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关变通途——公路灾后重建唤醒了沉寂苍凉的响崖坝

2010-6-1 15:4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日,公路灾后重建唤醒了沉寂苍凉的响崖坝,“五一”前刚刚铺好油面的公路显得熠熠生辉。新建的一座20米长、9米宽的预应力空心板桥,屹立在震毁的老式桥梁旁边。新桥弯道通过裁弯取直平面线形得到显著改善。如今,新旧两桥见证着古栈道的变迁。从此,响崖坝绝美的风光不再只是空响,普通旅游者可以沿着灾后重建路“一览众山小”。 
  响崖坝位于国道212线K471处,是古阶州一大天险,是历史上著名的“阴平故道”的狭隘险关。此处两壁对峙,峡间白龙江骇浪排空,奔腾咆哮,故称响崖坝。 
  至今在响崖坝,仍可见排排石孔,道道栈痕,悬挂云端。1956年,武都调集民工300多人开始在响崖坝施工。当地群众硬是在无路处开辟出一条临江傍山的路线。 
  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09年,在近一个甲子的沧桑巨变中,当年以炸落巨石作为路基,以碎石填平、铺之沙砾的路面,经山水倾泻冲刷形成暗洞,怪石嶙峋,犬牙交错,深不可测,石峰边缘破碎山体不时滚石流土,雨季山体缓慢下移、坍塌,车过灰尘弥漫不见天日,养护及排险最为艰难。2008年“5·12”大地震彻底毁坏了这条早已千疮百孔的路。 
  值得庆幸的是,武都这一名胜景点及文物保护点,在灾后重建中备受社会关注。据负责建设的陇南公路总段两罐二标负责人介绍,响崖坝路基纵坡达7%,改善后纵坡降低3%,弯急坡陡的路基得以显著改变。最艰险的860米弯道外侧设置了80米长钢筋混凝土防撞墙及防护墩,在路基底部外挡墙边缘再浆砌“挑水坝”,防止河水暴涨冲毁路基,并将路缘外侧4处及3个弯道突兀的巨石爆破削除,加大弯道半径、路基宽度由原5米增至9米。 
  至此,响崖坝弯急、坡陡、路窄、滑坡的千米古道险段,经过较大规模的灾后重建,视野开阔,舒缓平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