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加快口岸便利化建设 受中国和东盟商家关注

2010-5-21 22:5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从外省途经广西往越南去的李先生,在友谊关口岸使用一张IC卡,在卡里输入车辆的相关资料,十秒钟内联检部门就自动核准了申报信息。李先生不禁感叹:电子通关真是方便多了。像李先生这样从电子通关中节省时间的外省商家还有很多。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及广西口岸通关的便利化,作为中国-东盟“黄金通道”的广西口岸,越来越受到外省商家的青睐。据海关统计,今年1季度,区外企业经广西口岸对东盟贸易继续高速增长,共进出口货运量274万吨,增长95%。今年1季度外省企业经广西口岸进出口快速增长,共进出口货运量865万吨,货值2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7.4%和51.2%,占广西口岸进出口货运总量的59.7%。 

目前,广西拥有一、二类口岸25个,其中:国家一类口岸17个(铁路陆路口岸1个、空港口岸3个、内河港口3个、公路陆路口岸4个、海港口岸6个),二类口岸8个(内河港口岸1个、公路陆路口岸7个),还有25个边民互市点,广西已形成多功能的海、陆、空、水口岸齐全,全方位立体交叉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自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广西下大力气加快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各地近年来先后投入近10亿元资金建设口岸基础设施、交通配套设施、物流园区以及边民互市贸易点,使得我区边境一类口岸和部分海港口岸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 
2006年10月21日,广西电子口岸首期(友谊关)项目开通仪式在凭祥友谊关举行,这标志着广西电子口岸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第一个实体平台项目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项目建成了中越边境公路出入境车辆联检核放系统,实现了海关、检验检疫、边防等相关联检部门的数据共享、联网申报、联网核查、联网作业。系统投入运行后,有效提高了友谊关口岸的通关效率,更好促进和服务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 
2009年12月29日,广西电子口岸海运物流服务平台开通仪式在防城港口岸联检中心举行,广西沿海电子口岸系统开始正式投入使用。广西海运物流服务平台秉承广西电子口岸建设指导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为目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合作促发展”,依照“统一认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的建设原则,在口岸管理部门、港务、船代、货代、企业等多方EDI数据共享平台上,实现了船舶动态、通关信息、舱单信息、集装箱信息共享互传等功能,并通过图形显示的方式向用户综合展现。广西海运物流服务平台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创造便捷、高效、安全额沿海口岸物流通关环境。提升广西港口口岸的对外服务形象,实现大通关、大物流、大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发挥广西北部湾港口群连接东盟的桥梁和服务西南地区腹地企业的辐射作用。 
今年,广西电子口岸沿江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在我区沿江口岸启动。国务院《关于促进广西进一步发展若干意见》已明确把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作为广西发展战略,自治区政府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规划,将进一步促进沿江口岸业务的大发展。目前,沿江的梧州、贵港、柳州、南宁都积极推动建设配套的沿江物流服务平台,促进口岸电子信息化发展,提高口岸通关服务水平。结合《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和广西口岸开放规划,广西电子口岸相关部门正在制订建设规划,争取今年内完成试点建设,并逐步推广。沿江服务平台建成后,将成为广西电子口岸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发展成为联动粤港澳、拉动内地通江达海的区域性服务平台。 

自治区口岸办表示,除了建设沿江物流服务平台,今年我区还将推广海运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并启动建设二期工程。目前,钦州港口岸已经启用了联检中心进行集中办公,具备了年内移植海运物流服务平台的条件,并可通过移植推广,对海运物流服务平台进行完善,以实现各地数据共享的功能。另外,根据凭祥综合保税区的建设规划,今年我区还将改造凭祥联检核放系统以实现整合;配合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实现物流功能扩展,向海港、空港、陆路口岸延伸,实现“区港联动”功能;根据我区陆路口岸进出口监管模式,改造完善联检核放系统,选择部分陆路口岸推广联检核放系统的应用等。 

自治区口岸办表示,尽管广西口岸的通关能力不断提高,但全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据悉,2009年广西口岸进出口总值已达153亿美元,其中边境口岸进出口货值累计4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65%。2009年广西口岸进出口货运量6126万吨,同比增加33.6%,其中边境口岸进出口货运量823万吨。2009年广西口岸出入境人员649万人次,其中边境出入境旅客累计519万人次。根据发展趋势,随着广西口岸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和扩容,预测到2012年广西边境口岸年进出口货物量将达3000万吨,年出入境旅客将达1500万人次;到2020年广西边境口岸进出口货物量将达3亿吨,年出入境旅客将达5000万人次。现有口岸基础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目前我区电子口岸建设遇到的关键问题,一是在政策方面,必须要加大财政对电子口岸的扶持和投入力度;二是自主创新方面,要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组建广西电子口岸运维实体,形成自有开发力量;三是人才方面,要加快培养电子信息方面的人才,出台相关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吸纳海内外电子信息工业高级人才到广西发展,为我区电子口岸建设提供可靠、稳定的技术保障。现在,我区正向先进地区取经,研究解决广西电子口岸运维和管理模式问题,筹划组建广西电子口岸运维实体,争取早日实现电子口岸运维市场化运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