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打造亿吨港 承载现代物流发展

2010-5-28 11:3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5月,南来北往的京杭大运河畔,杭嘉湖地区最大最深的内河码头——德清升大物流码头刚刚投入运行。正忙于招商引企的码头负责人陈金桥向我们介绍,目前合作协议上已有南方钢材、上海宝钢、江苏沙钢等28家企业入驻,预计一年物流销售收入可达50个亿……

  5月中旬,我国内河首条千吨级航道——湖嘉申线上,一艘在湖州宝亮船厂下水的可装载75标箱 的集装箱船,正缓缓驶向嘉兴港。这个我省内河中最大吨位的“巨无霸”,让沿线湖嘉两市的船民们连连咋舌……

  初夏的斜阳下,长湖申航道北岸,位于南浔港区内的湖州海关南浔监管点、湖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南浔办事处十分忙碌,工作人员正紧张地为往返于沪湖的船户们办理货物通关手续……

  今年以来,无论是码头、航道的建设力度,船户们更换“低碳船”的速度,还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临港产业带的热度,都说明湖州市正大手笔谋篇布局,把加快亿吨港的转型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蓦回首:亿吨港踏浪而来

  2010年1月27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在上海宣布:2009年,我国亿吨大港由16个增至20个,湖州、江阴、厦门、湛江首次跨入了亿吨港之列。

  喜讯传来,已退休一年多的湖州市原港航局局长陈海龙眼眶湿润了。“终于跨进去了!亿吨大港,亿吨大港!这是几代湖州港航人的梦想。”

  浙江省港航局领导第一时间表达了祝贺:“湖州这个山水相间的城市建成亿吨港,不仅是湖州人的骄傲,也是浙江水运界的骄傲。”

  虽然不临江临海,但位于江南水乡和身处长三角腹地这两大优势,让湖州的港口血统与生俱来。被称为“东方莱茵河”的长湖申线几乎贯穿湖州全境,连接苏沪;太湖和四通八达的河港,让湖州的航运贯通长江、京杭运河、钱塘江三大水系。因而,建成大港良港不仅是港航人的夙愿,也是全体湖州人的期盼。

  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早期,湖州就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把长湖申线的改造作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头号工程。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年来,湖州航道改造升级迎来高潮:2007年1月,全国内河首条“四自”航道——妙湖线顺利开通;2007年底,浙江省内河首条千吨级航道——湖嘉申线湖州段全线贯通,并被交通部评为全国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2008年,投资18.6亿元的长湖申线浙江段航道扩建工程全面铺开。目前,湖州市拥有内河航道120条,通航里程1172公里,每百平方公里航道密度达20公里。

  跑了33年码头的船老大沈庆忠对10年前砸船那一幕还记忆犹新。“在安吉毛竹山航段,看着跟随自己闯荡江湖的15吨水泥船被还原成一堆水泥渣子,当时心中还有几分不舍,但也正是这次砸船,让我如今拥有了500吨落舱机船,年收入超过24万元。”

  通过持续努力,到2006年底,湖州市不仅早已将营运水泥船全部淘汰,并把有“水上拖拉机”之称的5075艘挂桨机船也全部赶出了水运市场,比全省规定淘汰挂桨机船的时间提前了一年。而今,全市运输船超万艘,运力突破124万吨。

  伴随航道、船舶发展的脚步,码头的数量也在增多。早在上世纪90年代,湖州就在西塞山下规划并启动了铁公水码头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码头建设如火如荼,虽然离专业化、标准化有一定距离,但航道旁码头遍布却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有码头企业465家,泊位1161个,泊位年通过能力1.45亿吨,最大可停泊1000吨级船舶。

  航运业的发展,使得一群制造业中的“金凤凰”傍水而居。在长湖申线旧馆段,富钢盛特隆这家大型企业格外显眼,其常务副总经理白雅芳向我们讲了借水兴业的缘由:每年企业进出港的货物达115万吨,如都以上海为起点和终点,水路运费每吨只需25元,是公路运输的一半。仅此,一年可省下2800万元。不仅是富钢集团,中国制造500强的“金洲钢管”、为世界八大顶尖汽配轴承企业配套供货的“辛子精工”,以及上市企业“永兴特钢”等,都纷纷依河而建物流码头。目前,全市有冶金制造、木材加工和水泥建材三个过百亿产业集群傍航道兴起。

  回眸过去,河水奔腾见证着湖州港执着前行的豪情;万轮争流记录着湖州港的一次次嬗变。

  从头越:升级版时不我待

  滚滚而来的赞誉声,并没有让湖州市港航局负责人陶醉。他告诉记者:若论数量,湖州港去年9个月的货物吞吐量就过亿了;但对照现代化亿吨港标准,湖州港的差距不止一点点。

  业内人都明白,目前的湖州港离现代港区的第一代——纯粹的“运输中心”还有较大差距,而形势和任务给湖州港的定位起码是现代港区的第二代——“运输中心+服务中心”,即除了提供货物运输、装卸、仓储等外,还要增加工业和商业活动,使港区具有货物增值的功能。

  那么,湖州港的差距在哪里?

  年产量350万吨的长兴水泥有限公司,生产所需的煤炭和70%以上的产品通过水路运往上海等地。然而,其临靠的李湖南线航道等级仅为六级,只能通行100吨级以下船舶,既耽误时间,又增加成本。市港航局航道科负责人说,李湖南线的问题,在不少支流航道存在。目前,全市较高等级的三四级航道里程仅占总里程的24.3%,除长湖申线、京杭运河、杭湖锡线、湖嘉申线等主干线航道外,支线航道大多河窄、水浅、桥低、弯曲半径小,湖州港通江达海的能力大打折扣。

  航道、桥梁的“瓶颈”,也制约了标准化、环保型大吨位船舶发展。目前,全市500吨级以上船舶212艘,仅占全部船舶的4.1%。2003年开通了内河集装箱运输,但到目前为止,一共仅运载6000多标箱。散装水泥、油料、危险化学品等专业运输船舶分别仅占总量的3.36%、0.47%和0.12%。

  “码头也是数量多功能少。”湖州市港航局港政科科长汤伟强把其形容为一个跷跷板,一边是码头数量高高翘起;而另一边是质量明显低下,全市85%的码头是企业自建的货主码头,布局散、规模小、功能弱。

  现代化的港区宛如巨大的经济“吸管”,一端通江达海,一端连着临港企业。如果港区建设滞后,必定影响临港产业和港区自身的发展。2009年,湖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49亿吨,其中出港1.2亿吨、进港2818万吨。由于出港的80%以上是石料、水泥等资源性产品,运价很低。同样的船,运1万吨石料的效益只相当于运50吨钢材。进出货物量和运价的失衡,既说明现代港区建设滞后导致航运业对临港产业的推动力不足,也证明临港产业薄弱必然会影响港区的综合效益。

  尽管近年来湖州的临港产业有所发展,木业、不锈钢及金属管道等产业依托航运相继崛起。但由于湖州港缺乏强健的主港区,使落户企业和大部分项目多以单体形式存在,关联度不高,并未形成以某一龙头企业或行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对区域内外的金融保险、商贸及相关配套产业带动性不强。

  来湖州港实地调研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真虹说了两句话:一句是,亿吨港来之不易,可喜可贺;一句是,严格来讲,现在的亿吨港是不合格的。

  是的,亿吨港不能只是一个称号。形神兼具,量质并举,才是这项殊荣真正的定义。作为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区的喂给港,作为湖州市的水上物流中心,作为泛长三角地区的辐射港,湖州港除了加速转型升级没有他途。

  向未来:新征程扬起风帆

  5月20日,浙江省委常委会在专题研究湖州工作时指出,“……长三角地区仍是全球制造业与服务业转移的重要区域。生态环境、土地资源、物流区位、专业市场将使湖州成为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新一轮布局的战略重地,随着……等交通网络的完善,湖州肩负着成为泛长三角枢纽节点城市和浙江新一轮发展增长极的重要使命。”

  湖州肩负着重要使命,意味着湖州港同样肩负重要使命!重要使命也就是重大机遇。正因为此,近年来湖州市委、市政府和交通部门把加快现代港区建设作为十分重要的任务,也就有了本文开头所描述的场景。

  “湖州港如何抓住机遇,加快现代化港区建设,凭着区位和航运两大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增强对苏皖腹地的辐射作用,是当务之急。”浙江省港航局高级工程师丁武雄语重心长。

  在航道建设上,目前全市除了投资18.6亿元的长湖申线浙江段扩建工程正加紧施工外,湖嘉申航道浙江段全线通航千吨级船舶的方案正在筹划,方案如成为现实,将使湖州港通江达海的能力翻上一番。码头建设的转型升级更是紧锣密鼓。湖州市本级和各县区一手抓码头建设,一手抓港口整治,在去年关闭22座散乱弱小码头的基础上,根据市政府今年3月批准的《湖州港岸线利用规划》,年内完成18座码头的整治,建成标准码头泊位10个。

  在加快现代化港区建设步伐的同时,带动和促进临港产业的发展,完成从黄金运输通道向集聚生产要素通道的变身,也是湖州港必须承担的使命。

  针对部分临港工业项目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结构单一,未能与港口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等问题,湖州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提出了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湖州临港产业平台的要求。目前,市相关部门及各县区正在认真调研,着手规划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特色产业走廊。安吉县把今年作为全面启动临港经济区建设的第一年,全年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投入1亿元;南浔区仅旧馆临港工业区今年已完成投入585万元。

  “工业天生具有交通指向。如何以港口及临近区域为中心,以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以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优化临港产业布局,发展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特色产业(临港产业带),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湖州市专题调研临港经济的相关负责人说。

  水是晶莹而灵动的,著名诗人徐迟曾一连用了66个水晶晶来描述水乡的湖州;水又是一浪盖过一浪的,我们相信,亿吨港必定会乘着时代的东风,扬帆驶向新的辉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