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去年中国与亚洲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53.1%
2010-6-16 16:3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6月10日,商务部召开“中国与亚洲经贸合作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亚洲司司长吕克俭介绍了中国与亚洲经贸合作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商务部新闻办主持。实录如下: 主持人:感谢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商务部亚洲司吕克俭司长给大家介绍中国和亚洲的经贸关系。商务部亚洲司主要负责拟定和组织实施所负责国别地区的经贸合作发展战略、规划、政策以及双边和区域的经贸谈判,处理双边经贸中的重要事务。亚洲司分管的国家有26个,其中包括东北亚4国、东南亚11国和南亚8国、西亚3国(塞浦路斯、伊朗、土耳其)。我们今天发布会议题主要集中在和亚洲有关的经贸问题上。首先,请吕司长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和亚洲经贸关系情况。
吕克俭:谢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我也非常高兴向各位朋友介绍一下中国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情况。同时,也期待各位朋友能够宣传介绍中国与亚洲国家互利、互惠、互信、共赢的经贸合作关系。下面,我向各位朋友介绍一下中国和亚洲的经贸合作情况。
正如各位朋友所知,亚洲位于中国的周边,与我国地理位置比邻,经济结构互补,是我国开展对外经贸合作最主要的对象之一。在这里我向各位朋友介绍一组2009年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亚洲在中国对外经贸合作中所占的地位。中国与亚洲的贸易额占中国全国外贸总额的53.1%,其中对亚洲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7.3%,自亚洲进口占全国进口总额的60%。从双向投资看,亚洲国家和地区对华实际投资金额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7.3%,中国对亚洲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占中国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8.7%。从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来看,对亚洲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占全国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总额的49.8%。
多年来,我们始终奉行“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积极扩大和深化与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速减缓,部分国家和地区还出现了负增长,中国与亚洲经贸合作遭到较大的冲击。但是,亚洲也是最早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地区。这一方面表明,经过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的结构调整,亚洲的金融体系和经济素质有了较大的改善,抵御危机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和印度等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强劲增长,对亚洲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可以说,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与亚洲经贸合作的基础更加巩固,双方之间的经贸关系更加密切。
2009年末以来,中国与亚洲经贸合作快速恢复和发展,进入2010年,这种恢复和发展势头更加巩固。今年1-4月,中国与亚洲进出口总额达到4583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对亚洲的出口是2064亿美元,自亚洲进口251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和60.2%。亚洲国家和地区实际对华投资219亿美元,同比增长24.3%。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亚洲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4.5亿美元,同时增长102.1%。
上述数字表明,中国与亚洲的经贸合作关系,无论是贸易、相互投资还是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已经恢复和超过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同期水平。
目前中国和亚洲经贸合作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第一,高层互访频繁,有力促进了多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5月28日至6月3日,温家宝总理赴韩国出席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访问韩国、日本、蒙古和缅甸,与各国领导人就扩大和深化双边及地区经贸合作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签署了约30项合作协议,推动我国与上述4国经贸合作取得新发展。温总理今年首次外访选择亚洲国家,显示了领导人对与亚洲合作的高度重视。此外,今年前5个月,李长春同志、回良玉副总理和戴秉国国务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访问亚洲6国,印度、孟加拉、阿富汗、蒙古、朝鲜等11国领导人访问我国,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亚洲有关国家的经贸合作。
第二,多双边机制日趋完善,大大增强了中国与亚洲经贸合作的规范性和长效性。中国与日本2007年启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至今已举行两次会议,今年下半年将在我国举行第三次会议。该机制已成为中日在经济领域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重大举措。在亚洲司主管的26个国别中,我们已与25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经贸联委会或经贸磋商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会议,务实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合作方向,确定合作领域,落实重点项目,推进各项合作。为加强双边合作可预见性和对企业引导,也为了加强多双边合作的政策指导,我们与亚洲多个国家制定了中长期经贸合作发展规划或者签署了双边政府间的《关于扩大和深化双边经贸合作的协定》等文件。
第三,中国与亚洲相互依存度不断上升,中国市场对亚洲经济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在中国的10大贸易伙伴中,亚洲国家和地区占6个,除我国香港特区和台湾省外,日本、东盟、韩国、印度分别排在第3、4、5、8位。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已成为公认的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一是中国自亚洲进口增幅远高于对亚洲出口,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09年,中国对亚洲的贸易逆差349亿美元,今年1-4月,逆差已达到455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对韩国、日本和东盟的逆差分别达到221亿美元、177亿美元和59个亿美元。二是中国在主要贸易伙伴对外出口中所占比重显著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日本对华出口占其对外出口的比重从17.6%升至18.9%,韩国从22.4%升至26.0%,泰国从9.6%升至11.3%,新加坡从9.4%升至10.5%,马来西亚从11%升至12.9%,印尼从7.6%升至9.4%。说明在我们主要的对外贸易伙伴的对外出口中对中国出口的比重在显著上升。三是中国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目前中国已是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等东北亚4国以及印度、马来西亚和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2009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超过新加坡、美国和日本,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在东盟贸易伙伴的排名由2008年的第4位升至2009年的第3位。
第四,中国与亚洲主要伙伴的经贸合作出现很多新亮点。一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全面建成,顺利实施,带动双边经贸合作重新回到快速增长轨道。今年1-4月,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58.5%,其中中方出口增长45.6%、进口增长71.7%。这些数字均大大高于同期中国的进出口增幅。截至4月底,中国与东盟累计相互投资总额约700亿美元,其中东盟对华投资累计约600亿美元,中国对东盟投资累计约100亿美元。中国与东盟互利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加工业等诸多领域合作进展顺利。2009年4月,中国宣布将于今后3-5年内向东盟国家提供150亿美元的信贷,并决定设立总规模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将更好的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中国与东盟在10+1、10+3、大湄公河次区域、东部增长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框架内的合作顺利进行。
二是东北亚地区合作取得新突破。对日本合作方面,绿色经济、能源环保、电子商务等正成为两国经贸合作新的重点领域。双方共同推进“中日唐山(曹妃甸)生态工业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日合作低碳经济示范区”等具体示范项目合作。对韩国合作方面,双方积极落实领导人共识和《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报告》,大力推进重点合作领域和项目,培育新的经贸合作增长点。在区域合作方面,中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正式完成,双方力争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启动政府间谈判。中日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5月上旬已正式启动,三方力争在2012年三国领导人会议之前完成研究,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奠定基础。此外,中日韩三方在三国经贸部长会议、泛黄海经济技术交流会议框架内的合作扎实推进。
三是与南亚、西亚合作势头良好。1-4月,中国与在南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印度的进出口额达到196亿美元,同比增长50.2%,全年有望实现或接近双边贸易600亿美元的目标;与西亚主要贸易伙伴伊朗和土耳其的双边贸易额分别达到86亿美元和43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7%和67.3%。考虑到中国对南亚国家贸易存在一定的顺差,为扩大自相关国家的进口,我们从2007年以来已举办三届南亚国家商品展,通过对参展企业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为南亚各国推介各自商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自今年7月1日起,中国还在《亚太贸易协定》框架内,对孟加拉国4721种商品实行零关税待遇,以促进孟加拉国对华出口。中国在电力、矿产、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与南亚、西亚国家也开展着良好的合作。截至4月底,中国累计对南亚各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已达23亿美元,工程承包项目完成营业额373亿美元。
当然,我们发展与亚洲经贸合作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当前亚洲一些地区政局或者安全形势存在隐患,部分国家经济年初以来出现过热、通胀高企,个别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等。这些都使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尤其大型项目合作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甚至风险。但是与亚洲经贸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经贸关系之一。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并不断扩大和深化与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亚洲各国一道,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和发展的多双边经贸关系,为亚洲地区和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
主持人:下面提问,请各位媒体朋友提问之前先报一下所在媒体单位。
中国日报记者:今天海关发布了5月份进出口数据中,中国在5月份出口同比增长了48.5%,我不知道在这么高幅度的增长背后,是不是中国对亚洲出口起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
吕克俭:今年以来,由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及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特别是贸易发展是快速的。我还没有看到5月份的数字,但是从1-4月的数字来看,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特别是进口增加确实是很快的,对于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尤其各国和地区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有着积极和重要的意义。这一点,无论是贸易还是双向投资都能够显现出来。商务部举办的一系列展览会,比如广州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昆明交易会、南亚国家商品展等等,都很受各国企业欢迎,对中国与亚洲的经贸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财经传媒记者:请问关于中日韩自贸区的问题。刚才吕司长介绍了中国和韩国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已经完成,很快将启动与政府间的谈判,而中日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刚刚启动。我想请问这是不是意味着是中韩先建自贸区,日本再加入。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与日本、韩国相临近的省份,比如山东、辽宁,他们有没有争取先建一个中日韩自贸区的先导区,提前做一些试验,这是不是也会成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一个动向呢?
吕克俭:不久前在韩国举行的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会议以及5月底举行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上,三方就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达成了共识,欢迎联合研究取得的进展,并将力争在2012年三国领导会议之前完成联合研究。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对进一步加快联合研究、加强中日韩三国在东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联合研究已经正式启动,今年年内将分别在日本和中国举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联合研究会议。
中韩之间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官产学联合研究,在这次温总理出访韩国的时候,双方宣布完成联合研究,并力争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能够启动正式谈判。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双边和三方之间的经贸合作。根据三方和双边工作安排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关合作的进度可能会有一些不同,但是我想对促进中韩之间和中日韩三方合作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刚才提到了山东和辽宁。这两个地区同日本和韩国地理上相近,贸易、相互投资、人员往来发展比较快,交流比较频繁。中日韩之间还有一个泛黄海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会议机制,已经举行了多次,在这个会议上曾经有专家和学者提出希望搞自贸区的先行试验区。对于这样的意见,三方专家学者正在探讨和研究。我想只要有利于中日韩三国的经贸合作,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三方都可以积极探讨。
澳门澳亚卫视记者:请介绍一下最近中国和朝鲜的双边经贸合作情况,因为之前有3个中国越境走私者在朝鲜被打死,所以我比较关注这个问题。
吕克俭:这几年中朝两国经贸合作总体发展平稳,双边贸易额去年是26.8亿美元,今年1-4月是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除了双边贸易平稳发展之外,双方的合作还涉及到一些双向的投资、经济合作等领域。我想双边经贸合作是一种互利互惠共赢的合作。我们今后将继续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发展中朝经贸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为本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作出贡献。其他的问题,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已经表明了有关的立场。
中国经贸杂志社记者:第一,我想问关于贸易结构的问题,我们整体贸易结构当中以加工贸易为主,中国与亚洲贸易结构还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吗?第二,中国与亚洲贸易结构是不是需要转型升级,并且通过改善中国与亚洲的贸易结构来改善中国整体的贸易结构问题?
吕克俭:同亚洲的贸易有很大一部分是加工贸易,有一些是从日本、韩国等引进资金、技术和原材料实施的。在我们对日本、韩国的出口,或者是从日本和韩国进口中,三资企业占的比重都超过了50%,其中很大一部分贸易是加工贸易。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还有国内市场的需要和我们对外合作不断的深化,我们比较强调要提高合作的水平和档次,特别是在高技术、高科技领域的合作。目前对日本、韩国,包括对东盟国家我们都提倡和扩大这种合作。比如在节能环保领域,中国的市场潜力很大。在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环保产业等方面,日本和韩国都有一定的经验,也有技术,我们也有这方面的市场需求,在这个领域的合作将来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双方都在探讨具体合作项目。这些新的合作领域必将对今后的贸易结构调整和进一步的提升合作水平带来积极的影响、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后要加大力度去推动的。
香港商业电台记者:请问最近要上调最低工资,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中国出口订单流失到亚洲其他国家?
吕克俭:您提到的问题,建议由我们新闻发言人作具体回答。在此,我想谈一点我的感受。今年以来,亚洲地区一些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合作都是增长的,一些国外机构对企业的调查也显示,把中国作为到海外投资第一选择的比重还是比较高的,这说明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仍然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事实说明他们的选择也是对的。此外,中国正在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还有家电和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措施,正在显现效果。加上我们改革开放和外资政策的不断完善、环境不断改善,对外国投资者仍将保持较大的吸引力。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想问关于世贸政府采购协定的问题。我注意到前几天陈德铭部长在东京参加中日投资促进机构联席会议的时候特意强调政府采购的问题,因为日韩企业是中国政府采购很大的潜在供应商,他们也很关注这些问题。我想请问,按照一般规律来讲政府采购会占到政府财政支出30%甚至更多,这样大的一个市场,我们开放是选择一个循序渐进的方式还是一下子会把我们中央部委的政府采购全部放开。另外,很多企业认为中方对于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是对进口产品的歧视,不知道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是不是也算是自主创新产品?
吕克俭:陈德铭部长在东京举行的中日投资促进机构联席会上就这个问题也回答了日本朋友的一些关切,我觉得已经清晰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不管是日本企业,还是亚洲等其他国家的企业,只要在中国依法注册的企业都视为中国企业,他们产品也视为中国制造,在这方面对所有外资企业都是一视同仁的。
主持人:我们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吕司长、谢谢各位。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