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优结构变出城市发展新支撑

2010-6-8 14:5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以产业集聚区和物流园区为平台,围绕“4+3”产业定位,一大批精深特专项目落户我市,构建起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图为大唐热电汽轮发电机组。 武殿森 摄 
    ◎旅游服务业、新型能源业、食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等 “4+3”产业极具发展潜力 
    在城镇面貌 “三年大变样”工作中,我市以三大产业集聚区和四大物流园区为平台,围绕 “4+3”现代产业,用好项目、大项目建设促进转变发展方式。随着一大批精深特专企业落户我市,我市构建起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据规划,到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力争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500亿元左右;全部财政收入翻一番半,达到350亿元。 
    培育 “4+3”产业 
    搭建产业发展框架 
    产业是一个城市的血液,更是发展的竞争核心。一个地区发展如何、水平高低,关键在于产业有没有好项目、大项目支撑,有没有锻造强大发展后劲能力。 
    近年来,我市众多企业快速崛起,张煤机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旅游服务业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0多亿元;新型能源业风电、火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44万千瓦和326万千瓦,成为全国第一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我市的自然禀赋不无相关。实践告诉我们,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 “将自身资源化为优势,把这些优势发挥至极致”。 
    为此我市以三年大变样为抓手,按照 “4+3”产业规划,积极做大做强旅游服务业、新型能源业、食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电子信息业、矿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建设京西北运动康体休闲区和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我市着力打造 “滑雪旅游胜地、生态休闲之都”,重点培育冬季滑雪、消夏避暑、温泉养生、始祖文化等特色旅游品牌,如今旅游业成为我市主导产业,并初步形成了集旅游、度假、观光、滑雪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能源业发展,随着第二个、第三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推进,以及国家电网风光储输、大唐国际张家口热电厂和河北建投宣化热电厂建设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建设,我市新能源产业不断 “发展壮大”。此外,我市还进一步加快宣钢技改和地方钢铁改造重组步伐,整合煤炭资源,推进矿产品精深加工, 
    ■链接 
    我市“4+3”产业总体目标 
    到2011年,“4+3”重点产业振兴取得初步成效,为全市经济总量翻番奠定坚实基础。五个重点工业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税收分别达到447亿元和129亿元,力争在2008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现代物流业交易额年均增长20%,旅游服务业总收入达到60亿元。 
    到2013年,“4+3”重点产业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圆满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工业倍增计划,带动全市经济整体实现倍增。五个重点工业产业规模以上增加值和税收分别达到834亿元和263亿元,力争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两番。现代物流业交易额五年年均增长18%,旅游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00亿元。通过重点产业的振兴,确保到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半,全部工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全市生产总值在2008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达到1500亿元左右;全部财政收入力争翻一番半,达到350亿元。 
    促进矿业开发向规模型、集约型、效益型和可持续利用方向发展。大力发展低温错季蔬菜、建设百万亩葡萄种植基地,打造世界一流的高档葡萄酒加工区,推进马铃薯精深加工……现代农业呈现了蓬勃生机。以西山产业集聚区、宣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北风机设备制造园等园区为平台,抓好席勒公司直升机制造、三一张家口风电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形成重大技术装备、基础装备、基础配套件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依托产业园区 带动产业聚集 
    “做城市,就是做产业”,“做产业,更要依托城市”。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建设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产业集聚将成为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则是产业集聚的“推进器”,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作为老工业城市,长期以来,我市产业功能分区不合理,居住区和工厂区混杂建设,产业功能不明确,既影响环境保护,又影响群众生活工作。为加快区域化中心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建设品位,我市在“三年大变样”中,实行城市化功能分区,将城镇建设与推进企业搬迁、加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同步进行。一方面,加大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按照“外二内三”产业布局,在主城区厂矿、企业搬迁后,将腾出土地变成绿地和公园。“腾笼换鸟”,不仅让迁入产业集聚区企业有了更为广阔发展空间,同时还吸引了上下游相关产业项目落户,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目前,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我市产业集聚区已初具雏形,吸引了诸如中煤集团、三一集团、宣工集团、席勒飞机等众多大企业踊跃入驻,涉及煤矿机械、工程机械、粮食机械、数控机床、风电设备、飞机制造等领域的一批高新专项目,成为统筹全市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此外,我市还积极推进南山、商贸、空港和京西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东山信息产业集聚区、涿鹿信息产业制造园等园区,打造怀来—涿鹿—宣化—主城区信息产业带,培育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电子专用材料、光电子、软件、专用仪器设备生产基地。蓬勃发展的产业园区,成为我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赢得发展主动发展制胜所在。 
    创优发展环境 促进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企业,三年大变样中,我市把优化政务环境、促进现代产业大发展、快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抓手,出台多项政策、措施,让效率提速再提速,实现政府调控与企业行为的互动、沟通。 
    为在产业集聚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我市以政策吸引项目入区,建立健全促进项目建设的责任制度和激励机制,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实施方案》、《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财税奖励试行办法》和《张家口市产业集聚区项目准入、土地利用、鼓励发展和服务管理办法》,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成项目入区,实现产业集聚区科学招商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我市从税收、融资、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大了对龙头骨干企业倾斜力度,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速再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优先支持产业振兴范围内的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人才支撑,鼓励企业充分加大人才培养,培养造就一大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我市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推行主动服务、代办式服务,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好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