆900辆,在玉树巴塘机场和结古镇之间安排80辆大型客车和30辆货车,组织转运救援人员、救灾物资和灾区伤员。震后三天内组织运送抢险救援人员6354名,运输救灾物资8090吨,外运重症伤员1264名,第四天恢复了正常的客运秩序,为救援队伍迅速开进,运输救援设备、救灾物资及救治伤员和被埋被困群众赢得了宝贵时间。三是积极协同,紧密配合,为迅速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生活提供保障。省交通厅作为省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组组长单位,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同会战,全力抢修和维护灾区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于地震当天恢复了机场和结古地区部分通讯,第二天实现了抗震救灾指挥部、伤员救治点、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区的供电,恢复了结古部分地区供水,使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四是深入灾区,认真调研,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前期工作。在抢险保通阶段及恢复重建初期,省交通厅先后有6位厅级党员领导干部会同国家交通部领导、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5次深入灾区,现场指导救灾抢险工作,详细调查核实交通设施受损情况,对因灾损失进行评估,测算灾后重建运输需求和交通保障能力,及时编制了玉树灾后重建公路保通方案、运输保障方案和灾后交通设施重建规划。并从5月初组织2300多人、630多台(套)设备开始对214国道病害进行集中处治,拓宽308省道,积极组织灾后重建物资运输运力,扎实做好交通设施重建项目前期工作。玉树地震发生2个月以来,全省交通系统累计投入抗震救灾保通保运和清理地震废墟人员10万余人次,机械设备2万多台班,客货运输车辆5600多辆,累计清理公路塌方落石43万余方,运送抗震救灾人员、灾区伤员赴外治疗和治愈返乡人员、灾区赴外地就读学生共1.6万余人次,运输抗震救灾物资近2.5万吨,清理地震废墟97万方。 
  在这场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抗震救灾战斗中,全省交通系统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我们深深体会到: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根本保证;时刻牢记交通行业的神圣职责,始终以服务抗震救灾、确保“生命线”畅通为己任,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重要因素;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以身作则,在紧急时刻能够冲得上去、顶得住,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关键所在;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战斗作风、强有力的后方保障,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力量源泉。 
  在玉树地震灾后重建阶段,我们肩负着“保畅通、保运输、保安全”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要保证通往玉树灾区的国道214线和省道308线两条主要运输通道正常通行,全面恢复重建灾区交通基础设施,尽快构建玉树灾区生命线公路网,实现西宁至玉树公路高等级化,县县通二级公路,县际间通三级公路,90%以上的乡镇通等级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等级公路,实现灾区公路交通跨越式发展。我们绝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厚望,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牢记交通部门的责任和使命,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玉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切实做好交通运输“三保” 
  和交通设施重建,全力推进玉树恢复重建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