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不进口铁矿石仅是权宜之计

2010-5-3 22:2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筵 本报记者 张金永
    铁矿石谈判进退维谷,铁矿石价格被“炒”高且完全超出了钢厂的承受能力、钢材价格也渐显震荡攀升,种种现象让中国的钢铁行业频频“挠头”,似乎已无路可退。
    面对“被”接受铁矿石涨价近一倍的现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拿出了“杀手锏”,号召贸易商在两个月内不从三大矿山进口铁矿石,抵制目前其季度定价政策和无理的涨价要求。而做出此决定的重要原因却是一度被行业认为已然过剩的我国港口积存的7500万吨铁矿石能够满足钢厂两个月的正常生产需求。昔日需要被“去库存化”的铁矿石转身却成为了我国钢铁行业抵制三大铁矿巨头垄断行为的筹码。
    资源是生存之本,占有资源就占有主导地位。拥有资源,尤其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就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钢铁行业的紧缺资源正是铁矿石。
    三大铁矿巨头敢坐地起价的资本是什么?正是他们手中掌握着世界60%铁矿石的生产和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离不开进口铁矿石的现状。试想一下,如果我国现在没有这7500万吨铁矿石的所谓“积存”,中钢协能喊出不进口三大矿山矿石的声音吗?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但这毕竟仅是权宜之计,只能拖延进口铁矿石的时间,并不能阻止铁矿石涨价。
    关键是从这次的铁矿石价格疯涨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一方面,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规范铁矿石市场秩序的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杜绝炒作;另一方面,就是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国内矿业,加大对国内矿山开采的扶持和参股国外矿山开采,形成我国矿山良性循环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对国外矿的依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