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钢企业绩分化板材优于建材

2010-5-3 23:1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多家钢铁企业于4月27日扎堆儿发布业绩。武钢股份、新兴铸管、本钢板材第一季度业绩出现同比上涨,而首钢股份第一季度环比扭亏,但同比业绩仍然走低。钢铁企业的利润在今年第一季度走势出现了分化,生产板材、钢材深加工的钢企业绩走势明显优于建材类企业。
转嫁能力强板材回暖
    钢铁行业冷轧龙头——武钢股份的年报显示,2009年盈利15.15亿元,同比下降70.77%,每股收益0.193元。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人民币1元的现金股利。2010年第一季度则实现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9.7%,每股收益0.037元。
    由于产品附加值较高,自2008年第四季度巨亏之后,武钢股份2009年全年业绩始终走势平稳,3、4季度迎来全年盈利高点。公司2009年全年生产铁1342.88万吨、钢1369.43万吨、材1253.83万吨。
    2010年,公司显然有意进一步在高附加值产品上进行扩展。公司计划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32.58亿元,主要用于三冷轧工程、三冷轧新增电镀锌、轧板分厂改造等。公司称,2010年生产能力达到1800万吨/年,预计产铁1630万吨、钢1705万吨;预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8亿元;全年实现取向硅钢销量40万吨,其中HiB钢15万吨;轿车板160万吨,其中面板15万吨;工程用钢300万吨。
    在深加工领域多有业务延伸的新兴铸管第一季报则相当亮眼,第一季度盈利则实现翻番,环比业绩也出现大幅提升,达3.17亿元,每股收益0.2151元。第一季度公司完成铸管及管件33.15万吨、铁133.05万吨、钢坯108.02万吨、钢材99.71万吨、钢格板1.3万吨、钢塑复合管19.22万米、完成发电量1.31亿度,同比分别增长:15.46%、32.80%、46.00%、47.15%、-27.79%、36.65%、27.82%。产量的增加也直接造成公司利润的增加。此外,公司还表示钢材产品毛利在第一季度也出现增加。
    板材企业的业绩回升源于其产品的转价能力强,铁矿石价格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上涨,附加值高的钢材产品在成本高企时则拥有了更强的价格传导能力。
销售费用折射出口复苏
    以建筑类钢材产品为主的首钢股份首季盈利仅4821万元,同比下滑34.46%,第一季度每股收益0.0163元。
    国内钢材价格自2009年8月份开始暴跌,直至今年春节节后才开始快速走出低谷,直接影响了产品附加值不高的建筑钢材企业的业绩,首钢股份就是一个例子。该公司2009年第四季度亏损4585万元,今年第一季度虽然扭亏,但利润仍远逊于2009年第三季度的水平。
    当然,首钢的一季报中也透露出了一些好消息,公司称,2010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是因为出口同比增加导致,这意味着出口回暖确实已经开始惠及国内钢铁企业。
    本钢板材一季报显示,首季盈利3.72亿元,同比大涨749.25%,每股收益0.1187元。公司在一季报中也透露了出口向好的信息。公司称,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5.39%的原因是本期出口量增加,运费增加。(王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