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双标”管理建精品高速公路

2010-5-24 9: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广东博(罗)深(圳)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工地,工人们进入水涧山隧道和石鼓隧道施工前,都必须经过一个可以详细记录进出时间、名单信息的门禁管理系统,隧道内还设有直径达85厘米的逃生管道直通开挖断面,并配有水、被子、照明工具、食物等应急救生物资;在水涧山隧道工地生活区,生活污水必须经过七道工序净化才可排出……这只是广东推行高速公路建设“双标”管理(标准化管理、标杆管理)的一个缩影。 
  在标准上下工夫 
  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何忠友介绍,目前,广东在建高速公路里程有2000多公里,为了更高质量、更安全地完成这些项目,完成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2012年建成通车高速公路5500公里”建设任务,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决定从2010年开始,在全省开展为期三年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提升年行动,通过全面推行高速公路“双标”管理,营造“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完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项目,铸造一批精品项目,打造一批优秀团队,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建立高速公路建设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今年5月1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了《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提升年行动纲要》(简称《行动纲要》)。目前,广东依托博(罗)深(圳)、广(州)乐(昌)高速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研究,初步建立了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内容包括建设管理机构(项目法人)标准化、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程师总监办标准化、劳务队伍管理标准化、工区现场管理标准化、工地实验室管理标准化和路基、路面、桥隧、交通工程、拌和、预制构件、钢筋加工标准化等规定。 
  博深高速公路跨惠州、东莞、深圳三个城市,全长63.2公里,是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确定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实施试点、广东省监察厅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选定的廉政共建项目、广东省交通集团选定的隧道安全标准化管理试点。项目业主成立了标准化管理工作项目组和科研工作组,确定从临建工程、施工人员管理、材料管理、桥梁施工、隧道施工、路基施工、沥青路面、交通工程和绿化工程九大方面来制定博深标准化管理标准。目前,前三部分已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在全省试行。 
  在转变上动真格 
  为保障《行动纲要》落到实处,广东将完善全省信用评价体系,制定与信用评价结果挂钩的招投标办法,各个项目法人对监理、施工合同段的评比办法,体现“优质优价”、“优监优酬”的施工、监理合同文本,实现信誉等级与招投标行为挂钩,形成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将在全省开展质量监督综合检查评比,对综合检查评比中连续两次排名在前三位的项目业主,进行全省通报表扬,建议其上级管理单位给予适当奖励;对连续两次排名在前四位的监理单位及连续两次排名在前五位的施工单位,进行全省通报表扬,抄送其上级管理单位,建议其上级管理单位给予适当奖励,并在省级信用评价中给予加分;对连续两次排名后两位的项目业主,建议其上级管理单位调整主要领导,纳入绩效考核中;对连续两次排名在后两位的监理单位及连续两次排名在后三位的施工单位,在省级信用评价中给予扣分,并视情节严重程度,降低信用等级或暂停进入广东省交通建设市场。 
  在提升上见实效 
  为保障落实,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已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督促、检查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各级管理单位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狠抓落实。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要求各单位补充、完善、细化并丰富标准化管理内容,按照“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的要求,真正把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落到实处。一要树立“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工期服从质量安全”和“优质优价”的理念,二要全面推行“双标管理”(标准化管理、标杆管理),三要强化“三个合理”(合理标段、合理工期、合理造价),四要紧紧抓住“四个关键人”(业主项目经理、设计负责人、施工标段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 
  根据《行动纲要》,全省将建立统一的技术、管理、作业(工法)等标准要求,形成标准化建设管理、标准化设计、标准化施工、标准化监理体系,狠抓工程建设质量通病治理,逐步形成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指导,建设单位为龙头,设计、施工、监理各负其责,体现科学性、系统性的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 
  目前,博深高速公路实施标准化管理模式已初见成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