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否认成品油低价出口 称为调整供应结构

2010-5-5 17:5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期,针对有媒体关于成品油低价出口的相关报道,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石化专家、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注:中石化附属单位)副院长毛加祥。在接受采访时,他作了如下说明:目前,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带来国内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的高价位,消费者为此承担了经济上的更大压力,大家希望油价稳定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而中石化作为国有企业,也有责任往这样的方向努力。前两年国际油价涨到100美元以上时,中国石化为了保证供应,维护国内成品油价格稳定,就曾承担了巨额亏损,体现了国有企业服从国家利益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但是,对于成品油低价出口的报道,包括提供的一些对比数据,确实存在一些片面性,容易造成一些误解。
首先,毛加祥认为,数据对比的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具有不可比性。
第一是对比选取的品种。北京、上海、广州三市执行的地方标准相当于欧IV,而中国石化出口的产品相当于欧III或以下。按目前执行的价格标准,两者相差300-450元/吨之间。比如,目前上海93#汽油零售价格为9116元/吨,而国内未执行相当于欧IV标准的其他城市汽油零售价格约为8600-8700元/吨。
第二是价格环节。国内成品油价格有出厂价与零售价之分。国家规定的两者价差为800元/吨。若要对比成品油出口与供应国内市场的效益差异,不能用出口价与零售价相比,而应该与剔除消费税后的国内出厂价相比。
第三是计价期不同。由于国际油价近期一直处于震荡上行阶段,用3月份的出口价格跟当前的价格相比,目前对应的市场价格应该更高一些。国内市场4月份的93#汽油较3月每吨上涨约190元,0#柴油4月较3月每吨上涨约180元。应该说,成品油出口价与国内剔除消费税的出厂价相比,价格大体相当或略高一些。
其次,为什么要有一定数量的成品油出口,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国内炼油能力近年增长较快,而国内市场需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幅放缓。中石化出口成品油主要是利用已形成的富余炼油能力,做大总加工量,以利于摊薄炼油成本和节能降耗。第二也是为了调整国内油品供应结构。由于近年来国内汽油需求增长较快,柴油供应相对过剩,必须通过出口更多的柴油来平衡国内炼油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以保证国内成品油市场正常供应。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