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或有困境 企业应两条腿走路

2010-7-16 15:0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欧债危机的影响余波未了,国内市场需求动力不足,经济二次探底之忧不断等,时至年中,在重重考验面前,中国经济还能否保持乐观增长?尤其是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是否已经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半年将呈现怎样的走势?中国制造还能否保护优势?面对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请他们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下半年企业或遇困境
  NBD:霍院长,您好!在刚刚公布的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中,对外贸易恢复较快,贸易顺差明显减少。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额13549亿美元,同比增长43.1%。6月份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值2547.7亿美元,增长39.2%,其中,出口1374亿美元,增长43.9%;进口1173.7亿美元,增长34.1%。统计显示,6月份,我国月度出口值及进出口总值均刷新2008年7月的历史记录,均创历史新高。您认为这种靓丽的增长态势在下半年能否持续?下半中国的出口将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霍建国:这应是经济恢复增长之后的一个高点,总的趋势应该在下半年会下来一些。6月份如此高的增速,7月份有可能会回落,但是对市场影响不大。从去年的基数看,7月份往后的降幅也是比较小的,都在慢慢转为正增长。
  欧美市场很难有大的变化,它们的经济增长发展速度慢,矛盾还比较多,美国经济在下半年有可能回落,欧元现在比较困难。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外部的市场不会有明显的需求,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现在高于发达国家,潜力比较大,但是新兴市场也有许多矛盾。因为周边的这些新兴市场,包括“金砖四国”等在内的部分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回落。总的情况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肯定会好于发达国家,但不像现在这么猛,因为欧债危机也对目前经济的影响很大,会深刻影响新兴国家的出口问题,下半年出口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困难也会更多。
  NBD:祝老师,您如何看呢?
  祝宝良:这么快的进出口增长有好多原因,包括出口退税的调整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整体上来看,全球经济增长都在放缓,在下半年出现这种增长态势是不可持续的,另外在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下,经济下滑导致内外市场的需求明显不足。现在全球的库存都在调整到位,如果不增加库存,贸易就不会有那么大的需求。
  贸易结构调整需两三年
  NBD:在外需市场未能充分复苏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在下半年该如何在内需市场上寻求空间?
  霍建国:现在外贸企业转内需,需要一个过程,因为他们的很多销售渠道和客户都是长期对外的。2009年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外贸企业转向内需市场,但如果外部需求还存在的话,这些企业肯定先会选择外需,现在的重要问题是,中国的这些外贸企业需要应对外部的风险,同时也应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
  总的来看,外贸企业面向内外两个市场来扩大内需和出口,本身都是应该的。如果单一的转向国内,其面临的生存现状和竞争环境也比较困难,因为现在国内的需求并没有明显上升,并不是说国内需求特别旺盛了,这些企业才应该转向国内市场。这些外贸企业应认真地做好出口,去开拓外部市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降低成本,同时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技术革新,追求出口的质量和效益,防范外部风险,这样才有出路。
  祝宝良:目前中国企业很难突破内需市场,因此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现在国内好多出口企业都在不断地扩展国内市场,将自己的产品转向内销,但是大都面临着内需也不足的困难。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益,中国的企业应进行产业的转移,比如沿海的中小企业应该大量向内地迁移。
  NBD:中国的出口在GDP中占有很高比重,欧债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下半年出口导向型经济能否保持优势?对贸易结构应作怎样的调整?
  霍建国:下半年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可以持续,因为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在GDP的比例中很高,现在向内需拉动经济转变过程中,它不可能是一个完善的替代关系,应该是相互交替的过程。从需求上看,内需可能会持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对外需的依存度有可能下降,但这个下降是缓慢的,如果下降过快,出口受阻或者是外贸增长的因素就没有了,那么GDP的增长也会很困难。因此,企业贸易结构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会需要两到三年时间。
  祝宝良:短时期内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结构不会改变,我国的贸易顺差是在下降,出口占GDP的比重去年有所下降,但是今年以来又升了一点,出口导向性经济的转变需要慢慢来。而贸易结构的调整应该是市场行为,不是由政府来决定的,现在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产业需要慢慢转移。
  “世界工厂”不会动摇
  NBD:上半年各地调高最低基本工资,同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使得企业的人力成本提高,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中国的代工模式何去何从?
  霍建国:这种上调基本工资和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企业肯定会带来一些压力,但还不至于影响中国企业在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会动摇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因为企业的工资待遇和职工福利等,都建立在企业的效益基础之上,一个企业不可能赔本而去解决工资问题。所以,企业的劳力成本是和效益相挂钩的。
  从过去的经验看,现在改善一下职工工资也符合市场发展需要,企业应在利润和成本之间做个平衡。从整个国际市场上来看,中国企业还是具备相当的优势,不单单是劳力成本优势的问题,还有在产品的质量等方面占据着优势。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表面上看对企业是有压力的,但实质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好处,能够体现企业创新的压力、改进产品质量的压力、提高效益的压力,只有效益提高才能解决职工的福利问题。
  祝宝良: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劳动力成本优势,现在这种优势不太明显,有部分企业开始转向国内市场,有些企业向其他国家迁移,转变的过程之中,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因此,下半年经济不至于太差,但增速肯定会放缓,对所谓的经济二次探底我不赞同,至少在中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NBD: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产业安全形势严峻,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霍建国:现在贸易保护主义确实有所抬头,在此情况下,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中国企业要注意贸易秩序的约束,要有序地去开拓市场,对于出口的价格要进行一定的协调,特别是对敏感市场的出口,要加强协调,包括价格和出口量的协调,如果在一个市场出口量过高,势必会带来对方贸易的保护。
  祝宝良:想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也不容易,我们还是坚持贸易自由主义,欧美都在想尽办法出口,现在贸易保护主义各个国家都有,因为这些国家的就业压力本身也很大,所以需要用WTO这个机制来解决贸易保护主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