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整体推进20年 世博重塑长三角地理格局
2010-5-5 17: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因世博的推动,上海的交通整体向前推进了20年。
作为中国最大的都会,以2009年数据参荐,平均每天,上海的公共交通要运送超过1405万人的各自行程,其中,上海地铁每天运送380万、公交车741万。
5月1日,上海世博开园,此后半年,官方估计最高或有过亿游客入园参观,平均每天几十万人口从上海四面八方涌向世博园,这对大都会上海的公共交通体系,尤其世博园周边亦是巨大的考验。
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召开之时,清末的上海此时恰是《南京条约》规定的通商五口之一,这一年左右,洋人在杂草丛生的外滩小码头向西掘路,建立一个跑马场,这条初名为“派克弄”羊肠小道,如今已是盛名中外的“中华第一节”南京路。
历经百余年励精图治发展,上海几经沉浮,跃上世界级一流都市行列,即在轨道交通线路上,上海2010年建成里程420公里,全世界超过400公里的,仅有纽约与伦敦。
“交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的世博筹办工作已经进行了八年,在这八年里,我们始终把交通的一些基础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上海市市长韩正如是表示。
尽管耗资巨大,但上海世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认为,这一切都值得。“没有世博会,这些交通设施也将现代化,但不会这么密集,上海世博会使上海交通现代化提前20年完成。”
3大交通体系
在4月15日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副主任沈晓苏说,世博期间官方交通指南将有3份,涵盖了园区内外。
沈晓苏透露,为了组织好世博交通,上海在五年之前就启动了对世博交通方案的研究。总体思路以交通改善为前提,减少世博交通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世博方案的基本策略是,希望90%以上的参观人员能够通过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以及团体客车等集约方式入园。”
既要保障世博的客流,同时兼顾上海整个都市的大交通稳定运营,上海规划了一张庞大复杂的交通体系。
截至开园前,上海轨道交通已经投入11条运营线路,420公里通车里程,日均客流规模可达到550万人次,常规公交线路5000多条,日均客流规模达到750万人次,出租汽车近5万辆,日均客流规模可以达到300多万人次。
地面公共交通将承担35%~40%的客流,上海早在2005年已开始建公交专用道,并以每年30公里左右的速度推进,2010年这个数字达到300公里。
而在快速道路交通系统上,上海目前的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达到767公里,中心城快速路达到145公里,把上海一切为二的黄浦江,上海在这条母亲河上建成了4座大桥、12条越江的隧道道路系统。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水上交通方式,其将分担5%左右的参观客流。游客从水门区域完成安检后,直接由水上巴士进入园区,中途可观摩黄浦江沿岸风景。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家住建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沈玉芳告诉本报,总体来看,上海目前的交通状况不错,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比较完善,断头路也已大部分修通,浦东、浦西越江通道基本成网。
而在迎接外域游客上,上海虹桥、浦东两个机场可以保障日均起降2190架次,高峰日可以达到2400架次。
2010年开春,地铁2号线将连接虹桥机场与浦东机场,目前,随着两座机场的扩建工程已经全部完成,两座国际机场承运能力已经达到9400万人次。
跃进的建设历史
这样复杂的都市立体交通体系,绝非一挥而就,与上海申博历程一样坎坷。
事实上,90年代初,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徐匡迪就千里迢迢奔赴韩国考察大田世博会的准备工作,观摩举办一届世博会,需要什么样的硬件、软件的要求。
据徐匡迪在党内刊物刊发文章的会议,其印象深刻的是,基础设施非常重要,对硬件的要求非常高,从韩国回来后,徐匡迪对上海市委作了汇报,当时浦东刚刚起步,还是一片大工地,到处修路、建桥,浦西中心城区的交通状况很差,从虹桥机场到静安区需要1个小时。
此时上海决策层面的认知十分一致,如果上海的基础设施,交通体系没有很大的改善,不拿出一个新的城市面貌展现给世界,世博会的参观者来了后怨声载道,世博的目的很难达成。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马裕祥告诉本报,世博会对长三角大交通促进作用相当惊人,现在沪杭的高铁正在合拢,铁路路基已经修好,基本上国庆可以通车,上海到杭州只要半个小时,甚至上海到北京的高铁也将贯通,5小时到达北京,效率惊人。
“长三角都市圈形成促进世博交通集散,长三角的经济文化也在渗透,世博会时候,江浙对于上海的客流同样具有交通疏散作用。”马裕祥表示。
“我看过世博交通方案还是相当科学的,包括公共交通和水上交通的安排,世博对上海的交通体系促进度相当大。”马认为,“上海这几年基建声势很大,虽然杭州也在年年拆年年建,但是效果不明显,关键在于如何科学编织交通网。”
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开通,该线路连同富甲一方的苏南地区至上海。自古在人文商业生活文化与上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苏南地区,由此可以与上海融会贯通,这一铁路通道能力日均可增加20万以上的客流。
“世博会召开期间将有7000万人次参观,每天平均40万的流量,最高峰可以达到日均百万人次,上海交通的建设尤为重要,便捷、舒适、安全、经济将是最终的目标。”周汉民表示。
而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刘志彪说,上海有全面的部署,短期内的大流量不会对上海的交通造成太大的冲击,关键应该思考的还是考虑长期的问题,例如世博过后,上海和整个长三角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将推进一个层次。
轨道交通系统的想象力
即便公共交通得以保障上海世博的顺利运行,上海路面交通拥堵的情形并未得到改观,相关方面担心,越来越多的车辆投入,未来给上海带来持续的压力。
沈玉芳告诉本报,“目前上海交通的主要问题是交通系统容量跟不上小车速度,拥挤越来越厉害,已经在向北京靠拢,呈现‘井’字型拥堵。”
“受到汽车工业发展挑战,通行难度越来越大,也暴露出政策对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鼓励还存在不足,这些问题国外三四十年就出现了,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晚国外几十年。公共交通的发展事实上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致的。”沈表示。
“另一方面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的观念也还不足,有的家庭三口人三部车,发展下去既占据空间,又浪费资源。”
解决这一问题就在于上海目前倡导的轨道交通绿色出行方式,少开车,地铁同样也可以提供实施有效的运输,类似的公益广告创意已经在上海地铁路边的广告平台播放。
上海市的主要领导曾经透露,世博会建设中投入最大的是轨道交通。到今年4月份,上海轨道交通将实现通车420公里。倘若按照1公里6亿元来算,仅轨道交通近些年的投入就超过了2000亿元。
预计到2012年,也就是两年之后,这一里程会超过500公里,轨交运营里程数不断刷新。
回顾里程,从1993年上海地铁一号线观光运营时的5公里,到1995年全线贯通时达16公里,5年后的2000年,这一数据提升至65公里,到2005年的125公里。
而从载客的数据上考量,轨交的日均客流快速增长,从0到100万人次用了10年时间;从100万人次到200万人次只用了4年时间;从200万人次到300万人次仅用了1年时间。
即便目前轨道交通已经十分完善,但是面对世博开始时候,指向性明确的游客或将集中于部分线路。上海正在为此紧密部署。
据官方预估计,世博局每天有40-70万人次入园,很大一部分将通过地铁,而从世博试运营情形看,世博相关的地铁线路车厢里头也出现异常拥堵的现象。
对此,上海建交委副主任沈晓苏表示,上海现在对整个公共交通组织是按每天60万人次来配置交通的运能,同时也有应急的增加运能的计划。
显然,世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上海,也改变着长三角的经济地理格局。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