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减仓连四周价格盘整回落或有限

2010-5-3 22:2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内知名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监测的数据显示,上周(4月12日~16日)沪市建筑用钢材价格先涨后跌,截至4月16日,西本钢材指数报在4350一线,上周最高触及4370,一周综合涨幅最终为70点,五周累计涨幅接近700点。在此期间,全国主要建筑钢材价格走势略有分化,截至4月16日,华南区域广州市场螺纹钢代表品种规格价格报在4630元/吨一线,一周涨幅继续达到130元/吨,六周累计涨幅近800元/吨;华北区域北京市场螺纹钢代表品种规格价格先涨后跌,收在4640元/吨一线,上周最高点触及4740元/吨,自3月初至今累计上涨幅度仍维持在800元/吨左右;西南成都市场螺纹钢代表品种规格价格报在4840元/吨一线,单周微弱上涨20元/吨,自3月初至今累计涨幅820元/吨;华中武汉市场螺纹钢代表品种规格价格报在4620元/吨一线,单周上涨80元/吨,五周累计涨幅约为800元/吨。
    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应该是出现了一定的调整,无论是北京市场的明显冲高回落,或是部分部委及时但虚实难辨的表态,都客观在表明,钢价继续上行短期内缺乏支撑。但是这一轮建筑用钢材上涨是否就此结束了呢?市场接下来又要进入怎样的运行态势呢?在探讨这一系列问题之前,首先还是进入本期库存数据分析。
螺纹钢库存总量分析
    西本新干线监测的数据显示,2010年4月16日,上海市场主要仓库HRB335牌号Ф10~32mm螺纹钢库存总量为605600吨,同口径统计范围数据较4月9日减仓11100吨,减仓幅度1.8%,该品种连续5周体现为减仓;同期,主要仓库HRB400牌号Ф10~32mm螺纹钢库存总量为356100吨,同口径统计范围数据较4月 9日减仓 4400吨,减仓幅度1.22%。综合数据,本期沪上螺纹钢总体减仓15500吨,总体减仓幅度为1.59%。
    西本新干线特约评论员分析认为,从监控数据来看,沪市螺纹钢综合库存连续4周减仓,虽然本期减仓速度略有放大,但结合现在所处的时间节点来看,这样的减仓速度,仍旧不能体现出建筑钢材消费旺季应有的水平。
分规格库存量分析
    从具体规格结构来看(如表一):
    截至4月16日,国内知名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监控数据显示,本期沪市建筑钢材总库存量数据变化情况如下:
    本期沪市建筑钢材总库存量数据中增加的规格是:HRB335牌号螺纹钢Ф32mm、Ф14mm和Ф10mm规格,增仓幅度分别为2400吨、500吨和500吨;HRB400牌号螺纹钢Ф28mm增仓2000吨、Ф20mm增仓1000吨、Ф16mm增仓1000吨。
    本期沪市建筑钢材总库存量数据中减少的规格是:HRB335牌号螺纹钢 Ф20mm、 Ф28mm、 Ф16mm、Ф12mm、 Ф25mm、 Ф18mm 和Ф22mm,减仓幅度分别为4600吨、2600吨、2500吨、2200吨、1400吨、1000吨和200吨;HRB400牌号螺纹钢 Ф25mm 减仓 3200吨 、Ф22mm减仓2300吨、Ф14mm减仓1200吨、32mm减仓700吨、Ф28mm减仓600吨、Ф12mm减仓300吨、Ф10mm减仓100吨。
分产地类别存量分析
    另从综合产地结构方面看,截至2010年4月16日,上海市场螺纹钢资源库存量主导产地前十二位排名如下 (如表二):
    从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总结的产地数据来看,本期库存数据中总量超过万吨的产地数量略减少至22家,超万吨产地库存累计769000吨,较上期在减少约57000吨(上期25家过万吨产地累计826000吨),另有14个产地资源库存量超过5000吨,累计122000吨(上期12家产地累计94000吨)。对比来看,本期库存数据中超过5000吨的产地数量进一步减少至36个,总库存量891000吨(上期37家过5000吨产地累计库存量920000吨)。
    上述统计范围中,属于华东本地资源库存规模为46.8万吨(上期数据为48.7万吨),来自东北、华北区域产地的资源库存规模为19.6万吨(上期数据为21.2万吨),来自山东区域产地库存资源总量18.4万吨(上期数据为18.9万吨)。
总结分析
    西本新干线综合库存监测数据显示:沪市螺纹钢库存量减仓至961700吨,盘螺库存量约为50000吨,线材库存量约为140000吨。综合来看,本期沪市建筑钢材库存总规模约为115万吨,建材总库存总量连续4周减仓。
    接下来的建筑钢材市场运行态势该怎么看,西本新干线特约评论员总结分析认为:
    首先,要理解市场价格盘整的原因。从现状来看,主要因素包括这样几点:一是由于部分价格上涨“幅度过猛、速度过快”,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从华东到华北,从华南到华中,以及西南西北市场,国内建筑钢价普遍上涨了约800元/吨;二是“获利库存的兑现出局”,上述这个涨价幅度,相对于铁矿石等钢铁基础原材料成本增长预期变化来看,转嫁行为是十分明显的,这种转嫁是基于前期相对较低成本库存基础上发生的,因而难免会有获利兑现的操作行为;三是从终端需求表现来看,并没有出现井喷式的集中采购行为,终端需求在进入2010年后总体表现平稳,这种真实需求并不能支撑钢价快速上扬。
    其次,要理解时下市场参与各方的心态。从钢厂方面来讲,铁矿石新的定价机制尚未确定,现货铁矿石价格飙升,甚至朝着200美元/吨的方向发起冲击,果真如此,那么往后成本压力预期或者只能说是阶段性告以段落,在国内钢铁产能释放未能初现主动调控、被动削减的情况下,炒作气氛或者不会就此熄火。换言之,钢厂方面的成本转嫁行为或者并没有就此结束。从流通商角度来看,目前感受到的不利因素相对来说占据上风,无论是宏观政策可能的调整预期,或者说现货销售兑现的实况,并不能令人十分乐观,且后期采购成本在不断攀升。
    总结来看,短期内建筑钢价出现的盘整态势,是一种矛盾、分歧、妥协的综合行为,市场各方的矛盾焦点逐步转移到真实需求与政策预期上来,鉴于此,类似的价格回落调整或者幅度有限,市场总的运行基调或者并不会改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