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16项在建新建交通工程总投资43亿

2010-6-2 11:3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wuliuba 关注度:
摘要:... ...
 这边,“打的难”还没解决,那边,“限摩令””又引发全城关注。 
  如何破解出行难?近日,三水交通运输局局长林志道在“如何加快三水科学发展”讨论活动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以突破三水交通运输的瓶颈为目标,积极推进交通运输升级改造,狠抓交通工程建设和公交服务提升,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三水加快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持。 
  □路网建设 
  四大瓶颈亟待突破 
  林志道分析,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佛同城”以及“广佛肇一体化”对交通建设提出的要求,在推进交通路网的规划建设中,三水交通面临“四个瓶颈”: 
  第一,路网规划及建设规模瓶颈。“过去在路网规划方面意识不超前,规划不够科学,造成向东部发展的道路出现不方便、不顺畅的瓶颈。从发展眼光看,我们过去建设的以及规划的道路没有抓好控制,建设的起点较低,导致部分路段出现车流阻塞的瓶颈,以及付出重新扩建道路的代价。” 
  第二,重点区域交通对接的瓶颈。虽然三水地理上东接南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但与这些区域对接的东部出口较少,影响了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辐射,对经济发展不利。 
  第三,交通建设资金的瓶颈。由于交通建设投资较大,加上财政财力有限,资金对路网建设速度及规模有所影响。 
  第四,征地拆迁的瓶颈。近年来,由于征地拆迁难度不断增加,导致工程建设用地提供比较困难,工程建设受阻。 
  □升级改造 
  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林志道表示,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突破交通建设的瓶颈,想方设法促进路网的升级改造,除完成了《佛山市三水区公路网规划》外,还在项目上马等方面抓落实。 
  项目落实主抓“东部板块” 
  据介绍,目前,全区交通工程建设项目16项,其中在建9项,新建7项,项目总投资约43.25亿元(其中新建项目投资22.31亿元)。 
  其中,今年计划建成通车的项目有白金一二期改造、白金三期工程,碧云路扩建改造,三花公路改造,塘西二期,云东海大道乐平段、六山线改造等工程。 
  资金筹集共筹集资金54亿 
  去年以来,三水交通运输局积极抢抓机遇抓融资,共融资约9.51亿元,争取纳入佛山市统筹建设项目的资金约12.8亿元,利用社会资金(BT项目)共22亿元,有效解决了工程建设的资金出路。 
  征地拆迁建议成立督查协调工作组 
  鉴于当前各项工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征地拆迁难题,交通运输局建议,区政府成立交通工程征地拆迁督查协调工作组,牵头解决征地拆迁遇到的难点问题。 
  最近,市府办印发了《佛山市重点路桥建设项目工作责任制度》,明确了路桥建设项目“一把手负责制度”。为此,建议区政府成立交通工程征地拆迁督察协调工作组,由区长任组长,区府办、区国土、监察、交通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工作组负责全区交通工程征地拆迁的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重点解决工程征地拆迁和管线迁移遇到的难点问题,尤其是与区外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的难点问题。此外,建议工程沿线各镇(街道)和广大群众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尽快提交工程施工用地,为工程建设营造有利的环境。 
  □“村村通水泥路” 
  扫尾工程最后冲刺 
  据介绍,在完善路网体系过程中,抓好“村村通水泥路”扫尾工程建设尤其重要。 
  “农村道路建设对加快三水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林志道介绍,经过2000年“村村通水泥路大会战”和近几年的不懈努力,三水农村公路建设具备了一定基础,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由于迳口华侨经济区于2003年才划归三水管辖,错过了“村村通水泥路大会战”之机,自然村通水泥路几乎“空白”,同时三水各镇(街道)还有一些地处偏远、经济薄弱、工程较大、人口较少的自然村硬底化建设进展缓慢,仍未通上水泥路。这些地区落后的路网不但影响了群众的交通出行,也成为制约三水农村路网建设的“瓶颈”。 
  进展 
  今年65%的任务量已完成 
  为此,去年以来,三水精心组织开展了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扫尾工程建设,决定用两年时间(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完成自然村通硬底化和辖区乡村道路(在册)硬底化两项指标,全面实现农村公路硬底化的目标(其中,今年我局将计划完成69个项目,建设里程为51.2公里,2011年计划完成19个项目,建设里程为31.1公里)。 
  通过大半年的共同努力,“村村通水泥路”扫尾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已完成33.631公里,约占今年任务量的65%;全区已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里程约724公里,为全区农村公路里程的95%,698条自然村通上水泥路,自然村通水泥路的比例达94.8%,全区7个镇(街道)中已有3个镇(街道)完成了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建设。 
  问题 
  部分镇街推进难度大 
  即使如此,目前,“村村通水泥路”扫尾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部分镇(街道)推进村道建设的难度较大。如:南山镇“村村通水泥路”扫尾建设任务最重,占全区任务一半以上,且项目的分布很分散、范围较广,施工难度比较大;西南街道的九水岗村道由于路线长、投入大,资金缺口较大,资金一直未能落实,影响了工程的开展,目前该村道正进行招投标工作。 
  二是财政扶持力度有待加强。按照工作预算和补助标准,“村村通水泥路扫尾”工程的财政补助为600多万元,但今年财政安排仅300万元,财政补助力度不足。 
  三是工程质量意识不强。从目前已验收及对在建的村道检查中发现,部分镇村对村道建设的质量意识不够强,未能按区政府下发的文件标准来进行设计和建设,工程质量把关不严。 
  建议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针对上述问题,下一阶段,交通运输局将采取如下措施加快推进“村村通水泥路扫尾工程”建设: 
  积极协助南山镇等镇(街道)解决工程建设遇到问题。为其提供力所能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同时要求南山镇等镇(街道)的村委会,加大宣传力度,多想办法,广泛筹集资金。 
  加大对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力度。定期派遣工程技术监督指导组到各建设项目进行质量巡查和技术指导,对不合格工程坚决要求返工重做,否则不予以通过工程验收,不给予财政补贴。 
  与此同时,该局建议,区政府根据“村村通水泥路”扫尾工程的实际需要,财政上安排充足的专项补助资金,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解决工程建设的资金难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