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石油管道破解中国马六甲困局

2010-6-8 15:1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吕宁思
    ●●6月2日,温家宝总理访问缅甸,在双方签署的15项双边合作文件中,中缅石油气管道项目正式开工备受关注。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另一个稳定的能源供给源,更将有助于破解一个一直困扰中国的所谓马六甲困局。一旦中缅输油管道建成,产自缅甸的石油就不必再经过马六甲海峡,可以直接运到中国来。
    6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缅甸军政府领导丹瑞大将的时候指出,中缅关系稳步发展,给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次温总理出访,正好是从东到北又到南,对于关乎中国战略安全的几个重要地区走了一圈。特别是在缅甸,不但要加强眼下两国的政治关系,更是要为未来长远的中国能源战略部署一枚棋子,那真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温家宝出席的能源、贷款、交通、水电站、制造业、汽车组装等15项双边合作文件中,备受关注的自然是中缅石油气管道项目正式开工。
    缅甸天然气储量位于世界第十,已经确定的天然气储量是25400亿立方米,已知的原油储量为32亿桶。而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来说,对能源的需求,就像对血液一样,经过五六年的磨合,中缅石油管道合作协定,终于敲定了。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另一个稳定的能源供给源,更将有助于破解一个一直困扰中国的所谓马六甲困局。马六甲困局是什么呢?众所周知,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狭窄的海上通道,中国目前进口石油的80%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全部进出口货物的60%也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中国的贸易和石油安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马六甲海峡的状况,这就形成了所谓的马六甲困局。一旦中缅输油管道建成,产自缅甸的石油就不必再经过马六甲海峡,可以直接运到中国来。这样一来,今后不论那个海域发生怎样的事变,甚至封锁,中国将不会坐困愁城。
    据悉,中缅油管投资额度高达数十亿美元,根据规划,2010年将建成30万吨原油码头和60万立方米的油库,实现每年输送两千万吨原油的预定目标。而一期工程的成品油除了供西南五省市之外呢,还将有710万~1030万吨的柴汽油从区外调入,如果能够引进4000万~6000万吨原油,产品除覆盖中国在西南五省市区之外,还可以销售到湖南、湖北等华中地区,甚至向东南亚辐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