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建材市场期待向物流中心转型

2010-5-7 0:5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数年前,宜昌人买建材、装房子还要到武汉、荆州等外地去批发购买。如今,本地建材市场已发展壮大,行业地位处于鄂西渝东建材市场前列。 
  建材行业发展与物流运输息息相关。宜昌现代物流时代的到来,对我市建材市场发展将带来什么样的契机?
  发展:精耕细作打造品牌优势
  随着宜昌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在宜昌建材市场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装饰企业、建材品牌和家居建材卖场。业内人士介绍,其中,一批本土建材市场如夜明珠恒昌建材市场、金都颐美家居市场、长江建材市场、金东山装饰建材广场、易中建材家装大世界等通过现代营销手段,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一定的品牌形象。
  市民对住房装饰需求的日益提升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建材市场不断寻求着发展创新,从注重销售逐步转向更加注重品牌和服务。近日,记者走访了城区各大建材卖场了解到,走品牌路线、创特色服务成为建材行业的一大潮流。
  城区一家大型建材市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场大量引进国内外著名的陶瓷、板材、地板等建材品牌,采取直接从代理商、厂商处进货、配送,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服务,方便其购齐所需的装饰材料。这种服务获得了消费者青睐,在全市被大量借鉴推广。
  业内人士表示,对本土市场的精耕细作,着力打造品牌优势,是宜昌建材市场的一大成功经验。目前,宜昌拥有渝东鄂西最大的综合批发市场,以及具有规模的装饰建材市场,行业地位居于鄂西渝东建材行业前列。
  瓶颈:市场涨潮下的无序竞争
  宜昌建材市场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背后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不久前通过评审的《三峡物流中心空间布局规划》中提到,宜昌专业市场数量繁多、商品、区位雷同,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集聚辐射功能等,较严重的无序竞争,制约了本土专业市场的发展。
  记者发现,宜昌建材市场的无序竞争尤为严重,市场亟待规范。如在夜明珠至伍家岗不足15公里的距离内,就有5家营业面积均超过9000平方米的建材批发市场,但没有一家年交易额超过5亿元。
  不仅是建材市场,我市其他专业市场还普遍存在着市场功能单一、交易方式落后、市场硬件设施差、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各市场为自身的利益,互相争夺市场投资,导致许多软硬件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和浪费,制约了建材商品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着外地代理商和厂商对本土市场的印象。
  突破:批发市场向物流中心转型
  城区某建材市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市内各建材市场基本以零售为主,消费者很在意产品的价格。”一直以来,建材商品的售价中,运输成本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也造成了同类商品在不同市场的价格、售后、质量等方面的差别,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使其产生不信任感。
  因此,控制运输成本成为建材市场业主的揽客重心。
  这其中,有的企业自建配送中心,采取以供货商-配送中心-门店为主的供货模式;或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送货到零售商的配送中心或门店;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则是向供货商直接拿货,并要求其送货,或用自己的车直接取货。
  配送中心重复建设、车辆运次多、货量少、收货点分散等问题随之而来,造成了大量物流资源的耗费,增加了物流成本,直接导致商品售价的上调。
  “社会性物流中心的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输成本及竞争内耗,规范我市建材市场。”有关单位负责人表示,大型专业市场向物流中心的转型,是宜昌物流体系构建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三峡物流中心空间布局规划》中提出,将对宜昌批发市场进行升级发展,向华祥建材展贸物流中心、长江小商品物流中心、金东山综合物流中心等转换。“规划”表示,由于这类批发市场具有很强的商品集散能力和一定的物流功能,可对其进行强化和提升,将之整合为现代化物流中心。据了解,这种转型方式现已得到市面上广泛认可。
  其中,投资20亿元建设的华祥物流项目以八二七建材市场为基础改建,占地423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主要为宜昌地区的以建材为主的生产资料提供采购、展贸、加工、仓储、配送等服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