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赢

2010-7-1 12:3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6月29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重庆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806种产品将零关税。(据《新京报》) 
  这是继2008年5月海峡两岸启动中断近十年的两会协商机制,全面推进双向“三通(通信、通航和通商)以来,更为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两岸经济安排。应该说,这是一场互惠的两岸自由贸易协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两岸ECFA协议的签署并不能单纯理解为一方对另一方输送利好。
  ECFA协议之于台湾,将直接推动台湾经济的增长。目前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岸经济往来的高度紧密,大陆成为了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去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总额达到837亿美元,占台湾全部出口的41.1%,仅对大陆石化产品的出口就达到78.8亿美元,占对大陆出口总额的9.4%。此次大陆逐步降低并最终在两年内分三步取消产自台湾的539项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涉及的商品总额约达138.3亿美元,约占台湾出口大陆商品总额的16.1%。花旗银行台湾首席经济学家郑贞茂估计,对直接推动明年的台湾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整个ECFA协议将为台湾贡献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同时,大陆廉价商品的输入将有助于降低台湾的通胀压力,降低台湾居民的生活成本。
  除可以预估的直接经济贡献外,ECFA协议既有效推动了两岸经济贸易的自由化和经济深度融合,又加快了台湾经济融入亚洲自由经济圈,避免台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下被边缘化。
  ECFA之于大陆,既意味着大陆廉价商品新的拓展渠道,又有助于大陆经济和产业机构调整。首先,当前欧债危机的冲击,使英德法等欧盟国家迫于财政压力退出凯恩斯计划,或隐或显地实现重商主义政策以争夺外部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这种重商主义政策的日益凸显,正不同程度地演绎成针对中国制造的国际贸易保护。在国际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下,台湾对原产于大陆的石化、机械、纺织和其他等四大类267项产品实施降税,所涉商品总额约达28.6亿美元,占大陆出口台湾商品总额的10.5%。规模虽有限但也客观上为大陆部分商品提供新的市场渠道。其次,对原产自台湾的商品逐步实现零关税,也将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劳动者工资上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部分压力,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
  无须讳言,台湾出口大陆的产品多为中间件和半成品,降低甚至逐步取消关税、逐步消除非关税壁垒等,将有助于降低两岸商品的贸易成本和台湾出口大陆诸多商品的价格,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陆贸易部门受原材料、工资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压力。
  另外,ECFA将促进两岸人流、物流和商品流的快速融合和优势互补,特别是两岸在研发、金融等服务领域的相互扩大开放,客观上有助于大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反推台湾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当前台湾在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相当明显,台湾创造的国际竞争优势,在两岸日益紧密的贸易自由化以及人流物流商品流信息流等的日益畅通下,将有助于助推大陆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由此可见,两岸签署的ECFA协议,一旦获得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的通过并加以实施,将为两岸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不断完善的制度性框架,打开了两岸基于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发展起来的制度性经济合作序幕,这将有助于两岸经济的互利共赢,加快两岸经济融合的纵深度,并促进两岸的和平繁荣和经济政治互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