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对农村“村村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思考

2010-5-24 18:5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对农村“村村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思考近几年,随着党的富民政策,不断加大对交通领域的投入,我县农村道路“村村通”工程建设速度很快,给广大群众出行及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方便,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路况好了,车辆多了,交通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出来。此外,“村村通”道路安全配套设施没跟上,许多路段未设防护栏、没有安全标识等,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本人结合我县农村“村村通”道路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情况,就如何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切实实施民生警务,确保农村道路“村村通”的交通安全作些探讨。 
  一、充分认识当前“村村通”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道路等级低,交通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村村通”公路基本上是在有原路面上直接铺设水泥而成,大部分路面狭窄,都在3---3.5米宽,而且坡多,弯道多,视距不良,还有些道路临崖、临河,没有挡墙、防护栏等防护措施。 
  (二)“村村通”道路普遍缺少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在“村村通”道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紧张、配套设施没跟上,有一些急弯、陡坡路段和交叉路口普遍缺少标志、标线、警示牌等措施。 
  (三)农村机动车数量大幅增加,安全隐患剧增。一是“村村通”道路建成通车后,摩托车、农用车等机动车数量猛增,有些偏远地带仍存在非法载运现象。这些机动车中,有的是“病车“,有的没有年检、没保险,或者临近报废,同时无证驾驶,超载等违法行为较多。二是农村客运车违法载人现象突出,比如我县草盘镇少数偏远山村没有通客车、面的车,群众出行只好挤乘农用三轮车等现象。三是不少农村机动车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常常超速行驶、违法占道、不按规定让行、违法会车、超车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四)农村群众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虽然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多方采取措施,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但因多种客观因素限制,在广大农村尤其偏远农村,群众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或者一知半解,安全意识普遍较差。“村村通”道路通车后,群众只看到出行方便,而忽视了遵守交通法规和自我安全保护,导致一些人经常乘坐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超载车辆等。 
  二、以开展民生警务为根本,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农村“村村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须有交警、交通、运管、安监教育等有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对“村村通”道路交通安全实行综合治理,加强协作,齐抓共管,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一)加大投资,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平交道口”、交叉路口、弯道、陡坡等危险路段应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和减速慢行标志。这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筹措安全配套设施建设经费,加快完善标志、标线、防护栏等各项道路安全配套设施。 
  (二)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必须与“村村通”工程同步进行,提高“村村通”道路质量。如果只有单纯的路面硬化,而忽视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配套设施,只能算“半成品”工程。因此,各相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把安全配套设施列入主体工程项目建设,及时跟上,杜绝“半成品”产生,并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三)加强管护,确保道路及其安全配套设施状况良好。由于“村村通”道路的职责权限不清,加之无人管护,部分道路硬化后,不久后即出现裂痕、破碎、冲垮等情况,大大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辖区“村村通”道路管护责任、完善道路管护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督查,确保管护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要解决“村村通”道路管护经费,多渠道筹集,使日常管护工作正常进行,保证道路管护正常运转,使硬化路面及其安全配套设施状况良好。 
  (四)加大“村村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度,促进“村村通”道路交通秩序好转。道路所在乡镇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政府和相关部门安全生产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同检查、同考核、兑现奖惩。一是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作用,定期调研道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二是建立农村驾驶员管理机制,明确分工、明白职责,抓好落实。三是加快农村客运建设,解决群众乘车难问题,对已开通客运班线的乡村,要加强客运场站和停车点的建设与管理,未开通客运班线的乡村,要尽量争取早日开通。四是加强农村交通违法执法力度,对集镇等人口较密集的路段重点执法,严厉查处各种车辆非法载客、拼装车辆、无牌车辆上路,杜绝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客货混装、超员超速、摩托车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形成高压严管态势,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五)加大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广大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除交警部门的常规宣传外,各乡镇政府也要在深化宣传工作机制和丰富宣传内容及形式等方面下功夫,明确工作责任、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部署、有检查,形成上下联动、全面开展的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新格局,组织人员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农村营造学法、守法、建设交通安全村的浓烈氛围,达到“教育一人,影响一家”的良好效果,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群众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英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徐建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