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畅通重庆”启动,未来交通脉络初显

2010-6-1 15: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主城不塞车、高速通周边。”一句直白的话语道出了重庆人对“畅通重庆”的最大渴求。作为“五个重庆”之一的“畅通重庆”建设启动一年多以来,市民们的感受是,城市道路变宽了,乘坐公交方便了,自驾出行畅通了。但与日俱增的是,机动车数量的猛增,城市交通仍然出现“堵车”。    
   如何治“堵”,市建委、市交管局、市公安局、市发改委联合为“畅通重庆”开出了近期和中长期的药方。今年底,“二环八射”全面竣工;2012年,实现“半小时主城”、“4小时重庆”、“6小时周边”、“8小时出海”。“畅通重庆”正奏响重庆人通江达海、内畅外联的梦想与希望。     
  畅通重庆·症结     
  车辆增速超过道路    
   随着社会发展,我市机动车数量迅猛增加,这给城市的交通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据了解,2009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013936辆,年递增24.8%,其中私家车达到293024辆,年递增29.2%。而我市道路建设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车辆的增加速度。     
  此外,我市特有的组团式城市结构,组团之间主要靠城区干道网络以及跨江桥梁和隧道交流,城市南北方向的车流相对较为集中。特别是在上下班出行高峰,像黄花园大桥、渝澳大桥等仍然出现“堵车”。     
  据介绍,主城区现有跨江桥梁22座,穿越中梁山、铜锣山隧道9座,道路立交桥114座。其中,渝中区至南岸、渝中区至江北、九龙坡区至南岸区的多条主要干道以及桥梁隧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已经超过设计通行能力,超负荷运行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畅通重庆·药方     
  调控中心路段交通需求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根据“畅通重庆”建设的近期规划,适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调控机动车使用和购买需求,特别是限制在城市中心路段和交通高峰时段的出行和使用。     
  合理建设轨道交通     
  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同时,合理安排轨道交通的建设区域。应该重点加强轨道交通在主城区的建设区域,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拟定并出台错时上下班制度体系,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并增加车辆高峰时段的出行使用成本,特别是重要路段,减流分流车辆。    
   提高中心区停车费     
  为控制机动车出行,我市将实施差异化停车收费,进一步控制并减少中心城区占道停车场点,协调市物价部门在现在差别收费基础上大幅提高中心区停车,特别是占道停车收费标准,扩大差别收费区域,提高收费标准。     
  实时调控交通需求    
   解决“畅通重庆”的中长期对策是实时调控交通需求。特别是限制在城市中心路段和交通高峰时段的出行和使用,有效抑制私家车使用频率和强度,减少不必要出行和不合理出行。     
  全面完善路网结构     
  要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超前规划、全面完善路网结构,强化现有道路的通过性和达到性。加快建设与交通需求、出行特征相匹配的城市快速路网,有效分流穿越中心城区的过境交通。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交通发展基本战略,优先发展。要逐步形成层次分明、换乘便捷、运行高效的快速公交线网和轨道交通网络,最大程度地系统方便群众乘坐,逐步降低非机动车和私人汽车交通的出行比例。     
  畅通重庆·举措     
  占道施工成“堵”点     
  今年将出台管理规范     
  据悉,《主城区占道施工管理规范》将在今年出台,对占道施工的占道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此外,今年我市还将再推出5个以上单向循环交通组织,保证城市道路交通动态平衡,并组建专门的车辆快速拖移队伍,将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纳入城市规化建设管理体系。     
  主干道“堵”点再减5个     
  今年主城区主干道周期性严重堵点将在现有19个的基础上,再减少5个,将周期性严重阻塞路口数占主干道交叉路口总数的比例下降并保持在2%左右。解决停车场(站)被挪作他用、加油(加气)站布局不合理、施工(经营)占道不规范等影响交通畅通的突出问题,形成由市政、公安等部门共同建立占道施工联合审核制度。     
  建立和完善停车诱导      
  信息网络技术等先进科技将运用到道路交通管理中。我市将推广城市主干道“绿波带”控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推进“电子牌”(RFID射频卡)发行安装,实现车辆自动识别行踪、交通流量自动统计预测和犯罪违法嫌疑车辆跟踪取证等功能。并加强交通信息发布诱导系统建设,引导出行车辆选择最佳线路,并在渝中区、江北区建立完善停车诱导体系。     
  新建6个换乘枢纽     
  今年,我市还将开工建设茶园换乘枢纽、西永换乘枢纽、西彭换乘枢纽、白市驿换乘枢纽、鱼洞换乘枢纽、鱼嘴换乘枢纽六个换乘枢纽。同时,配合错时上下班,在高峰期间采取增设公交专用道、公交信号优先系统、大站快车、错站停车等措施,提高公交运行效率。     
  分期分批投放运力     
  重庆市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公交线网,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强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优化机场、火车站、码头、班线汽车等区域的公交线网,缩短换乘时间。同时,通过置换的方式,分期分批对主城区投放出租汽车运力,进一步缓解市民“打的难”。今年,我市公交线网覆盖率将由70%提高到80%,公交分担率由34.2%提高到38%,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万车死亡率低于5.5      
  今年,重庆全市的万车死亡率要控制在5.5以内。今年我市要将6米以上的高路堤安装防撞护栏,同时,强化乡镇政府交通安全监管责任,建立乡镇(街道)集安监、综治、信访、公安、司法、人武“六位一体”的安全监管和联合执法机制,抓好农用车辆和摩托车的源头管理,加强农村重点道路巡查。     
  将建50个标准化路口     
  2010年,我市将再建成50个交通设施标准化路口和30条交通设施标准化路段,使主城区交通设施标准化路口达到200个,路段达到130条。全面清理“非标”、“废标”、“残标”等不规范交通标志和标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