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向好背后存隐忧

2010-6-20 15:0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不出所料,中国5月份出口表现继续好于市场预期。只不过,随之而来的升值压力,让谁也无法高兴起来。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出口高增幅主要缘于去年的基数非常低,2009年5月,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外贸出口下滑至谷底,出现“掉头向下”之势。除了低基数的影响之外,基本面继续得到改善也是出口表现强劲的主要外部因素。但是,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显现。   不出所料,中国5月份出口表现继续好于市场预期。只不过,随之而来的升值压力,让谁也无法高兴起来。
  出口数据继续好转
  进入5月,中国经济数据利好频传,特别是出口表现,更是远超市场预期。
  6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5月份中国进出口数据,其中出口同比大幅增长48.5%,同时进口也保持高速增长,导致1-5月中国贸易顺差同比下降59.9%,当月贸易顺差195.3亿美元。这是继2001年和2005年之后的第三高出口数据。
  “今年5月份出口48%的增长基本上是属于恢复性的增长,相比2008年的水平,1-5月仅微增4%左右,外贸仍然处于恢复性的过程中。”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由于去年下半年,特别是第三季度基数提高,今年7月份以后,出口增速将会平缓下来。
  从2009年11月起,进出口已经延续了7个月的恢复性增长;在去年5月同期下滑至谷底的基础上,今年5月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恢复性增长。与金融危机前2008年1-5月相比较,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8.5%、4.0%和13.6%。
  然而,在姚坚看来,尽管5月出口增长加快,全年形势仍不乐观。他告诉记者,5月当月,我国外贸出口快速增长,体现了国际市场需求总体恢复性增长。
  据介绍,世界银行6月10日发布《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全球GDP2010年和2011年将在2.9%-3.3%范围内增长,相对于今年初的预测有所调高。但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作为我国主要传统市场的发达国家复苏步伐相对慢于新兴市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不稳定因素将制约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将制约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月当月,我国外贸顺差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回升,扩大进口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进口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预计全年贸易顺差的规模将明显回落。”
  其实,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出口高增幅主要缘于去年的基数非常低,2009年5月,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外贸出口下滑至谷底,出现“掉头向下”之势。
  除了低基数的影响之外,基本面继续得到改善也是出口表现强劲的主要外部因素。据统计,5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速从4月的19.1%大幅上升到44.3%,对另外两大经济体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分别增长49.7%和37.1%,同时对东盟出口增幅大幅跳升至48%。说明在对所有贸易伙伴出口加速的情况下,主要发达经济体需求复苏强于预期,是推动中国出口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
  此外,在姚坚看来,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显现。1-5月,我对欧盟出口增长34.4%,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尚未显现。由于订单合同从签订、发货到出口结汇,至少需要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5月出口数据反映的是3月之前的订单合同。未来几个月,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负面效应可能逐步显现。
  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而中国出口的反弹也再次让美国人抓着把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进一步提高。
  美国商务部日前称,美国4月份对华贸易逆差从3月份的169亿美元扩大至193.1亿美元,加剧了贸易不平衡的趋势。而美国议员曾表示,他们将对汇率存在“根本性偏差”的国家实施贸易制裁,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也承诺将敦促中国对其汇率和贸易政策做出更多根本性改变。甚至美国方面有人提出要把人民币汇率问题纳入到当前对于铜版纸和铝型材的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中。
  “把人民币汇率纳入到双反调查,特别是纳入到反补贴调查之中是缺乏事实依据和规则基础的。WTO是管贸易政策的,而并不是管金融和汇率政策的。”姚坚说。
  事实上,中国整体的进口增速要快于出口两倍。这个状况是由国内外双重因素共同决定的:国内因素是我国国内经济实现了较快速的增长,国外因素则是我们的主要出口市场还在一个比较低迷的恢复期。这个大格局在今年不会改变,并且会导致今年的我国外贸总体呈现出顺差大幅减少的状况,为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从这样一个意义上来说,汇率的走势更多取决于经常项目的顺、逆差在GDP中占据的比重,4%-5%应该是一个正常的合理区间,而今年可能还会比这个数值低。因此,今年基本的判断是经济政策总体稳定。”姚坚表示。
  而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近期在一份声明中则表示,中国无意追求对美贸易顺差,并采取积极措施扩大自美进口,推动两国贸易健康、平衡发展。他称,人民币汇率并非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美国对高科技产品实施的出口限制,是造成这一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还称,人民币升值无法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也无法解决美国储蓄率过低、负债及失业率水平过高的问题。
  秦刚表示,中国将继续逐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而改革时机和方式将取决于国内以及全球经济环境。把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借口汇率问题对中国搞贸易保护主义,是毫无道理的。
  中国目前正在带动全球经济的复苏,这也是许多经济学家、尤其是美国经济学家声称人民币估值过低的原因之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