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区发改委负责人谈“两江新区”的沙坪坝机会

2010-6-23 1:2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6月18日,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的“两江新区”终于在重庆直辖十三周年之际正式挂牌起航,作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内陆唯一国家级新区,它的设立对重庆,特别是对沙坪坝未来发展的影响在哪里?6月21日,记者专访了沙坪坝区发改委主任崔杰。 
  对沙坪坝长期发展是重大利好 
    崔杰认为,“两江新区”的获批是重庆直辖市13周年后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两江新区”肩负着三大历史使命,首先是肩负着进一步推动重庆统筹城乡破解难题,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上具有重大的探索使命。其次是探索内陆开放高地在新世纪发展的新经验。第三个使命就贯通东西,融合南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切实起到领头羊作用。“两江新区”的建设必定会对整个重庆市的开放、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体制创新,对重庆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这对各区县观念更新、管理提高也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作用。 
    “两江新区”的设立对沙坪坝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崔杰认为,这对沙坪坝长期发展是重大利好。“两江新区”将在各方面对沙坪坝提供有利的借鉴。“两江新区”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经济能级,为重庆进一步开放创造更好的条件。由于它的建立会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对重庆市乃至沙坪坝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两江新区”和沙坪坝一江之隔,是西部大开发、浦东和滨海新区以及国发3号文件等所有政策于一身的地区,可能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上会有一些同质竞争的问题,这一点沙坪坝要研究。 
    此外,在“两江新区”1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是按照一个新城建设标准来打造的,纵观浦东和滨海新区的发展,“两江新区”最终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目前来看,“两江新区”区域内欠缺的是社会事务这个版块,比如说在科研院所、大专校院、文化、教育、卫生等这些功能和沙坪坝相比具有相当的差距。“两江新区”的建立会让这些方面和沙坪坝形成一个竞争格局。沙坪坝如何巩固社会事业、科教文卫的优势,进一步辐射和支持“两江新区”的发展,这都值得沙坪坝认真研究。 
  做好错位发展 
    崔杰认为,虽然存在竞争,但从“两江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来看,和沙坪坝同质的不多,沙坪坝需要的更多是错位发展。 
    在“两江新区”的确定的五大产业中,只有电子信息产业定位和沙坪坝区有重叠,沙坪坝就需要进一步和“两江新区”做好错位发展,相互间配合、支撑,才能相得益彰。另外,“两江新区”的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这三大功能布局中和沙坪坝也有明显的重叠之处,沙坪坝应该携手“两江新区”共同开发这三个特色产业,促进共同发展。 
    从物流发展看,“两江新区”的设立丰富了沙坪坝的物流功能,进一步促进了沙坪坝的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只有进一步把“两江新区”的水路、航空物流做起来,重庆的水路、航空、铁路三位一体的物流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两江新区”的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都是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最重要平台,功能重要和定位不一样,其共同的作用就是推动重庆及整个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两江新区”的设立有利于两大平台携手并进创造条件。 
    从现代服务业发展看,“两江新区”建设后,会对重庆的整个产业布局会产生新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对处于主城一环以内的地区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两江新区”的设立,为包括沙坪坝在内的老主城区的现代服务业重新布局、重新定位,重新考虑新的业态发展创造了条件,可以说,哪一个区域应对这个变化,转向快,规划起点高、引进力度大,发展力度强,那么这个区域就会有更大的发展。这对沙坪坝的发展既是巨大压力,也是很好的促进。 
    崔杰最后认为,“两江新区”的设立,对沙坪坝的长期发展是一个利好,区发改委一定会认真分析,“两江新区”建立后,根据新的格局的变化和沙坪坝自身的条件和功能定位,支持好,借力好“两江新区”的发展,一起共同发展,共同支撑起重庆发展。(刘著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