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巨人号船锚交接回港

2010-5-26 0:4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曾经由船王董浩云所拥有,广为港人及航运业界所认识的超大型油轮「海上巨人」号(后由新任挪威船东改名为「亚勒维京」号),船上36吨重巨型船锚由挪威船东赠送给香港海事博物馆作馆藏纪念。香港海事博物馆已决定将船锚安放在后年落成的中环8号码头新馆前,作为永久标志纪念,供港人及游客参观。 
  本报实习记者何晶报道
  这个与香港航运业界有著一段深厚情意的船锚,在它依附的船体生命终结时又回到香港。挪威政府获悉该国船东要「物归原主」后,赞助拥有当时「亚勒维京」号的挪威船东送出,受到香港特区政府重视,双方有关官员与行内著名船东和海博馆委员,昨日出席在赤柱香港海事博物馆交接仪式。挪威工业与贸易大臣特隆得?吉斯克专程来港,代表政府向香港海事博物馆董事局主席何安达象征性赠予船锚,前船东董氏家族由董建成代表,回赠船锚模型。香港海事处处长谭百乐也出席仪式。
  预计6月11日抵港
  根据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该艘巨船由印度的拆船商购买,船体已拆解,主锚实体现仍在印度装载,预计于6月11日抵达本港。
  据博物馆馆长左丽珍表示,船锚是博物馆的典型标志性部件,全球不少著名的海事博物馆都喜欢用船锚来作摆设,来表明博物馆的性质和风格,因此有「镇馆之宝」的含义,参观者一见便不言而喻,标志风格相当强烈。
  已知香港海事博物馆的搬迁计划已初步获得特区政府的准许,计划后年搬去中环海傍8号码头,展馆面积将是赤柱博物馆的五倍,届时馆藏布置也会焕然一新,藏品将有更多空间陈列,供游人参观。而「海上巨人」号船锚将摆设在新馆外作永久纪念,让更多人了解船锚与香港的一段「海上情」,也同时纪念百年来香港海员及港口工作者对香港的繁荣作出的贡献。
  香港海事博物馆将为该船锚设立一个占地30平方米的碑座,高8米的巨型船锚无疑会为新海事博物馆增添光彩。新馆的展馆数量将由目前的2个增加到超过10个,占2层半楼面。展馆设计有船舱元素,东面上层甲板设四个历史展馆,其中包括中国海海盗和香港近代港口主题馆;公众观景层设海上安全、水上消闲活动展厅等展馆。此外,还有屋顶观景层,海上通讯设备等展厅。博物馆总监戴伟思表示,希望新馆的客流量将增长,达到现在的3至4倍。
  保持两项世界纪录
  「海上巨人」号(又名「亚勒维京」号),于1981年在日本横须贺港下水,期间风雨经历了35年。今年年初在印度拆卸,她一直保持著两项世界纪录,全船长458.45米,不但超出世界最大集装箱船、马士基航运的「爱玛?马士基」号60多米,比中环国金二期大厦还要高20米。
  此次,挪威政府赞助将主锚运回香港。特隆得?吉斯克说:「我希望船锚将成为香港作为重要港口和海运中心地位的一个象征,并继续见证香港和挪威在海事产业的合作。」去年香港是挪威在亚洲地区的第8大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达3.84亿克朗。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