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

2010-7-11 10:4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前言:
   在重庆直辖13年之际,两江新区挂牌之时,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重庆——这个蓬勃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找寻与之匹配的发展脉络,与重庆在西部的崛起共同腾飞。
   (1)、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
重庆将在未来十年将大力建设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为基础;以小额担保公司、租赁公司等8类非银行类金融机构;OTC、农畜产品等五个交易所为;推进建设内陆离岸金融结算中心为补充的金融发展之路,在2020年之前,建设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地区,连接中西部,辐射西南地区的金融中心。
如今重庆市GDP与贷款余额的比例是1∶1.4,在重庆GDP达到1万亿左右时,争取贷款余额达到1.6万亿,比例达到1∶1.6。当一个地区GDP与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2的时候,该地区作为金融中心的作用就凸显出来,重庆未来将争取实现1∶2的发展目标。
同时,重庆将启动提高经济证券化率,利用3-5年的时间使重庆上市公司市值占GDP的比例达到1:1。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快绩差上市公司的重组,优化上市公司结构,使重庆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设国内一流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要争取更多的新基金注册在重庆。积极参与场外交易市场建设,为全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做出贡献。促使重庆正逐渐成为资金融通的基地,未来要使重庆成为全国股票发行和债券发行的上市路演中心城市。 
在金融中心的硬件配置上,为配合突出金融业的发展,江北嘴金融城(一期)、重庆环球金融中心、国际开发金融大厦等纳入了重点建设项目。
   (2)、重庆城市化进程和基础建设:
    重庆的城市化进程:在未来十年将是跨越式发展的十年,根据国发文(2009)3号文件,规划至2010年,全市总人口3000万人,城镇人口161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3.8%;至2020年,总人口3100万人,城镇人口216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这将意味着将有超过500万人口融入城镇生活,等同于重建5个地级市的规模。城市化将带来交通、房地产开发、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服务行业等高速发展的机会。
    重庆的基础建设领域:重庆陆续成立了八大国有建设性投资集团,分别是重庆城投、建设投资集团(重庆建投),重庆高速、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高建投)、水务集团、水利投资集团、地产集团和开发投资集团(重庆开投)。分别负责城市建设、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地产、电力投资、水利投资等。先后科学规划、布局“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通过都市“一小时经济圈”对渝东北三峡库区、渝东南民族地区“两翼”的辐射、带动,探索出一条区域协调、统筹城乡的新路,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计划新开工达州-万州-利川联线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复线重庆段、渝黔新线(重庆段)、渝利铁路(重庆段)、渝万城际铁路、遂渝二线(重庆段)等。成渝高速复线四川段已经动工,重庆段也将于近期开工建设,总投资200多亿元、总长252公里,预计2012年全线通车,并将成为成渝两地最短的陆路主通道。
    2010年重庆市推出1万亿元投资计划,全市共实施重点项目323个,力争完成年度投资2000亿元。涉及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园区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及生态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科技、工业、农业产业化、商贸流通、房地产等13大类。其中,工业、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及社会民生4大类项目是今年重点建设的骨干支撑,4类项目总投资7375亿元,年度投资1435亿元。这样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在全国来说都是罕有的。
   (3)、西南信息和IT技术中心
    重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国信息和IT技术的传媒制高点,在这里诞生了以《电脑报》、《微型计算机》、《新潮电子》、《计算机应用文摘》等为代表的IT技术媒体。为重庆的信息和IT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2009年开始,重庆加速了作为西南信息和IT技术中心建设。重庆西永微电园建成,惠普和富士康联袂“出手”,将一个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制造项目落户在这里。除了拥有保税港区、枢纽通道等硬件优势外,关键还在重庆创新了IT制造业分工模式。重庆与沿海之间有2000公里的距离,重庆提出“垂直整合”的方式,一方面通过电脑整机销售企业带动零部件生产企业的进入,或者零部件生产企业延伸生产整机;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本地物流产业,这样便形成了协同效应,强化了地区的竞争优势。以惠普项目为中心,从富士康,到全球最大的服务器制造商英业达,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代工企业广达,全球最大的路由器和系统集成供应商思科相继进驻……重庆的产能也由最初规划的400万台(套),增至3600万台(套)、5000万台(套),甚至最终将达到8000万台(套),成为亚洲最大的IT制造基地。同时涉及液晶显示器、硬盘驱动器、电源、键盘、鼠标等一大批配套企业也将迅速跟进。
    在软件领域,重庆打造“软件研发高地”“服务外包前沿城市”,依托惠普项目,重庆已经引进了惠普全球软件测试中心、全球软件服务中心和中国呼叫中心、日本NTTDATA软件研发中心等核心企业,初步规划是,到2015年,包括软件研发、服务外包等在内的软件产业争取达到1000亿元的规模。
    未来三至五年内,以8000万台(套)IT制造中心产业为主,集软件研发、服务外包、呼叫中心、结算服务为一体的庞大信息产业集群,将形成年均5000亿元到6000亿元的销售值,占重庆工业经济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取代苦心经营二三十年的汽车摩托车,跃居重庆第一支柱产业。
   (4)、西南现代工业和制造业中心
    重庆作为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自直辖以来,机械、仪表等传统工业经过改造升级后得到较快发展,汽摩、装备制造等仍占重庆工业经济总量50%以上,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重工业制造中心。以长安集团、庆铃集团、红岩集团、力帆集团、隆鑫集团、宗申集团为代表汽摩制造企业。到2015年形成150万辆的生产规模,并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汽车技术研究体系和试车场地;并最终形成4-5家具有较强实力的整车生产大型企业集团;到2020年,全市的整车产量将达到260万辆,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新能源汽车的风起云涌给重庆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2009年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由长安汽车、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恒通客车、力帆汽车等30家单位共同发起,整合了重庆市乃至国内新能源领域的优势资源。同时,重庆北部新区平场工业园区5.87平方公里将主要发展新能源产业。重庆财政将拿出10亿元的真金白银对落户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给予资本金补贴之外,落户新基地还将享受所得税、增值税、土地出让金和建设配套费的减免。
   (5)、保税港区:水港空港一体的物流中心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中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和第一个“水港+空港”双功能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特殊监管区域,享受“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退税、区内自由贸易”等特殊的税收政策。保税港区规划面积8.37平方公里,其中空港保税港区2.37平方公里,水港保税港区6平方公里,预计到2015年,分三期全部建成。依托枢纽口岸寸滩和江北国际机场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叠加了航空运输辐射面广、水陆运输费用较低两大优势的内陆保税港区,对探索在内陆地区开展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中转业务、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加快内陆开放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重庆将发挥保税港区的作用,未来将把水港区规划成以水运集装箱为主要内容的保税物流和出口加工区。将把水港功能区作为西南地区出口货物的周转站,以后再把水路、航空、铁路组成纵横交错的运输网络,真正把保税港区作为一个枢纽,把整个重庆在西部地区编制成交通大网络、大动脉,在这个基础上再把重庆建设成为西南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物流中心、运输中心。

综述:重庆在迎来了直辖以来最重要的历史机遇,是重庆调整产业方向和产业机构的契机,我们相信重庆将如凤凰涅槃般,傲然屹立在中国西部,成就西部金融中心、西部交通枢纽、西部信息和IT技术中心、西部现代工业和制造业中心、西部水港空港一体的保税物流中心,成就国际化大都市的伟大愿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