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篇:升级钢材流通模式

2010-5-3 23:1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筵本报记者李协商
    钢材期货自2009年3月27日上市以来,对促进钢材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钢材期货交易量逐步上升,钢材期货对钢材流通的影响也在进一步显现。在期货诞生周年之际,如何正确认识这种影响,实现钢材市场形态及其流通模式升级成为目前业内关注新的焦点。
    据了解,钢材期货在上市之初的4个月交易并不活跃,在进入2009年7月下旬后交易量逐步上升,以螺纹钢为例,日交易量稳定在100万手以上,最高日交易量达到410万手。
    随着钢材期货交易数量及持仓量的不断上升,期货与现货的联动性逐渐加强,期货价格走势逐渐成为影响我国钢材市场价格的一个主导因素。“钢材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有引导作用,从过去一年钢材期货运行情况看,钢材期货在受到现货价格带动的同时,由于其价格信息具有连续性、公开性和预期性的特点,对现货价格的影响力也逐步显现。”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会长李耀强分析。
    对此,五矿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总经理邹金洪表示,钢材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助于钢材生产和贸易企业对冲市场风险、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以及制定更加贴近市场的采购和销售计划,整体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波动性。
    有分析认为,在钢材期货上市以前,我国钢材市场存在着钢厂定价与市场定价相互博弈的局面,由于钢材供不应求,钢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权重不对等,造成钢铁定价话语权集中在钢铁生产企业,钢材期货的上市有利于缓解这一极端现象。
    李耀强表示,钢材期货提供了一个综合钢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消费终端企业等多方预期的平台,对完善价格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钢材期货的上市,为钢材贸易的定价系统提供了一个更充分涵盖市场参与者各方利益,更为公平、透明的市场坐标,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邹金洪说。
    邹金洪预计,虽然从短期来看,钢厂在现货市场定价方面还是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但钢材期货对价格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国内钢材贸易的定价权将转向更为公开的市场。“钢材期货推出之后,贸易商增加了一种工具,当预期价格上涨、贸易商没有足够库存的时候,不会着急拼命地卖货,也不用着急今后价格跌起来以后库存会减值。”浙江省永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铭霞表示,此外,受益于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钢贸商还可以用更小的资金完成既定的投资布局。钢材期货的上市为钢贸商提供了一种合法合规、监督有力的高信用投资工具。
    此外,由于钢材期货赋予了钢材更多的金融属性,金融资本源源不断进入钢材贸易领域,这对钢材传统贸易模式也产生影响。“由于钢材期货的上市,中国的钢铁企业及贸易商,尤其是主要生产经营建筑钢材的,拥有了对冲市场风险的手段,与传统单纯依靠囤积存货等待行情上涨的贸易模式相比,现在贸易模式更加灵活及多样化。”邹金洪表示。
    尽管期货使钢材交易市场主体进一步多元化,但是李耀强还是有着自己的担心。他认为,钢材期货的上市进一步壮大了钢材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投资者。一个不完善的市场需要一些投机者,有利于促进市场活跃与繁荣。但与此同时,过度的投机也对钢材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钢材期货的上市,对钢材电子盘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钢材期货的上市,更加强化固定了钢材期货的交易形式,中国的钢材电子交易市场‘准期货’的历史性阶段也已基本走完,需要重新回归它的本位——贯通钢材供需的现货流通桥梁。”上海钢之源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裁刘胜喜说。
    刘胜喜表示,钢材电子商务要积极从创新服务着手,深入推动实体市场的电子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提升电子交易平台功能,在继续为现货交易商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要解决现货异地的交收配送,减少货物的无缝流转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李耀强建议,钢铁流通企业要积极研究和开展钢材期货业务,并把这项业务作为整个经营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钢铁流通企业要着眼于将期货与自身业务的紧密配合,共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